四川地震灾区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5-07 09:49杨鸣亮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灾区全民

杨鸣亮

汶川地震5年,面对灾后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提前完成重建任务,基础设施、城乡面貌、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令国际舆论惊叹:“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1]。

需要指出的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命和物质家园,还击破了幸存者的心灵空间。地震过后,震区居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已悄然发生变化,历经生离死别的人们变得更加珍惜生命、珍爱健康,更加懂得呵护亲情、守望幸福;也更愿意自发的参与到各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对灾区而言,全民健身不仅仅是强身健体、丰富生活,更具有抚慰心灵创伤、重树生活信心、激发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勇气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四川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芦山地震,我们一次次历经灾难的创痛。在重建家园的背景下,对四川地震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对搞好芦山灾后重建,实现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的绵竹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 4个极重灾区和德阳市旌阳区、中江、罗江、广汉,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三台县,广元市利州区8个重灾区所辖的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体育社团全民健身活动点为研究对象。

表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数字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载体广泛查阅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地震后四川4个极重灾区和8个重灾区所辖的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健身场所和晨(晚)练点进行问卷调查(表1)。

1.2.3 访谈法 深入相关运动场所、营业性健身活动场所6处,社区、居民小区11处;并通过电话、走访等方法采访了与课题相关的部门、市区体育局、基层文体局、体育专家及负责人15人。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震灾区体育基础设施现状

通过5年来的重建,灾区拥有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大超过了震前水平(表1)。以德阳市为例,体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3个,总投资37603万元,其中极重灾区绵竹新建占地232亩的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均已投入使用;重灾区广汉市、中江县、罗江县、旌阳区地震恢复重建体育项目均已投入使用;由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援建,总建筑面积17422.1m2的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也全面完工;全市拥有全民健身路径273条、农民健身工程363个,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约为0.87m2。据统计,四川省受灾的39个县区,共完成89万m2、120个体育项目重建,总投资达25亿元,受益群众超过千万,“灾后重建让四川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提速了30年左右”[2]。

表1 地震前后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比较

2.2 地震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

2.2.1 健身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震后四川灾区的健身队伍主要由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构成。其参与者的年龄分布主要在6-15岁和56-65岁(图1),即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开展较为广泛,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比例较低,总体上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发展趋势,这与我国群众体育健身现状基本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地震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比例有所增加。究其原因:(1)现代社会较之过去有了许多吸引该年龄段人群的体育锻炼项目(如轮滑、两轮滑板、体育舞蹈等),加之地震后家长们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更舍得在孩子身上的投入,能够满足其消费要求;(2)作为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一种途径,体育活动在缓解焦虑、增强体质,减轻应激源对学生生理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得到了老师及家长的普遍认同,都积极倡导鼓励孩子走出户外进行各种健身锻炼活动、与人交流,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3]。

图1 地震灾区健身队伍的年龄与性别结构

2.2.2 健身动机 健身动机是地震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力。表2的调查显示:(1)“强身健体”仍是大家参与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动因;(2)“娱乐休闲”,(3)进行“人际交流”。调查结果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健身功能趋于认同,特别是经历地震灾难以后,许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更加珍惜生命、爱惜身体,也更愿意自发的参与到各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同时,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作为情感宣泄和压力释放有效途径,也为地震灾区居民提供了调整情绪及人际交往的平台,成为地震后灾区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表2 地震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多选 N=786)

2.2.3 健身形式 表3的调查显示,灾区居民选择“与朋友一起”参加健身活动的最多,占到68.96%;其次是“与家人一起”(55.09%)、“个人锻炼”(53.05%)等自由组合与自发形式为主。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与家人一起”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和所占比例,较之以往的相关研究报道有大幅提升[4]。在我们的调查随访中,夫妻一起出门健身、父母携小孩参加锻炼等家庭组合已较为多见,也从侧面反映了地震灾区过后人们对亲情的珍视与渴望。

