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强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广福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临床观察
金方强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广福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清热汤”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疗效显著,且缩短了患者预后时间,减少了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剂量。
呼吸道感染 高热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流行性,患者发病常常伴有发热、浑身无力、咽喉肿痛及咳嗽咯痰等。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不仅仅是由单纯的细菌引起,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是目前常见的病原菌,合适的选择用药对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患者一旦伴有高热现象,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且研究发现,伴有高热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差于单纯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西医治疗主要以抗感染、降温、补液等处理,其见效较慢。本组研究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1)有明确受凉史,发热2d及以上,体温>37.3℃,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流涕、打喷嚏等卡他症状;(2)咽部有明显充血或红肿,波及扁桃体,但无脓苔,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为3.5~8×109/L,中性<80%;(3)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体温均≥39℃,治疗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18~65岁,平均(44.36±5.77)岁;平均病程(15.91±4.38)h。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18~67岁,平均(44.75±5.34)岁;平均病程(15.39±4.71)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主要包括头孢曲松4.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利巴韦林针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同时给予口服泰诺感冒片及安乃近口服和物理降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汤:知母15g,金银花20g,连翘20g,柴胡15g,黄芩15g,板蓝根20g,石膏15g,大青叶20g,茵陈15g,甘草6g,葛根12g,大黄10g(后下),竹叶和生甘草各5g[4]。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
1.5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3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感染症及阳性状体征消失。好转:治疗3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d以内体温未降甚至升高者,主要的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4]。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2.2 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时间比较(d,±s)
组 别 n 症状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 90 3.61±0.80 1.29±0.94△对照组 90 6.68±1.45 3.13±1.8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抗菌使用剂量和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抗菌使用剂量和时间比较(d,±s)
组 别 n 抗生素使用时间 抗生素使用剂量治疗组 90 2.62±1.48△ 18.08±12.10△对照组 90 5.35±1.71 28.33±16.56
对于高热患者,药物治疗常常无显著的效果,对于物理降温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时间较长[5]。本病属中医学“温病”、“外感风热”范畴。多为感受风热温毒所致,其起病快,变化迅速。风热博结气血、蕴结成毒、温邪伤津、由卫及气,则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6]。故患者常常伴有高热发生。且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目前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的抗病毒或抗细菌治疗,以减轻病原菌的进一步侵袭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单纯的西药在症状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上较长。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在改善患者症状及全身调理上有着一定的作用。曾国华采用中药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所需的时间均显著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7]。
清热汤中知母即可助石膏清热、又可滋阴润噪救已伤之阴;金银花与连翘均清热解毒、疏风透表;柴胡疏肝开郁、和解退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升清降浊、开郁泄热等相互调理,全方从表、从里,从半表半里全面清热,符合现在诸多发热患者表邪未清,里热既起的症候特点,即辛凉透、清热解毒、兼有生津止渴之功,对呼吸道感染伴有高热患者有着较好的作用[8-9]。联合西药治疗,对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有着较好的控制作用。本组研究中采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且在联合中药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
综上所述,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疗效、缩短了患者预后时间。
[1]李莹.中药在抗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2008,23(9):1395-1396.
[2]沈吉琴,章建良.清热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18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45-46.
[3]陈贵延,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疾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J].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118.
[5]王春茹.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18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95-296.
[6]吕辉文,许培玲.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5):123-124.
[7]曾国华.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6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30-131.
[8]刘淑红.小儿清热宁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8(19):154-155.
[9]周秀英,梁刚,王德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7):61-62.
R562.1+1
B
1004-745X(2014)10-193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5
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