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 沈婷婷/金希 图片提供/张巍
水一样的男人
采编 沈婷婷/金希 图片提供/张巍
张巍水下摄影师
张巍,1985年开始从事水下摄影工作,为中国首批职业CMAS二星认证潜水员。师从我国第一代水下摄影家刘耕先生。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加之对水下摄影事业的热爱及刻苦钻研,张巍逐渐成长为新一代电影水下摄影专家。从事水下摄影工作20多年来,卓越地完成了大量著名电影、广告、专题片、电视作品的水下摄影创作。在和国内外多位著名导演、演员、工作团队进行合作过程中,得到业界合作伙伴的认可,并在专业领域享有很好的声誉。一些导演、演员、制作方、广告公司成为他很好的合作伙伴。
张巍从小喜欢水,少年时代在北京什刹海体校打球的时候,天天需要围着什刹海跑圈儿。小孩子谁也不爱跑圈,他就找个地方把衣服给同学,然后自己一猛子扎进什刹海,游到对面去,这样可以少跑半圈。
张巍的老师是他父亲的朋友,是这位老师让张巍接触到水下摄影这个概念。张巍的老师从小就喜欢他,因为他身体素质比较好,老师送给张巍一个潜水的面镜。当张巍第一次带上面镜,潜入八一湖时,他立刻就被水下的世界吸引住了。以至于,张巍对八一湖水下的每一块水域都了如指掌,从此,他与潜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靠着兴趣走上了水下摄影这条路的张巍用“热爱”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工作。在他看来,每个人在水下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可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世界上任何的语言在这种感觉面前都会显得非常匮乏。
小时候住在护城河边上的他,几乎天天往水里扎,可以说看到水就舒服,太喜欢潜入水里的那种感觉。
当温热的肌肤接触水的一刹那,好想有什么东西从身体中挣脱开,变得轻盈柔软起来。听着自己在水中吹圆的一个个气泡,仿佛进入到全然陌生却有如同故乡般熟悉的世界,一呼一吸成为张巍和这个世界唯一的关联。
在喘息间仿佛永恒,在水中,张巍更能感受生命的状态。好像和水融合在了一起。身体和水接触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愉悦感。
有一次,张巍在南海工作时遇到了8米的巨浪,在谈到这次经历时,张巍说:“那时大海给我的礼物就是汹涌的撞击,多年以来我仍然对大海知之甚少,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必变得强大,但要感受强大,至少来估量自己一次,了解自己。独自面对钻井平台,海底那无声无息的巨柱,不借助任何外界的帮助,只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使我能感受坚强的机会。”
“在水下感觉简直太不同了。现在如果我一个星期没下水,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说起水下的世界,张巍就会满怀憧憬。要知道,多年以前,水下摄影在中国是一项非常冷门的工作,而且专业性极强。张巍在工作初期,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有段时间甚至精简团队成员,最少时只剩下3个人了。这个工作毕竟比较特殊,不能去吆喝。如果是陆地摄影,可能打几个电话,一些做导演的朋友很容易就可以拿一些事情给他做,但水下摄影需求太少,谁都说不好什么时候能有这种工作的机会,只有无奈地坐等别人来找,要不是凭借那份对水下摄影工作特殊的执著,很难想象他怎么能在这一行里坚持下来。还好,凭借咬牙努力,张巍最终走过那段熬人的困境,并且做得越来越有声有色,而中国,也因此多了一位优秀的水下摄影师。
国外的一些导演来中国拍摄时,大多会带自己的水下摄影团队,虽然,他们大多数对我们的水下摄影工作还是认可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会提出一些很苛刻的要求。所以,作为中国的水下摄影师,“张巍们”只能通过加倍的努力把那些对方想要的效果拍得更到位,让对方认可、接受中国人的水平。拍摄质量是硬道理,中国水下摄影师的专业性和态度让外国导演大吃一惊,对我们水下摄影水平大加赞赏,很多还会介绍给他们的同行,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这说明中国水下摄影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其实并不在人的技术能力上,拍摄器材我们并不缺,我们欠缺的是重视程度。
张巍团队工作照
与英国团队合作广告《雪佛兰心跳图篇》
《窒息》(葛优 秦海路)
