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悌
年初以来,西方媒体就一本新书的出版,讨论一个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第二次机器时代到来了吗?
从国际象棋发明者要求的奖赏说起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我们不妨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
相传国际象棋是印度舍罕王的宰相西萨发明的。他把这个趣味横生的娱乐品进贡给国王,舍罕王异常喜爱这一奇妙的发明,便决定让宰相自己选择要什么赏赐。
然而,西萨并没有要求任何金银财宝,他只是指着面前的棋盘奏道:“陛下,就请您赏给我一些麦子吧,它们只要这样放在棋盘里就行了:第一个格里放一颗,第二个格里放两颗,第三个格里放四颗,以后每一个格里都比前一个格里的麦粒增加一倍。圣明的王啊,只要把这样摆满棋盘上全部六十四格的麦粒都赏给你的仆人,他就心满意足了。”舍罕王听了,心中暗暗欣喜:“这个傻瓜的胃口实在不算大啊!”他立即慷慨地应允道:“爱卿,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但当放麦粒的工作开始后不久,舍罕王便暗暗叫苦了:因为尽管放满将近二十个格子,只用了一袋麦子,可是接下去的麦粒数的增长竟是那样的快,要放满半个棋盘也许将耗尽王国内的全部粮食了!
如果计算一下,聪明的宰相所要求的麦粒总数,实际上是等比数列:1,2,4,8... 的前64项和,是一个20位的大数:18,446,744,073,709,551,615。如果每千克麦粒为52000粒的话,那么总共要放354,745,078,340.568 吨!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假定全球每人每年消耗200千克麦子的话,这些麦子大概可供全球70亿人吃250年!这就是所谓指数增长规律,它的最后结果常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从工业革命发源的第一次机器时代
当然,要谈论第二次机器时代,还要知道什么是机器时代,以及第一次机器时代又是何时开始的。
工业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在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到了1970年代,电力的普遍使用又把第一次机器代推向新的高潮,煤铁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些大规模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
第二次机器时代的特征
去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思想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迈克菲——出版了他们的新书,题为《第二次机器时代》。他们认为,第一次机器时代以18世纪末伴随着蒸汽机诞生的工业革命为滥觞,这一时代的特征是 “用动力系统来增强人体肌肉”。迈克菲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当时,每个成功的发明都带来了更多的动力。但是,它们都需要人来作出相关的决定。”因此,那个时代的发明实际上是让人类的控制和劳动变得“更有价值且更加重要”。人类劳动和机器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不过,在第二次机器时代,布林约尔松表示,“我们开始对大量认知任务和控制系统实施自动化。利用动力来做什么事情,就是由这些控制系统确定的。现今在很多情况下,人工智能机器都能做出优于人类的决定。”所以,人类和软件驱动的机器可能日益形成替代关系,而不是先前的互补关系。两位作者认为,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三大技术进步,它们刚刚抵达各自的临界点,分别被称为“指数进步、数字进步和组合进步”。
在解释“指数进步”时,他们引用了我们在上面引述的国王和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两位作者把“后一半棋盘”与摩尔定律相提并论。而所谓摩尔定律,是由美国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数字计算能力,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布林约尔松称,蒸汽机是实体的,其性能每70年翻一番,而电脑“进步的速度和性能超越了其他任何东西”。既然我们现在处在数字棋盘的后半程,你可以看到在车流中行进的无人驾驶汽车,赢得电视问答比赛冠军的超级计算机,灵活的工业机器人,以及小巧玲珑、性能却不输于上一代超级计算机的智能手机。
现在,再加上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蔓延——很快,地球上每个人都会拥有智能手机,而且每一部收银机、飞机发动机、学生用的平板电脑,以及温控仪都会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数据了。所有这些数据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可以即时发现并分析规律,在全球范围内马上复制效果良好的东西,即刻改进效果不佳的事务——无论是眼科手术技巧、数学教学方法,还是如何最好地在三万米高空操作飞机发动机。两位作者表示,突然之间,技术革新的速度变得非常之快,改进曲线变得十分陡峭。这就是所谓数字进步。
而“组合进步”则意味着你可以把谷歌地图和Waze这样的智能手机应用结合起来,集成到一个GPS系统之中。所谓Waze,中文名为“位智”,是一个有趣的社区化地图、路况及导航应用,在西方拥有超过4000万用户,在我国尚未普及。使用Waze,你可以与周围的其他司机联手聪明地躲避拥堵,节省时间和燃油,改善每日开车上班的效率。只要在驾车时保持Waze启动,你就已经在为周边的驾车小社区提供海量的路况信息和道路情况了。你也可以积极地报告你在路上看到的事故、危险、警察测速等事件,以此警示后面的驾车者。用户间共享的油价信息也可以帮助你找到在你路途上最便宜的加油站。藉由Waze和GPS,你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城最聪明的司机。endprint
两位作者说,把所有这些进步合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到:与之前任何时代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将拥有更大的能量来改善(或破坏)这个世界,而且这一过程将更少地依靠人,更多地倚仗技术。
伴随第二次机器时代到来的隐忧
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社会契约,因为对于一个人的身份和尊严,以及对社会的稳定来说,劳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指出,最重要的是,这仅仅是个开端。很多日常的脑力劳动将被电脑化,就像文书的职业遭遇电脑程序的巨大冲击那样,中等收入的就业机会可能被进一步掏空。想想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工厂和人工智能预订员吧,它们不仅在以更快的速度取代蓝领工人,而且如今也在取代白领职员,乃至特级大师!
