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去行政化创造条件
张志勇
王长华
许京军
陈 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这让教育去行政化的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教育去行政化,应当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从只对上负责变为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变以往的注重追求政绩为追求教育本质和宗旨,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对学校来说,去行政化就是要尊重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扩大教师在管理中的知情权、管理权,扩大学术组织在学术问题上的话语权、审议权。政府管学校不能行政化,学校管教师、管学生也不能行政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今年将在潍坊、青岛试点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的基础上,再选至少三市试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去行政化后,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不同职级有不同待遇。目前试点效果明显,推进这项工作,要用制度去化解校长的担忧,原来校长有行政级别时自己跑钱跑人,去行政化后就需要政府对人、财、物提供保障,让校长不用操心,只扮演专业、职业校长的角色,在待遇上也要有保障。实行职级制后,试点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待遇都会有适当提高,而且我们的制度,是要让具备一定职级的校长与行政岗位之间的道路保持贯通。一些校长有机会当局长,有专业素养的局长也可以当校长。这条通道要保留。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从高等教育学的学理上来看,完整、准确的学校去行政化,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学术的要归学术的,行政管理不能干预学术事务。二是大学的行政管理应该回归为师生服务的本位,而不应该继续以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管”师生。三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给大学松绑,亦即切实尊重国家《高等教育法》明确赋予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高考改革,把招生自主权还给学校,也是教育去行政化的重头戏。山东将加快中考制度改革,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中,同时建立对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不光看升学率,而是综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因素。对政府来说,首先要尊重教育规律,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审批,减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为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扩大和落实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用人、招生、职称评审、经费支配等领域让高校能够“当家做主”。教育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运用立法、拨款、信息发布、政策指导、第三方评估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高校办学进行宏观监控,以真正形成管、办、评分离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要充分尊重高校的特殊性,尊重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从观念和管理实践上真正把学校当做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不照搬、照套管理机关、企业的方式来看待和管理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大学本质上是学术共同体。因此,大学的所有行政管理工作,按理说都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为师生学习知识、开展研究、探求真理而服务。那么,大学里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就不能有与政府公务员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和特殊待遇,也不能手握不受限制的权力,从而任意给师生摆架子、给脸色、耍态度、显威风。因此,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学去行政化的紧要任务是“去官僚化”。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尽快取消校长和其他所有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与政府公务员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和特殊待遇,另一方面则要让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受到校内制度层面的有力限制。就前者来说,大学校长自身若真有良好的校内外威望,那么就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政府部门怠慢。就后者来说,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应该受到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有效制衡。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对于学校去行政化,我们首先要厘清“去”的究竟是什么。要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所要“去”的行政化,主要是指官僚化,针对的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把服务和管理的功能简化为单纯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