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兵,王志亮,张 超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在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初始触发危险源[1]。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同时,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行为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2],因此,对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安全行为科学正是这些研究的主要成果的集中体现,它已经成为安全科学与技术领域里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还继承和发扬了早期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为行为科学丰富了内容和扩大了内涵[3]。安全行为科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与安全的问题,揭示人在生产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从安全角度分析、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4]。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安全行为科学的很多理论基本还是照搬照套行为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缺少对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的更深层次认识,为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安全行为科学与行为科学之间区别,通过行为分类来更深刻地认识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即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
安全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行为科学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是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上,以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实现激励安全行为和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应用性学科[4]。因此,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安全行为科学中,但是,两者又有显著的区别。
一般认为,对行为科学起到奠基作用的是梅奥的霍桑实验。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支配个体行为的理论有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成熟理论和挫折理论等;支配群体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群体分类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结合起来的理论)、群体冲突理论(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理论),还有诸如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等;支配组织行为的理论主要有领导效率的理论等等。目前,国外有关行为科学的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很多宏观社会问题,如老年人赡养、青少年社会化和犯罪等问题;中观的企业和组织行为问题,如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组织文化等等;微观的个人行为问题,如药物成瘾、慢性疾病的形成原因、人的教育等等。虽然从哲学、历史、政治、宗教、法律等方面对于人的思考和研究已有长远的历史,但是只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出现对人的行为的系统、科学的研究。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对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慈提出的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后来的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瑟利模型等事故致因理论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但普遍认为最早提出和系统研究安全行为科学的是英国Gene Earnest和Jim Palmer,即在1979年以行为安全管理(BBS,Behavior Based Safety)的名称提出[5]。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安全行为科学不断吸取和借鉴了其它学科的理论成果,使得这一学科的知识更加饱满、充实。例如:借鉴了人机工程和工效学的人的可靠性和人为差错研究成果,提出控制人失误的行为理论及对策[6,7];从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等对人们安全意识与行为的影响[8-12];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即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人机工程和工效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人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行为形成因子PSF(performance shaping factor)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安全行为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对行为产生何种影响[13,14]。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和产生,不仅是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向综合化发展的必然[15]。
可以看出,行为科学的研究具有一般性,安全行为科学是在特定领域,针对特定目的进行的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安全行为科学与行为科学存在明显的区别,两者研究的目的和起因明显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大不一样,为了进一步区分两者的关系,本节进一步区分它们不同的研究对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为差错。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在生产实践中提出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6-1986)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定义为: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即不安全行为首先是人为错误,即不按照正确的或科学的方法做事;其次具有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根据该定义,首先,不安全行为必须是针对具体的工作环境及其中的直接危险源而说的,否则没有意义。例如,在一个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环境中抽烟属于不安全行为,而在一个四周都是水泥、钢铁,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抽烟就不属于不安全行为;其次,不安全行为的确定受到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可以肯定,还有很多不安全行为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最后,不安全行为与行为人的能力和对事故损失的可接受程度也有关系,例如,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滑旱冰是不安全行为,而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安全行为。总之,不安全行为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各人认识问题,脱离具体情况谈行为是否为不安全行为没有意义。企业内职工在不安全行为范围界定上应该努力达成一致。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首先需要对不安全行为的范围进行界定。通常情况下,企业认为“三违”行为即为不安全行为,即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成为衡量一个行为是否为不安全行为的标准。但实际上,受制度制定者知识水平和经验等的限制,制度很难绝对的科学,甚至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执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只能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秩序最优化,企业所有员工都按照企业的制度行事并不能确保不发生事故,而是只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尽可能的低。例如,高处作业规定要系安全带,但在移动安全带时有可能会坠落。
