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观察

2014-05-03 13:55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廖建坤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0期
关键词:脊椎胸椎针刀

嘉士健 雷行华 黄翠华 嘉雁苓 廖建坤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3.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观察

嘉士健1雷行华1黄翠华2嘉雁苓3廖建坤1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3.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7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地巴唑片、冠心滴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体征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之60.00%(P<0.01)。结论 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操作疗效确切。

脊源性类冠心病 针刀 脊椎平衡手法

脊源性类冠心病是指因下颈段或上胸段各种原因造成的脊椎病变及小关节位移病变而引发的非心源性的胸闷、心前区疼痛、颈背部疼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等类似冠心病症状的病症[1]。有资料显示仅颈源性心脏病发病率就占颈椎病的13%,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但临床容易被误诊为真性冠心病,造成误治。此病病症在心胸背部,病位实际在颈胸段脊椎部,仅仅给予心血管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笔者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资料结合《现代颈椎病》[4]和《脊柱相关疾病》[5]有关脊源性类冠心病论述进行综合判断制定诊断标准。(1)脊椎病史:颈椎或胸椎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如有不良的生活学习工作劳作史。(2)颈胸椎部临床症状:颈背部胸肋部疼痛、胀痛,反复发作。(3)心胸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时轻时重。(4)心胸症状的发生、发作与颈胸症状有明显关联。(5)体征和影像资料:体检无异常心脏体征;胸片、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正常;心电图无特殊异常;颈椎和胸椎上段X线、CT或MRI检查发现脊柱曲度变直或反弓或侧弯、或颈胸椎骨刺、椎间隙或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小关节错位等。排除(1)重症骨质疏松、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精神病、出血性障碍等;(2)心血管、内分泌等器质性及心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律不齐等;(3)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如原发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等;(4)妊娠妇女,体弱年老者,严重更年期症状的妇女,畏惧针刺以及不同意本治疗方案或观察疗程者。

1.2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收入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来自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及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门诊和住院的70例明确诊断的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年龄30~65岁,平均51岁,性别不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疼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组 别 n 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年)平均病程(月)疼痛值(VAS)治疗组 35 19/16 50.42±15.11 3.23±1.14 5.32±0.91对照组 35 21/14 51.62±12.51 3.75±1.63 5.53±0.74

1.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治疗。①针刀松解。首先确定患者影像资料的阳性部位和体表的阳性部位。患者取俯卧位于治疗台上,医师在颈椎下段及胸椎上段附近寻找敏感的阳性痛点,特别是影像资料显示的阳性部位上的肌肉或筋膜痉挛点,用龙胆紫标记,一般在颈椎下颈段或上胸段附近即C3~T3旁6~10个针刀点。患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铺巾,术者戴手套,用一次性小针刀,以标记点做为进针点,刀口线与施术肌纤维走向平行垂直刺入。再直达棘突骨面,或斜向内侧45°达棘突与横突之间骨面,先用纵行疏通剥离,再切口剥离5~8刀后。觉得痉挛部位缓解后。再横行铲剥,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黏连的软组织,出针。压迫止血,术者一手压迫刀口处,另一手在颈胸椎处弹拨5~6次,最后在刀口处贴敷创可贴。每周1次,1周后还有明显症状,再行第2次针刀。每次针刀后,第2日休息1d,第3日再做下一步治疗。一般做2次。②脊椎平衡手法。首诊时先审视患者影像资料、体征和临床症状,确定脊椎阳性病损点。采用“理筋、调曲、归位”的脊椎平衡手法。首先“理筋”,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站于侧旁,先用双手4指指腹或大小鱼际从颈枕部开始从上到下由中向外推颈后肌群、斜方肌,岗上肌,上下菱形肌、背阔肌等颈后背肌群采用“理”、“摸”、“抹”、“揉”等手法,以透热为度,单拇指由上至下揉,弹拨、捏拿项韧带斜方肌和颈后肌群以及胸脊上韧带、上下菱形肌3~5次,以酸胀感为度,放松肌肉,达到“理筋”的目的。其次,“调曲”,是在“理筋”,肌肉和精神放松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影像资料,确定如“下颈段不稳”、“前屈过度”、“变直”、“偏曲”的判断,肯定阳性的生物力学应力点,给予“顶”、“拉”、“牵”、“压”、“托”等调曲手法,根据移位或成角的大小,配合小幅度的前屈、后仰手法,达到“调曲”的目的。最后是“归位”,此法是在前面“理筋”、“调曲”的基础上,对病变的部位使其“筋归槽,骨回位”,拨正偏歪的脊突,一手拇指尖顶住偏歪的脊突,另一手掌心置于头顶,缓慢稳妥的向偏歪侧旋转侧曲数次,达到整复颈椎、胸椎关节,“归位”的作用,使紊乱不平衡的关节重回平衡状态。最后再轻柔放松颈部肌肉,使痉挛的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应力得以改善,更能维持颈胸椎的平衡。每日1次,6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1d,再进行下一疗程。(2)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胶(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43)7.5mg,每日2次,地巴唑片(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准字H32024134)20mg,每日3次,冠心丹参滴丸(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37)10粒舌下含服,每日3次。15d后观察结果。