世博会宣传片(陆川)
《太平轮1949》与吴宇森导演
宁浩《黄金大劫案》现场
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水下部分是张巍1993年在姜文的鼓励下首部独立完成的水下作品。画面完美。以至于在国外放映时,姜文被问到是否请的法国水下摄影师,于是又有了第二次合作《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
潜水对于张巍,既是工作,也是爱好。工作时,张巍的身份是水下摄影师,而在不工作的时候,水下的张巍则是完全放松地享受着潜水的乐趣。再好的美景,他也是更喜欢把美好留在记忆中,不带相机,完全地把自己置身于水下的世界,享受着水流带给他的快乐。
很多快乐,是凭借着多年的潜水经验才能获得的。张巍在巴厘岛曾挑战过一个水下的“放流潜”洋流。水面上风平浪静,水下的暗流却是错综复杂。张巍被有经验的向导带着,来到了水下20米左右的一个区域。张巍在那里,感受到了水下洋流的刺激。只见向导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固定装置,插在了一块岩石的缝隙中,然后自己潜入了洋流水域。立刻,向导就像被风刮起来一样,横在了水中,仿佛随时都要被吹走一样。向导一拔出固定装置,整个人立刻就随着洋流“飞”了出去,一眨眼的功夫就踪迹不见了。张巍凭借着自己的胆量和过硬的潜水技术,也进入了洋流中。瞬间,他也像那位向导一样飞了出去。他笑着回忆说:“很多玩洋流的人,喜欢在洋流中摆各种姿势,有骑车的、有抱团的,而我就喜欢一种姿势:把双臂伸展开,做出飞行的动作。那个洋流时速得有30千米,那感觉真的就像飞起来一样。等我摆脱了洋流浮上水面一看,原来下水处的那艘大船,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在这么多年的潜水经历中,他也遇到过危险和困难。有一次他潜水时,看到水下有一个洞口,他出于好奇就潜了进去,但进去后发现洞口太小,虽然挤了进去,但在里面转身都很困难,等他想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法转身了,身上的装备把他卡在了洞里。险情的出现并没有令张巍慌乱,他机智地把潜水装备都脱了下来,拽着装备转身游出了洞口。事后,当他回忆起那次冒险,对自己的水下紧急处置能力还是颇为得意:“这就是多年的经验让我没有慌乱,对随身剩下的氧气也有大概的估计,其实快到水面的时候,我已经能感觉到氧气有些不够了。当时如果再危险一点,根据我对水深及水下停留时间的判断,肯定会放弃装备直接出来。”
张巍去过很多水域进行水下摄影。他深深地感到,这些年,国内好的拍摄地点越来越难找了。很多曾经干净透明的水域,由于污染等原因,变得不再适合进行水下拍摄了。他在海南等地进行水下摄影的时候,看到大片大片因为海水酸化、污染而死亡的珊瑚。大片的珊瑚白化,尽管在水底很好看,但还是很让人痛心。更让人痛心的是,张巍在水下还看到过大片的珊瑚死亡后碎裂变成了黑色,密密麻麻地铺在水底,令人触目惊心。他说,最近这两年,他已经感到国家在治理海洋污染了。像他经常去的海南,就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有些环境上的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国外的一些潜水胜地,都有人员数量的限制,保护得非常好。像厄瓜多尔附近的一个小岛,是世界潜水爱好者们向往的地方,但一天只允许10个人下潜。想要在那里潜水,需要提前半年预约。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对于潜水行业的规范,还有待提高。
张巍的水下摄影工作室的作品涵盖了影视、广告、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音乐录影等。仅2012年国内连续上映的故事片中,就有7部影片的水下部分出自张巍的工作室。
张巍工作室的拍摄足迹已到过国内的南海、东海、渤海;云南的抚仙湖、浙江的千岛湖、广西的湖光岩、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的青海湖;国外的有越南的富国岛、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清迈等水域。
2013年,张巍参与的作品有《三沙宣传片》、《不法之徒》、《催眠档案》、《同桌的你》、《贡江鱼王》、《三城记》等7部影片即将上映。如果说多年来与姜文、冯小刚、宁浩、陆川等国内一线导演的完美合作奠定了张巍在中国电影界水下摄影的唯一性,那么与吴宇森导演正在合作的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的水下大片《太平轮1949》将使张巍团队更加无与伦比。
(责编:沈婷婷、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