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茗悠
高中时,我很迷恋一个年龄较大的女作家,但上了大学后有一次看到她的一篇专栏文章,立刻对她产生了反感。文章的大意是:“我”有一个闺蜜,学生时代我们关系特别好,毕业后各奔东西很长时间没怎么联系,等到同学聚会时再相聚,闺蜜已经结婚生子。“我”和她都对重逢感到兴奋、欣喜,继而频繁往来过一段时间。接着作者亮出了观点——“闺蜜老是跟我讨论奢侈品牌,我觉得她太肤浅。”所以又和她疏远了。
从字里行间我无法用“讨论奢侈品牌”这样的条件得出了“闺蜜太肤浅”那样的结论,反而觉得有次神逻辑的作家本人才显得肤浅。
我曾看过一个时尚杂志编辑的专栏,认为她写的非常有道理,当被指责“奢侈”“虚荣”“肤浅”时,她反问对方:“你可不可以给我讲几个你痛恨的这些没什么了不起的名牌的品牌历史,设计师、设计理念以及文化背景?”对方哑然失语。“嫉富如仇是可笑的。永远都不要轻易地瞧不起或者否认你自己不知所以然的事。”她这么说。
一个热衷于谈论Chanel的闺蜜,也许仅仅是认同Coco Chanel的理念与精神,也可能只是从女性的角度去欣赏以为值得敬服的女士,也许是兴趣,也许是向往,也许是少女时的梦想。而在你心中却变成了拜金的具象化,你不了解那些历史与文化,所以在你眼里名牌包就只是一个卖价过高的物品,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这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价值观,却因为你的无知而武断出高下,谁才是真正的肤浅呢?
我有一个朋友,自小家境不太富裕,结婚也比较早。去年的一次聚会,她拎了一个与全身的平价衣装都不协调的Dior手袋,乍一眼看去,很容易得出判断:这简直是《项链》里的马蒂尔德!可后来聊天时,她说到手袋立刻眼里洋溢着幸福感:“这是我老公和我谈恋爱的时候送的,是我第一个皮包,也是唯一的一个,因为结婚以后我是不会允许他这么花钱的。”那时我真的很感动,不仅因为这个包对朋友来说意味着丈夫对未来的承诺,而且朋友在说到这个包时一再强调“皮包”“真皮的”。没错,她也不明白Dior的品牌历史、设计师、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她甚至不知道Dior是知名的奢侈品牌,在她眼里这个包的最大物质价值只是因为它良好的品质。一味仇富,指责他人拜金的人反而连这点也看不见。了解这些之后,还有人能指责她是一个虚荣和肤浅的人吗?
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坚持孤芳自赏的同时,草率而武断地否定别人的生活方式。看过许许多多网络上流传的小段子,有些女生特别喜欢列出别的小女生的所谓“心机”——比如经常赞美别人、说话温柔有技巧、在体力活方面适当地求助于男生等,然后标榜自己“率直”、“独立”、“勇敢”、“爷们”所以“注定孤独一生”,虽然结局可叹,但她们自己似乎并没有“叹”的意思,反而言辞间有点炫耀的意思。
这个世界真的不需要所有的女生都变成男人婆。有一些具备女性魅力的女孩存在着,不管出于本性还是刻意为之,她们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反而让周围人相处时感到愉悦。在没有违反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这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
就像《少女病》中的季向葵,这样一种女孩儿,肯花心思让自己显得更美好,肯动脑筋去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她确实会对人曲意逢迎,感觉不够“率直”,从某种角度而言,她能忍受超过常人的委屈,难道不是一种优点吗?她只是与时唯选择不同,决定付出的领域不同,决定活跃的范围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弱势,不能说她和时唯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全盘皆输。
最可怕的是那些打着“率直”的旗号攻击、伤害他人的人,以为自己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说出的就铁定是真理,辱骂、爆粗口,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还以为周围人都不待见自己是因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为人越差劲,处境越艰难,还越以为自己即将涅槃。
愤世嫉俗的第一期症状,总是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