除此之外,选择“在单位锻炼”和“参加社区健身活动”的人数与比例也大幅攀升,这源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后,进一步完善了全民健身活动各级组织机构和活动制度,极大促进了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辅导站点等基层组织的健身活动在规模和质量上的提高。如极重灾区彭州市《2009年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方案》就明确规定:全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加人数不少于24万人次。

表3 地震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形式(多选 N=786)

2.2.4 健身场所 表4的调查可以看出,地震灾区居民在健身场所的选择上,依次为公共活动场所、公园广场、单位健身场所、住宅小区、公路街(河)边、运动场馆和自家庭(场)院等。从统计数据上看,因为涉及到一定费用,到运动场馆参加健身的人群还是较少,但比谢林海等[5]2005年报道的调查数据要高出许多,这说明人们的体育消费观正在发生改变,且还有上升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次调查的8个街道社区中有3个社区的体育场地达不到基本要求,占37.5%;乡镇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就更少,大多借用所在地方学校的场地开展体育活动。

表4 地震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场所(多选 N=786)

总的来说,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场所主流还是不收费的、简陋的。地震灾区公共体育设施虽然较震前有所增加,但存在距离远或收费高等因素,可供自由锻炼的场地太少,一些高标准、高规格的运动场地闲置,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2.2.5 健身时间 调查地震灾区居民参与健身的时间主要包括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锻炼的时间。表5、表6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地震灾区居民都有主动参加健身的愿望,但每周参加的频次也不尽相同,有的坚持每天练,少部分1周只锻炼1次。其中,每周参加健身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有466人,占59.29%;每次健身时间达30min以上者654人,占83.21%,这一数据高于我国13省市城乡居民每周的锻炼次数和时间[6]。特别是每次健身时间在60min以上的居民人数和比例远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在当前物质和精神生活较为匮乏的灾区,健身活动已融入居民生活,成为地震灾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表5 地震灾区居民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频次(N=786)

表6 地震灾区居民每次参与健身活动的时间(N=786)

2.3 震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特点

2.3.1 健身人口增长快但稳定性差 地震过后,更多的人参加健身选择结伴而行,或全家出动、或邀朋唤友,享受运动的快乐,分享交流的喜悦,从而带动一大批参与健身活动的新生力量出现。调查组随机对6处相关社区运动场所、晨晚练点的统计表明,这些锻炼点震后的健身人数比震前平均增长了19.35%,健身活动对于灾后抚慰心灵创伤、重树生活信心的重要作用正在显现。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健身队伍一般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各个年龄层次个体自发形成的,这种组合具有松散性,它的成员增减或群体消亡有一定的随意性[7]。因此,震后灾区健身人口的增长是较为粗放的、不稳定的,即健身人口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但健身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2.3.2 健身动机单一但自发性突出 尽管地震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较低,健身动机相对单一,但对体育锻炼的健身功能还是趋于认同的[8]。特别是地震灾区过后,原本散漫悠闲的居民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玩麻将的人少了、跳坝坝舞的人多了”,不良社会风气明显下降,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爱惜身体,也更愿意自发的参与到各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地震灾区居民参加健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加上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作为情感宣泄和压力释放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地震灾区居民提供了调整情绪及人际交往的平台,是参与体育活动人群比例提升、人们自发健身的主要原因所在。

2.3.3 健身设施改善明显但便利性差 通过灾后重建,都江堰、彭州、绵竹、什邡等极重灾区的体育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拥有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其他县市区,但是大部分市民居住地距离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工程都较远,锻炼健身很不方便[9]。调查显示,只有30%的市民居住地距离体育健身设施在1km以内。另外,国家资金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很多在各级各类学校,这部分体育设施主要为本校学生服务,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场地利用率较低,节假日基本闲置。

