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农药市场督察
稻鸭共养
2007年以来,昆明市植保植检站针对滇池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难点和重点,从控制农药使用量出发,开展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农药控制技术研究示范”课题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项目创新性地研究和应用了滇池湖滨农业面源农药监测预警技术、湖滨农药污染土壤生物恢复技术、滇池面源农药控制“IPM示范村”推广技术模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滇池污染治理和水源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查滇池流域6大类农药有效成份248种、农药商品1325种的使用状况,摸清了滇池流域面源农田7类69种作物主要使用的农药种类、数量、次数和面积,建立了滇池流域农药使用动态监测网,实行农药使用预警制度,指导、督查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国内外专家、学者、管理者关注项目成效
2 引进研究多样性种植、稻鸭共养、释放寄生蜂、灭虫灯、防虫网、燃料型熏蒸器、性诱剂、生物农药、增效剂、灭鼠器、新型电动喷雾器应用技术,开展试验研究67项,结合昆明市病虫发生规律,组配集成为系统的IPM技术模式,每生产季减少农药施用3—5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1%,防病虫效果80%以上,降低防治成本615元/公顷。
3 2007—2010年4年间,开办“IPM农民田间学校” 31所,建立“IPM示范村”42个,推行“IPM示范村”推广模式,培养IPM农民专家1170人,扩散辅导农民46 740人次,田间演示培训农户16.4万人次,覆盖整个生产区,示范区技术入户率达94%。
大面积示范
4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农药控制IPM技术示范面积1.02万公顷,在滇池流域、水源保护区推广应用共38.04万公顷,减少农药使用量51%。经农业部指定的检测机构监测示范区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为100%,田间天敌数量增加2倍多。农产品产量增加26 932.32万千克,增收节支38 999.36万元,投入产出比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