1.4 观察指标 以患者自我疼痛描述用采用通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重;以患者临床特征如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棘突压痛、痛性结节以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观察患者其他临床症状。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现代颈椎病学》[4]结合VAS评分制定。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VAS评分下降≥90%,相关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偶有胸闷、心慌,有关检查有明显改变,或时有复发,VAS评分下降≤30%且<9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VAS评分下降超过3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下降(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体征积分治疗后均有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VAS评分及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VAS评分及体征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 别 VAS 体征积分(分)(n=35) 治疗后 2.71±0.80** 6.72±1.83*治疗组 治疗前 5.32±0.91 8.32±1.01(n=35) 治疗后 1.82±0.31**△△ 2..89±0.21*△对照组 治疗前 5.53±0.74 9.13±1.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脊源性类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脊椎颈胸小关节错位及颈胸椎失稳或椎体及间盘的衰退引起支配心脏的植物神经紊乱或异常兴奋所致。近年来脊柱本身病变能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胸闷、眩晕、恶心、胃肠道等系统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重视,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7]。

本研究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治疗。首先针刀松解主要针对卡压点,能疏解痉挛的肌肉,肌纤维、肌筋膜的应力,缓解变窄的椎间隙的压力,松解软组织的慢性粘连、松动脊神经的卡压,从而血管微循环障碍得以解除。针刀松解属于微创保守治疗,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的优势,对卡压性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脊源性疾病的方法[8]。其次,利用脊椎平衡手法整复颈胸椎结构,通过“理筋、调曲、归位”的整理手法,尽量使脊椎曲度恢复,脊椎平行四维平衡重建。脊椎平衡整复手法是整脊疗法的一种,以恢复脊椎原有的应力和关节与周围组织包括神经的关系结构,是一种独特疗法,整脊疗法是治疗脊椎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法[9]。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形成综合治疗力,对脊源性疾病有更好的效果[10]。

总之,本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整复关节结构,解除软组织痉挛,改善组织代谢和血液循环,从不同侧面解除了对心交感神经的机械的、化学的刺激,使之直接对病因治疗,因而疗效显著。

[1]梁宏业,吴山,何秋茂.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6):47-48.

[2]陶泉,罗从风,龙层花.脊源性胸痛[J].中国康复,2007,22(2):133-135.

[3]陈小砖,谢志敏,后盾.中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3):8-9.

[4]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55.

[5]张长江.脊柱相关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1-30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7]卿柳华,段俊峰,吕晓宇.脊柱病因引起内脏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9,30(5):444-446.

[8]杨俊荣.小针刀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2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8):673-673.

[9]胡青林.整脊法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34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9(4):39-40.

[10]周富强,王娟,宋鹏.整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36例[J].河南中医,2013,14(4):9.

R541.4

B

1004-745X(2014)10-192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0

2014-05-23)

猜你喜欢
脊椎胸椎针刀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