2.3.4 健身行为针对性强但科学性滞后 就健身行为而言,地震灾区居民并没出现以往报道的盲目性,他们选择健身的项目、地点、时间都有着一定针对性。许多居民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条件,有的放矢的进行锻炼。这得益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后,各级各部门对健身常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影响着人们的健身行为,人们基本能够准确的从事一些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10]。但由于缺乏健身专业指导,地震灾区居民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动作不到位、呼吸配合错误、运动方式一成不变等问题,同时在健身时间长短和负荷大小的把握上,可长可短、可大可小,随意性较强,健身效果差。

2.4 地震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对策

2.4.1 公共体育设施与重建规划紧密结合,解决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的问题 “重建的体育设施已经成为灾区建设的一道风景线”,但必须警惕变成形象工程而受人诟病。因此,新建的公共体育设施应结合重建规划,以城市街道和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避免“既短缺又闲置”的尴尬,把经济实用的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到居民身边,让地震灾区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健身锻炼的便利。同时,进一步完善场馆开放制度,向社会公布免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名称、天数、时间及相关要求等,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覆盖面广、布局合理、普惠性强、互为补充的网络化格局,解决场馆综合利用的问题,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得到公共体育资源,为地震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公共体育服务。

2.4.2 重视特殊人群体育权益,解决全民健身公平问题目前地震灾区健身场馆设施设计与使用的受众大多为正常的成年人,很少有为老人、妇女甚至残疾人专门设计建造的健身设施,暴露出全民健身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11]。我国《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但受健身资源配置的影响,部分特殊人群得不到平等待遇,无法有效享用全民健身服务。特别作为健身主力的老人和妇女,很少有专门的健身组织为其服务;另外,针对新增残疾人较多的现状,灾区应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力实施“助残健身工程”,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方便残疾人参加健身活动,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研发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健身项目。

2.4.3 推动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解决全民健身网络问题 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配备上还存在很大缺口,因此可依托体育类学校、业余体校等建立基层健身指导机构,积极发展基层体育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专业学生、优秀运动员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发散性的全民健身指导网络[12]。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全民健身志愿者可划分片区轮流为居民提供健身咨询和指导,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传统节假日,打造品牌健身项目,形成规范有序、遍布城乡、积极踊跃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在震区全面、快速、科学地开展下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地震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居民对健身锻炼的认识清晰且比较理性、自觉性提高、活动形式多样;地震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震前水平,健身活动已融入居民生活,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在地震灾区重建的长期效应已开始显现。

(2)地震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较之震前有着一定变化,并表现出健身人口增长快但稳定性弱、健身动机单一但自发性突出、健身设施改善明显但便利性差、健身行为针对性强但科学性滞后等特点。

3.2 建 议

(1)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建设和综合利用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加快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步伐,缓解城乡居民体育健身设施不足的压力。

(2)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地震灾区居民宣讲科学健身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方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健身意识,提高科学健身素养。

(3)专业人才流动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作用,划分片区轮流进行健身指导,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4)加强科技服务。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不断加强对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国民体质状况的研究监测和统计工作;针对地震灾区新增残疾人较多的现状,与相关科研部门进行合作,研制与推广适合特殊人群的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

[1]四川灾后重建经验可在世界推广[N].人民日报,2013~5~12.

[2]史春东.25亿体育援建提速30年,四川申请在灾区办全运会[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5/11/content_1603686.htm

[3]杨 明.体育活动在四川震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1):75~77.

[4]郑晓祥.西部中小城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23~26.

[5]谢林海,彭小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5,26(6):36~39.

[6]关晓燕.四川省城镇居民全民健身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162~164.

[7]魏亚妮,郭波卡,雷 红,等.四川省全民健身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31~35.

[8]侯令忠.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34~38.

[9]顾伟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实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1):60~68.

[10]邹 巍,郭立亚.生命价值视角的全民健身项目决策模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9~12.

[11]陈 华.健身公平与政府责任[J].体育学刊,2012,19(3):46~48.

[12]刘志敏,丁振峰,程丽华.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9,32(5):60~68.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灾区全民
全民·爱·阅读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可持续全民医保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我国青少年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