人的可靠性(Human Reliability)和人为差错(Human Error)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种叫法。人的可靠性的概念,是从研究产品的可靠性引出的,这个概念认为人的行为与机械设备一样存在可靠性,即某项行为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具有统计的规律。而人为差错被定义为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外发生的行为,或者说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影响即是人为差错。因此,可将人的行为不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叫做人的可靠性[7]。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领域的特有名词,人为差错则是在行为科学研究中与安全生产有一定关系的名词。有学者将两者等同,实则存在明显差别。人的差错只是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不一定发生事故,只有当目标是安全目标时,人的差错才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画上等号,例如,为了达到避免碰撞的安全目标,需要踩刹车时结果发生人的差错,即没有踩刹车甚至踩了油门,结果发生了事故。人的行为目标有三种:安全目标、非安全目标和事故目标。安全目标和事故目标都是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安全目标是为了防止某种事故发生所采取的行动,事故目标一般是指故意违章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行为人的安全生产知识缺乏或获取信息不足,从而对行为的结果不清楚造成的,没有人主观愿意发生事故。非安全目标表示行为目标与事故没有关系,例如,足球比赛时的射门行为,球无论是否进入球门都不会发生事故。
在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多种多样,不同行为的发生所遵循的作用机理不同,而且不同行为对安全生产产生的影响也有很大区别。为此,有必要对各种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类。
Motowidlo 和 Scotter[16]于1994 年提出了个体行为是由任务行为和情景行为这2种行为构成的论断,其中任务行为强调的是行为的被动性,即个体在工作中必须遵从的行为,如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情景行为强调的是行为的主动性,即个体在工作中自觉参与的行为,如安全讨论、安全沟通等。对此,Cheyne等[17]则使用结构性安全行为和交互性安全行为这2个指标来表达。Neal和Griffin[18]则更进一步地使用安全服从行为与安全参与行为这2个指标来揭示员工的行为安全绩效,其中安全服从行为是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照安全流程规定进行工作的行为,安全参与行为是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参与安全的行为,如对同事的帮助和监督、对领导提出安全意见和建议等,它虽然并不会对安全绩效作出直接的贡献,但却能促进良好的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动机。后来的研究者虽然也有使用3个或更多个变量来描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但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源自上述Cheyne,Neal等学者的研究结论。
上述关于安全行为分类是从行为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来进行区分的,笔者更加赞同任务行为和情景行为的分类名称,但从Motowidlo和Scotter对这两种行为的解释来看这种分类方法更加适合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行为,而决策层的行为基本都是情景行为。笔者认为任务行为是为了完成组织的目标,根据组织结构的权责关系,由上级机构分配、下级机构或人员执行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是与行为执行人的工资奖励等直接联系的,能满足行为人的生理需要。而情景行为是那些不是由组织指派的行为,笔者认为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例如各种违章行为,其行为动机并非来自个体为了获得报酬满足生存的需要,而是来自其它生理和心理需要,如偷懒、爱出风头、爱冒险、好奇心强、图省事或其他下意识行为等,我们可称这种情景行为为负情景行为;二是组织希望发生但考虑不到或无法具体要求的行为,如一些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安全生产主动参与行为,安全建议、对同事的帮助和监督等等,称之为正情景行为。
情境行为的约束超出企业管理作用的范围,企业应根据行为人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抑制负情景行为,促进正情景行为,例如树立违章可耻,安全作业是一种能力等观念。
根据行为所处的阶段,可以将人的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个体在受到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作用下,产生不同层次水平的需要,这些需要在经过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大脑(按照物质决定意识,结构决定功能,个性心理是不同大脑结构的外在表现)处理(大脑需要提取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信息)后,产生可能满足需要的行为动机,需要转化为行为动机是一个个体决策过程,即个体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观念来决定哪些行为能满足需要,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的实际情况判断这些能满足需要的行为中哪些是可行的,最终得到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对于一项开车从A地到B地的任务行为,行为人首先清楚完成这项任务能满足个体的生理、心理需要。他知道靠右行驶符合中国的交通规则,这也是开车人的行为准则,这样做会满足被尊重的需要。
在企业生产中,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执行行为导致的,即由于执行者的触发能量与完整的事故触发链条的存在而引发的[1],因此,关于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关于执行行为的。然而,决策行为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由于决策行为人大脑的决策错误就已经决定了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决策行为既包括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决策行为,也包括执行层的决策行为,即有些决策行为与执行行为是由同一人完成的。安全生产事故是人们都不希望其发生的,因此,造成不安全决策行为的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决策所需要的知识缺乏。尽管有安全需要,但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能满足安全的需要,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2011年6月30日上午,江苏南通通州区兴东镇永庆村工艺胶塑软木厂爆燃,导致4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该厂使用一种强力胶的溶剂挥发出易燃易爆气体,同时,加工车间内通风不良,致使易燃易爆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最终遇火源发生爆炸事故,这起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知识缺乏造成的;二是由于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完整。由于信息不完整,因此,某种行为是否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当遇到某项确定的收益后,决策者在可能的损失和确定的收益之间往往都会选择确定的收益。必须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收益与人的观念十分相关。例如,如果企业中树立冒险作业可耻,安全作业光荣的观念,那么安全行为就能得到企业其他人员的尊重,而冒险作业就会得到唾弃、鄙视,这样,安全作业后的受到尊重就是确定的收益。很多时候作业人员的违章是故意的,并且自己也知道违章有危险,但还是违章,原因就在于偷懒的生理需要是确定的收益。因此,又可以将不安全决策行为分为知识缺乏型不安全决策行为和信息不完整型不安全决策行为。相比而言,知识缺乏型不安全决策行为危害更大一些,而信息不完整型决策行为的危害要小一些,因为,这种决策行为尽管掌握的信息不完整,但决策者知道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并能初步估计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严格意义上来说,人们所有的决策行为都是信息不完整型决策行为,只是信息不完整的程度不同而已。
