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路径选择

2014-05-07 02:31曾瑜皙杨晓霞
关键词:东南民族旅游

曾瑜皙,杨晓霞

渝东南民族地区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包括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武隆等6区县,幅员面积1.98万km2,占重庆市总面积的24%;人口33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占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是重庆唯一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渝东南民族地区位于渝湘鄂黔四省(市)交界地,扼守重庆至东南沿海通道,属于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东南翼。该区域以武陵山区为核心,乌江、酉水、沅江纵横其间,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长廊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1],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之一。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该区域被列为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经济落后与旅游资源富集成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实施旅游扶贫战略迫在眉睫。

旅游扶贫是利用贫困地区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产业扶持当地经济发展来全面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扶贫模式和手段[3],具有其他扶贫方式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首先,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参与性强,在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优势突出;其次,旅游业作为关联度高的经济型产业,带动性强,在刺激市场需求、扩大产业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最后,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我国旅游扶贫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被广泛推广。近年来,各级政府根据渝东南地区的资源特色,把旅游业作为该区域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先后出台了 《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必要性——贫困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孪生性

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面广,贫困问题突出。从时间角度看,2005年,该区域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7%,相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2%[4];200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人均GDP为12 600元,远低于重庆市(22 916元)和全国(25 125元)的平均水平。以秀山县为例,截至2009年底,全县尚有贫困村10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39%。低收入人口9.0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16%。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6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6.45万人,分别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28.81%和71.19%[5]。在2013年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渝东南民族地区所有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空间对比上,2012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的GDP总量和人均GDP与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重庆主城区、重庆市、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如图1所示,各区县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均低于重庆市和全国水平,如表1所示。2012年,渝东南地区人均GDP仅为重庆市(39 256元)的56%,全国(38 354元)的58%。其中,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区经济发展较好的黔江区人均GDP低于重庆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彭水县的人均GDP仅为重庆市的40%,全国的41%;酉阳县人均GDP仅为重庆市的41%,全国的42%。

表1 渝东南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同时,渝东南民族地区又是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地区。截止2013年,该区域共有世界遗产地1处(武隆喀斯特),国家森林公园6处(黔江国家森林公园、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金银山国家森林公园、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处(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镇2处(西沱镇、龙潭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赵世炎故居),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黔江武陵山、黔江小南海、武隆白马山、石柱大风堡、酉阳大板营、乌江彭水长溪河);此外,境内还拥有南溪号子、酉阳民歌、秀山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贫困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孪生性致使旅游扶贫成为渝东南民族地区迅速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图1 渝东南民族地区与重庆主城区等地区2012年人均GDP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一)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1.旅游资源特色明显

旅游资源特色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基础。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优异、特色突出、开发潜力巨大,其中生态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是该区发展旅游的两张王牌。

(1)生态旅游资源。境内以仙女山、南天湖、武陵山、小南海、黄水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大仙女山旅游区、大武陵山旅游区、大乌江画廊旅游区和黄水森林旅游区四大生态旅游区,可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品牌,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地震堰塞湖小南海、阿蓬江、酉阳桃花源等。

(2)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民族礼仪、民族服饰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族独特的民居——吊脚楼、风趣活泼的秀山花灯、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苗族民歌、催人泪下的“哭嫁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的“薅草锣鼓”等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石柱土家锣儿调、黔江南溪号子、秀山花灯、酉阳土家摆手舞、彭水高台狮舞、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旅游资源组合度好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度好,各区县境内均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性强,利于整体开发。各区县主要旅游资源如表2所示。

表2 渝东南民族地区各区县主要旅游资源

(二)生态环境良好

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形多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同时,因其工业不发达,工业企业少,几乎没有噪声与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形成了相对封闭、保存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明显。渝东南民族地区6区县的森林覆盖率均在30%以上,其中,武隆森林覆盖率达59.2%,负氧离子为重庆主城的108倍;石柱县森林覆盖率达52.8%,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黔江森林覆盖率达47.5%,被评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区”;彭水县森林覆盖率为42%;秀山县森林覆盖率为38.15%;酉阳森林覆盖率为31%。此外,整个区域共有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珍稀树种有银杉、水杉、珙桐、红豆杉,珍稀动物有金钱豹、小熊猫、黑叶猴、大鲵等。

