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芳 郭 兵 阮怀雨
大型公立医院开展节水的实践探讨
●袁 芳 郭 兵 阮怀雨
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医院以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为契机,分析用水现状,从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提高节约意识、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以及专业技术查漏等多项措施开展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了管理和技术在节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院 节水型社会 节水措施
水,是万物之源,生存之本。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亿立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2002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提出了节水型社会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是我国各级政府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安徽省立医院建于189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团现有总院、南区和西区,总院编制床位1465张,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在职职工2916人,有34个临床科室和15个医技科室。
医院总部地处市区的繁华地段,现有的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和住院部等10多幢楼宇是在原址拆旧翻盖而成,地下管网复杂,走向不清,节水工作仍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医院往来人员多,管理难度大,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消耗量有波动和反弹趋势。
自“十一五”以来,医院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认真部署节约型医院的建设,特别是自2012年8月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管局在全国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申报被评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节约型示范单位”,我院以此为契机,挖掘潜力,大力开展节约和节水工作。
(一)设立水电管理岗位,明确职责
成立了以总务处为牵头部门的节水领导小组,其所属的行政科设置专人负责水电管理,上报年用水计划,查抄水表,核对月消耗水量和费用,巡检用水设备设施。
(二)建立统计制度,合理控制水使用
每月三次(5日、15日、22日)定时读取院区一级水表的读数,加强统计和分析,确保水消耗在正常的年度计划范围内,若发现异常,及时查找。
(三)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在卫生间、洗手池等张贴节水标识;利用宣传画、网站等宣传节水小知识,举办节水培训和知识竞赛,提高职工和患者的节水意识;组织研讨会,有效杜绝用水浪费,形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表1 安徽省立医院总部医疗区2011年10月-2012年9月的水资源消耗一览表
表2 安徽省立医院总部医疗区2012年10月-2013年9月的水资源消耗一览表
表3 2013年度四块漏点水表月度消耗量统计表
图1 2013年度四块漏点水表月度消耗量折线图
(四)加强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
坚持日查房和周查房,及时更换损坏的水龙头和维修用水设施;对消防泵、太阳能等用水设施增加巡视的频次;合理调控面盆和冲便器的出水压力,既能节水又可以防止溅水;根据季节合理开启冷却塔电机数量和关闭进水阀。
(五)将节水纳入外包物业公司的质量考核,有奖有惩
将“长流水、未合理用水”等列入物业外包服务的考核标准中,每位保洁工赋有节水员的义务,发现病区用水设施损坏,立即报修,严防“滴漏跑冒”。
(六)加大对集体宿舍和宿舍区外户用水管理力度
对集体宿舍安装水表,按实际用水量收费;通过张贴通知、电话催缴与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催缴宿舍区外单位住户的水电费,近三年收缴的外户水电费逐年增加。
(七)夯实基础,加大投入,适时进行技术改造
为便于科学管理,理清医院的8块一级水表对应区域;建立用水设备设施的档案;对重点用水科室和设备增装9块二级水表;根据现况,将公共区域的普通水龙头更换为陶瓷芯片或自动延时关闭式,抽水马桶逐步更换为节水式;为保证临床用水,减少浪费,对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8号楼频繁发生漏损的老旧水管进行了管道改造。
(八)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工作
在完善水表计量装置的基础上,2013年9月底外请专业节水公司开展水平衡测试,对全院9.2千米的给水和消防管线利用万向相关仪和雷达技术进行探漏,对不明的管线进行定位并绘制地下管网图,共计发现漏点12处,主要漏点集中于综合楼、急救中心、宿舍区和知名专家门诊广场,泄漏原因主要表现为水管腐蚀、接头松动脱落和外力作用破损断裂等。
我院自2012年10月申报节约型示范医院以来,至2013年9月份,医疗区用水共计消耗量为70.97万立方米,金额为1845312元;与上年同期消耗77.71万立方米,金额1915964元相比,节约6.74万吨水,下降8.6%,共计节约人民币7万余元。
漏水点经抢修后,四处水表的消耗量明显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12月合计水消耗4.33万吨,比2013年1-9月水消耗平均量7.38万吨减少3.05万吨,月节水率达到了41.3%,以水价2.75元每立方计算,月节约人民币8.38万元。
2014年1-9月全院的用水量为38.34万吨,比2013年同期用水量58.50万吨相比减少使用20.16万吨自来水,减少人民币支出58万元,节水工作取得突破性实绩。
医院通过开展节约型医院的创建,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开展日常用水设备设施管理,使年节约用水6.74万吨,用水量下降了8.6%,我们可以深信“管理出效益”,只要树立节约意识,加强基础管理,善于总结和思考并及时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效益会从管理中显现。
经增加计量表,进行水平衡测试和技术查漏,2013年当年12月用水量下降30%以上,节水取得明显收益,我们不得不感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了解新技术新方法,让科学服务人类。信息时代需要加强学习,需要及时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后勤专业人才。
数据统计是开展节水工作的基础与有效手段。医院通过统计各楼宇水表的使用量和变化,对比人均消耗水量和每户消耗水量,发现用水量的异常,并去想办法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统计工作为节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未来的医院应当建立智能化的计量平台,实时监控,用更科学的手段支持节水节能工作。 同时未来医院的发展需要住户的个人消费与单位剥离,宿舍区的用电用水还要靠医院的后勤管理部门或物业去收取,给医院的管理带来难度,宿舍区的水电出户也是大势所趋和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公共机构的行政卫生事业单位,节水工作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而且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们牢牢抓住“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两股绳,节水工作会做得更好。
[1]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2515/12025/1082229.html
[2]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3]于冬.医院管理学-医院建筑分册(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1)
(责编:贾伟)
F062.1
A
1004-4914(2014)12-2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