执行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决策结束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完成各种动作,这些动作是事故发生的初始触发能量[1]。执行行为发生事故主要是由人的失误或人为差错造成的,造成人为差错的原因很多,如光线的明暗,操作是否符合人的习惯等等,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操作系统,这种人为差错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这在工效学或人机工程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同行业发生的大量事故案例的宣讲,减少意识行为中判断的脑力劳动。对于故意违章行为要找出其深层次原因,从而有效预防故意违章行为的发生。
图1 Reason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类框架
人的每种行为并非都会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的,有些行为会经过大脑仔细考虑,而有些行为会考虑较少,甚至会不经过大脑考虑。意识的深浅对行为的产生具有较大影响,生产中经常由于行为人对熟悉的情境缺少认真的分析思考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作者将安全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浅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
企业生产中应多增加行为人的意识性,在执行某个行为前多考虑这种行为会有什么危险,这种危险应该如何避免,危险的严重性如何,发生这种危险后有没有补救的措施等等,也就是说要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例如,企业职工在换下窗户上的破玻璃后,如果安全意识较差可能就会随手放在垃圾桶上,但如果安全意识较强就会考虑到这样放会把人割伤。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Reason在他所著的《人的失误》(1990)一书中认为,大多数的人的失误是非意向性的(unintended),即漫不经心下的疏忽动作造成的;有些失误是意向性的(intended),即操作者以一套不正确的计划、方案去解决问题,但他相信这是正确的或是更好的方法。人的故意的破坏行为不在考虑之内。可以看出,前一种人的失误的原因是人的注意力资源没有集中到这项行为上来,后一种人的失误原因是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不足,或者是获取的信息不充分。图1给出了Reason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类框架[19]。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对每件事都认真的深思熟虑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企业应识别出企业内各种常发生的,特别是可能造成危险的行为,然后对这些行为进行仔细研究,制定标准的行为动作,并让大家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尽可能节约注意力资源,让更多的安全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行为中。另外,还要通过
除了上述三种分类方法外,Rasmussen(1983年)将人的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技能型行为、规则型行为、知识型行为。技能型行为只需要操作者对系统信息作出下意识的响应;规则型行为是由一组规则或程序所控制和支配的,需要操作者对规则和程序的理解及相应的经验作支撑;知识型行为发生在当前情景症状不清楚,目标状态出现矛盾或者完全未遭遇过的新鲜情景环境下,操作人员必须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诊断和制定决策。
另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人的失误类型也有人进行相应的分类,最早是用于THERP方法中的分类,分为:执行型(Commission)和疏漏型(Omission),前者指任务或步骤没有完成,后者指任务或步骤被遗漏。
1)近年来,安全行为科学逐渐成为安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安全行为科学既借鉴了行为科学的很多理论成果,同时,安全行为科学又是针对特有的领域进行的研究,对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即安全生产领域中人的行为的分类研究有利于更深入的认识安全行为科学。
2)通过对安全生产领域中人的行为研究,企业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人的需要,对情景行为中正情景行为进行激励,负情景行为进行抑制;②增强企业内所有行为人的安全意识,对各种行为多考虑存在什么样的危险,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如何预防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控制和自救等等;③对于意识行为,建立安全行为与尊重需要、社交需要等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宣传等手段强化这种需要;④认真研究风险较大的、经常发生的一些行为,将这些行为规范化,并通过训练让企业内所有员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或宣讲、分析同行业的典型事故案例,从而节约用于安全生产的注意力资源;⑤增强决策行为的科学性,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安全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利用;⑥从人机工程和工效学的角度提高执行行为的可靠性;⑦加强技能型行为的练习,提高对规则型行为的认识,增进知识型行为的学习。
[1] 张跃兵,王凯,王志亮.危险源理论研究及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6):10 -16.
[2] COOPER M D,PHILLIPS R A.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4,35(5):497-512.
[3] 罗云.安全行为科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4] 梁丽.关于安全行为科学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2):10 -13.
[5] John Austin.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 based safety[J].Stone,Sand & Gravel Review,2006,(2):38-39.
[6] 张彤,张利臣.人的可靠性与人为差错[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3 -54.
[7] 张晶晶,张礼敬,陶刚.人的可靠性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76-81.
[8] 刘峰,黄浩,林保果,等.组织安全文化的动力初探——行为基础安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4):53-56.
[9] 刘影,施式亮,何利文.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8):62-67.
[10] POUSETTE A,LARSSON S,TORNER M.Safety climate cross-validation,strength and prediction of safety behaviour[Z].2008:398-404.
[11] WILLS R A,WATSON B,BIGGS C H.Comparing safety climate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work-related driving behaviour[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6,37(4):375 -383.
[12] QUAN Zhou,FANG Dong- ping,WANG Xiao- ming.A method to identify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safety behavior by considering safety climat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Z].2008:1406 -1419.
[13] 蒋英杰,李龙,孙志强,等.行为形成因子分析方法评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66 -72.
[14] 孙志强,史秀建,刘凤强,等.人为差错成因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21 -27.
[15] 栗继祖.安全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
[16] Motow S J,Scotter J T.Evidence that task performanc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context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4,79(4):475 -480.
[17] Cheyne A,Cox S.Modeling safety climate in the prediction of levels of safety activity[J].Work and Stress,1998,12(3):255-271.
[18] Neal A,Griffin M A,Hart P M.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J].Safety Science,2000,34(1 -3):99 -109.
[19] Reason J.Human Erro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