(三)交通条件改善,可进入性增强

目前,渝东南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骨架。陆上交通方面,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将渝东南、湘西等武陵山腹地与长三角、珠三角连为一体,成为串联沿线仙女山、芙蓉洞、桃花源、凤凰古镇、梵净山、张家界等众多景区的桥梁和纽带。随着319国道“三改二”工程和“八小时重庆”战略的实施,渝东南各区县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成为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陆路大通道,为承接东部地区和“一小时经济圈”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赢得了更多机会。水运方面,该区域拥有乌江、酉水、阿蓬江等多条内河航运,近年石柱西沱深水港的建成使渝东南地区的航运能力进一步增强。航空方面,2010年黔江武陵山机场投入使用,并已开通飞往上海、昆明等四条航线。据重庆市交通规划,十二五末,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黔江区将形成一个集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为一体的“一空五高六铁”重要交通枢纽,这对整合武陵山民族文化资源,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突破武陵山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旅游区位优越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区位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跨省旅游合作的优势。该区以武陵山区为核心,北接长江三峡旅游胜地,东邻湖南张家界和凤凰城等旅游区,南邻湖南张家界旅游区,西南连贵州梵净山旅游区,处于众多旅游热点的交汇地带,与长江三峡、重庆山城、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周边大景区有较强关联性和互补性。二是旅游客源市场优势。渝东南地区拥有“一区联四省”的特殊区位优势,利于该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且该区距离重庆主城区较近:主城区到黔江区仅需2个多小时车程,飞机仅需40分钟,与距离主城区最远的秀山县之间也只需4小时车程。2012年,重庆主城区人口近800万,人均GDP超6 000元,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巨大客源市场。随着旅游方式逐渐从简单观光转向体验当地民族文化,渝东南民族地区成为西南地区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

(五)“政策洼地”效应明显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把渝东南民族地区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增强了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4]。渝东南民族地区集中拥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政策、扶贫政策及市里给予的专项政策等,主要包括:(1)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实施使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路网逐渐完善,通讯设施增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旅游业得到优先发展。(2)武陵山片区扶贫政策。2011年,国务院颁布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将渝东南一区五县纳入扶贫规划,从交通通信工程、能源工程、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该区政策支持,并提出建立包括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团在内的五大特色旅游组团,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3)重庆市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2012年,重庆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为渝东南民族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市场份额达到重庆市总量的1/3,并制定了组织保障、旅游投融资、旅游人才培养、旅游用地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旅游发展。(4)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圈两翼”战略中,明确将渝东南民族地区作为特殊且重要的“一翼”发展[6]。在这种发展格局下,渝东南区域应建立起与“一圈”之间顺畅的互动机制,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一圈”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发展动力。(5)其他帮助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口帮扶、人才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政策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一帮一”扶贫、“千村人才工程”、“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计划”等等。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一)自然条件约束

渝东南民族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山地多,用地条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石灰岩分布广泛,石漠化现象突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旅游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制约。

(二)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受自然条件约束和历史原因,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人流、物流、信息流不畅,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一区五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用于旅游发展的资金缺口大,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低,本地客源市场未形成规模,难以刺激旅游需求的产生。

(三)基础设施落后

渝东南民族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公路等级及密度低、质量差、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建设里程短,抗灾能力弱,通畅率低。黔江区村组公路每百平方公里仅146.2 km,30%的村民小组不通公路;酉阳乡村公路通达率94.4%,通畅率仅为19.6%;秀山等级公路只占通车里程的39.6%,晴通雨阻里程高达72.5%。乌江航道虽几经整治,但一到洪水和枯水季节行船仍十分困难。交通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了游客的进入[4]。电力建设滞后,用电安全性差,黔江有5%的农户、秀山有23个村尚未进行电网改造。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局部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全区尚有155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城市功能设施以及公共安全应急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人口素质低,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整的旅游人才体系应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娱乐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规划等方面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印象,热情友好的态度、周到的服务能提高游客的回头率。同时,当地居民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游客感知体验。文明礼貌的用语、稳定有序的社会治安、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目前,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如表3所示。截止2011年,黔江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达5%以上,困难人口劳动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1%;酉阳自治县成人文盲率达9.02%;秀山自治县12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36.25%,每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仅112人[5]。旅游人力资源不成规模,结构单一,旅游管理、经营人才数量少,学历低,阻碍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表3 渝东南民族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单位:人)

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路径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3223”战略路径——明确当地政府、企业、居民三个角色定位;加强新农村建设与旅游扶贫、政府投资与民间融资两大结合,突出土家族与苗族两大少数民族文化;在景区带动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三种旅游扶贫模式,如图2所示。

(一)明确三个角色定位

1.政府主导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急需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现阶段,政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筑交通道路,实施旅游畅捷工程,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电力、通讯设施,扩大当地居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使其对市场变化作出积极反应。

(2)科学编制旅游扶贫规划。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连片扶贫规划,科学编制旅游扶贫规划,重视其长远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实现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五县”由于山同脉、水同源、地域相近、习俗相似,具备实施区域旅游合作的地理条件和心理基础。各区县政府部门之间应打破行政区界限的束缚,弱化区域观念,尽快建立“渝东南旅游扶贫合作区”。通过经济协作,不断促进区县间的产业分工、合理交换和联合协作。建立起统一、开放、畅通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流、产品互补,实现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发挥旅游扶贫的效益。

图2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3223”战略

2.社区主体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贫困人口如何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应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着力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鼓励农户直接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经营;通过旅游培训,增加农民对旅游扶贫的认识,自觉加入旅游发展并从中获利;在税收、贷款方面给予农户扶持,采取劳动入股、生产要素入股等方式,提供更多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