布林约尔松和迈克菲预测称,第二次机器时代将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能帮助人类在2035年之前解决贫困问题。但他们也警告说,如果政客不作出劳动力市场上减轻科技影响的决定的话,机器人时代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会引发失业和不平等现象的增加。
他们还提到了来自心理学家史蒂芬·品克的话语:一旦出现新一代的智能设备,市场分析和化学物理工程师等职位就面临着被取代的危险,而园丁、接待员和厨师在几十年内还不会受机器人威胁。
无独有偶,牛津大学学者卡尔·弗雷和迈克尔·奥斯本发表了题为《就业的未来》的文章,文中利用美国的数据,绘制了左下方这个图表,预测在未来20年里,哪些工作是最有可能和最无可能会被计算机技术所替代。
他们的分析很好地补充了上述《第二次机器时代》一书的观点: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的进步正在取代脑力劳动,正像第一次机器时代蒸汽机及其后续的各种机器取代体力劳动一样。
机器人在涉及运动、情感和即兴处理一些任务方面的效率虽然还比不上人类,但是它们在需要惊人记忆力等方面工作的发展已经开始威胁到专业人士。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诊断严重疾病的专业医生。这些人能够区分肿瘤等绝症,但是因为有了同样可以检查病症的电脑,他们的知识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一些机器人现在已经能够达到专业医生的水平。
结局可能是更为两极化的收入:顶层有一小批赢家,下面则是苦苦挣扎的庞大群体。以2012年的情况为例,美国收入最高的那1%的人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2%,这一数字比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占的份额高出一倍多。
人们有充分理由对此感到不安。首先,底层人群的生活可能会变得更艰辛:两位作者指出,1990年至2008年,无高中文凭的美国白人妇女的预期寿命下降了5年。第二,如果收入变得太过不均,年轻人的机会将会减少。第三,富人可能会变得对其余人群的命运漠不关心。
无怪乎《第二次机器时代》书中,有一段话意味深长:当有人问荷兰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扬·海恩·多纳尔,和电脑——比如后来的IBM“深蓝”(Deep Blue)——下棋前会做什么准备时,他回答:“我会带上一把铁锤。”这不禁令人想起在第一次机器时代就有许多人拿起铁锤打砸机器的往事。
人类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也有专家指出,我们不必如此悲观地迎接第二次机器时代的到来,也许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工业革命的机械化浪潮中包含着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启示。20世纪早期的几十年尤其说明问题。在那段时期,电力、内燃机和其他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的面貌,这些进步看上去同样有导致技术性失业的可能。
然而,这些新技术并没有引发失业,而是提出了对种类颇为不同的工作者的需求——那些用脑力来辅助或替代体力劳动的人。许多国家通过投资教育来回应这种需求。美国的投资力度尤其大,因此它在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上一马当先,也就并非巧合。同时,企业家们打造出各种全新行业,来利用这种新型劳动力。受过教育的工作者发现,他们可以要求得到高薪,用来购买许多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二战后的几十年非但没有发生技术性失业,反而见证了一个庞大、稳定和富足的中产阶级的兴起。由此获得的认识是清楚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一场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赛跑。而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跑在了前头。
第二个机器时代也将要求工作者具备不同的技能。过去我们强调对事实的记忆,以及执行详细指令的能力,这种技能曾经很有意义。但计算机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出色了,而且进步越来越快。因此未来我们必须革新教育,并促进终生学习。
人类的哪些技能仍有用武之地?我们尚未看到一台真正有创造力、创新力或是具备企业家素质的计算机。我们也没有看到哪个数字设备能把人类团结起来,为一个共同事业而奋斗,或能用轻柔的抚摸和会心的微笑,来安慰一个生病的孩子。而机器人远未具备修理桥梁或熔炉的能力,也不能照顾体弱或受伤者。
所以有些专家坚信,人类在第二个机器时代将扮演重要角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