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鲜花

2014-05-03 10:28:01沈旸
椰城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安逸伟人人能

■沈旸

面包与鲜花

■沈旸

古代读书人大多“学习目的明确”,一句“学而优则仕”道出了无数求学者的心声。但是有了这愿望却不一定都能化为现实——有人十年寒窗最终赢得金榜题名,有人却是屡试不第只能去著书立说或聚徒授业。按世俗的标准,前者的人生有意义,后者的人生无价值。但吊诡的是,前者之中的许多人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人提及,而后者当中却有不少人能流芳百世受人景仰。前者如唐代状元李昂、宋朝状元莫俦,或默默无闻,或身败名裂;后者如明代落第者吴承恩、清代穷秀才蒲松龄,其名闻天下,又有几人能及?由此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取决于地位的显赫和一时的得志。

人们总会希望自己的追求既实用又有超越实用的价值,可惜现实中常常难以两全。“实用的”,不一定有多大的价值;“有价值的”,偏偏又难为当世所用。“实用的”东西就像是厨房里的面包,可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却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什么痕迹;“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是一束鲜花,虽说赏心悦目怡人性情,却是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其实,无论追求面包或者向往鲜花,这都是人类的正当需求,它们在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但是,过于追求实用的人往往顺应流俗,容易趋于平庸;追求精神丰盈的人,每每不容于时,却能名垂青史。神童方仲永被父亲当提款机使用实用得很,最终却“泯然众人”;思想家李贽的思想在当时无人接受,可今天看来却是字字珠玑,引领时代。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即使成为伟人也不能离开物质生活,但是每个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最大价值的人,都不会屈从于利益,都会有精神上的追求。

追求精神的丰盈,是因为人们都不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都希望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可资记忆的东西。就像曹雪芹即便“举家食粥酒常赊”,也要留下“字字看来皆是血”的鸿篇巨制——《红楼梦》。精神上的富足是一种永恒的富足,精神上的充实才是一种高层次的充实,所以君子固穷也要求得精神上的丰硕。

追求精神的丰盈,有时必须以放弃物质享受为代价。江郎才尽,真正的原因绝不是那支生花妙笔的遗失,而是因为江淹步入仕途,生活安逸,失去了才华的根基——高远的精神追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过:“如果你拥有两片面包,就应当用一片去换一束水仙花。”真正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而是即便身居陋巷亦能有一份朝闻夕死的精神追求。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以面包果腹,更应当以鲜花装点生命,让生命更加绚烂多姿。

猜你喜欢
安逸伟人人能
三星堆古人的“安逸”生活
奇妙博物馆(2022年9期)2022-09-28 03:04:58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0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先锋(2019年1期)2019-03-30 10:32:10
当爹妈最安逸的时刻
37°女人(2018年11期)2018-11-09 02:28:02
漫画哲理
杂文选刊(2017年12期)2017-12-13 13:37:46
患近视的人能当航天员吗?
借钱理由
公务员文萃(2017年6期)2017-06-23 18:33:17
卑微的伟人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08
伟人出东方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