3.企业主营

企业主营是指在旅游扶贫开发中采取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企业承担旅游经营角色。由于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旅游市场不成熟,当地居民拥有的资金及技术不足,在获取商业信息、参与商业竞争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应鼓励旅游企业介入当地旅游开发,通过把分散的居民组织起来,对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协调,对收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等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两个结合

1.新农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结合

(1)高山移民与旅游扶贫结合。渝东南民族地区山高谷深,就地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近年来的扶贫实践表明,将高山地区的居民整体搬迁到低山、中山和平坝地区,不仅有助于他们摆脱贫困,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山移民将偏远地区的农户向中心场镇迁移,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居住,便于居民参与旅游生产经营活动,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有计划地将移民新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高山移民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生力军。

(2)村貌建设与旅游扶贫结合。深度挖掘渝东南地区特有的土家族、苗族文化,将新村风貌建设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硬件方面,吸收土家、苗族传统建筑文化,体现在民居样式、颜色、布局上,打造特色土家、苗族民族文化新村;配置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景观小品,为新村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软件方面,加强新村民族文化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形式保护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如邀请民间艺人表演民族工艺制作、建立非遗博物馆、举办民族歌舞晚会等。

(3)特色农业与旅游扶贫结合。农业在渝东南地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渝东南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业产值在GDP中仍占有较大比重。2009年,石柱县第一产业占比为21%,酉阳为26%,黔江为11.7%,均高于重庆市9%的平均值。2013年7月,重庆市发布推进渝东南扶贫攻坚的六项举措,提出要促进渝东南地区农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主要措施有:支持每个区县发展1~2个骨干产业,打造中药材、高山蔬菜、烟叶等渝东南特色扶贫产业示范带;集中支持彭水发展魔芋产业、酉阳发展草食牲畜;利用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集中打造以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避暑纳凉游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7]。这些举措为渝东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契机。

2.政府投资与民间融资结合

旅游开发资金不足是制约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渝东南民族地区政府财政收入不高,不能单靠地方财政来解决资金问题,应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广聚社会闲散资金,多渠道筹集旅游扶贫开发资金。近期可考虑将市场机制引入旅游项目的投融资,采用发行股票、债券,建立旅游扶贫开发基金等方式融资,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PPP(Public-Private Part nerships)、BOT(Build—Operate—Transfer)、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等融资模式,结合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资金,用于渝东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

(三)突出两大特色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民族文化,是当地最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渝东南地区的旅游发展要想在周围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唯一途径便是围绕土家族、苗族两大少数民族特色进行旅游扶贫开发。

在营销方面,进行整体包装、整体营销。目前,渝东南地区缺乏统一的整体形象,仅各区县有各自的形象定位,如黔江的“峡江之城”、武隆的“印象武隆”、酉阳的“世外桃源”、石柱的“林海消夏”。渝东南地区应该打出“概念”营销,可效仿“神秘湘西”,“醉美贵州”等,围绕民族风情主题设计旅游宣传口号。

在产品方面,着力打造具有土家族、苗族风情的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如让游客参与苗族蜡染等手工艺品的制作、集体跳土家摆手舞,亲身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的开发还应做好市场细分工作,面向不同的市场群体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周边地区的游客,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针对中远程游客,开发土苗民族文化体验游,进行民族文化展示。另外,还可组织民族文化研讨会、民族艺术品鉴会,拍摄苗族、土家族题材的影视作品,宣传民族文化,突出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特色。

(四)采取三种开发模式

旅游扶贫开发有多种模式。首先,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应充分依托景区,加快景区建设,重点打造仙女山、小南海、桃花源等精品景区,实施以文物保护、生态修复、环境改造、文娱融合、风貌整治、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为主要内容的提档升级,利用旅游业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渝东南民族地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生态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三种模式。

(1)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在武隆、黔江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采取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利用其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打造自然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产品,保护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民族区域筹集资金。

(2)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秀山、石柱等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采取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利用当地田野风光和乡土风情,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开办小型旅游经营实体,打造乡村观光、农知学习、乡村休闲、养生度假等旅游产品,促进渝东南地区与外界的交流。

(3)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在酉阳、彭水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利用当地特色的土家族、苗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体验产品。通过音乐、歌舞、文学、工艺品、节庆活动等形式展现民族文化,使外来游客实现感知、了解,体察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目的,宣传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1] 冉雄伟.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调研和思考[J].民族论坛,2008(1):10-13.

[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印发[EB/OL].(2011-12-01)[2013-08-01].http://www.gov.cn.

[3] 魏小安,李劲松.试论旅游扶贫[J].当代经济,2009(1):98-99.

[4] 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EB/OL].(2008-06-01)[2013-08-03].http://www.qjzsj.com.

[5] 关于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2011-05-17)[2013-08-03].http://www.ccpc.cq.cn.

[6] 刘安全,秦中应.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开发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框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59-67.

[7] 重庆市六项举措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扶贫攻坚[EB/OL]. (2013-07-10)[2013-08-05].http://wmz.cq.gov.cn.

猜你喜欢
东南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