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强,张 磊,侯德俊
(天津大学 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天津 300072)
近年来,伴随现代科学发展高度综合化的要求,高校内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人们对于跨学科研究的需要日益增强,与此同时跨学科组织的建立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特别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不仅不能满足当今科学界的发展需求,而且阻碍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因此,打破传统学术壁垒,突破传统“院-系-所”组织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汇聚多专业的优秀人才,组建超越学院层次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独立于高校内其他研究和教学单位的跨学科组织成为高校发展所努力的方向。跨学科组织形式多样,其中包括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所等实体组织,也有课题组、论坛、项目计划等临时性组织。本文将以我国跨学科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对跨学科组织建立的重要性。
西方学术界对“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的关注和推动,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十分显著。克莱恩(Julie Thomposon Klein)认为,“跨学科”一词是指学科间互借互换、合作解决问题和保持独立分割的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等一系列活动[2]。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跨学科研究更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3],突破了大学制度中传统院系的学科单一性和组织封闭性,打破了院系结构惰性和跨学科合作困境[4]。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和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领头兵,这5所学校均以学术力量雄厚闻名于世,其独立跨学科学术机构的建设也卓有成效。5所学校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美国5所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情况
这5所学校下设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是由来自多个学院、系的教师所组成的独立设置的正式的学术常规机构,它们直接向常务副校长办公室汇报,监管人一般为常务副校长或负责研究的副校长,并存在于有组织的院系之外[5]。
这些独立跨学科学术机构主体人员配置结构比较合理,机构常设固定人员包括教员、专职研究人员、行政管理及辅助人员。其中专职研究人员和教员在所有列出的机构中均占绝对主体,而行政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则相对数量较少,除常规人员外,还有国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硕博研究生等流动人员短期参与进来[5]。
跨学科学术机构在参与人员上实行自由流动制度[6],人员的动态性是其一大特点,也是跨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人员队伍均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解决综合性的问题。研究人员可以自由申请参与某个研究项目,进驻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军人纳米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ldier Nano technologies),其内部人员约160余人,属于中等规模[5],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0人,来自于不同的学术部门,包括一部分访问学者,研究所全职人员17人,包括机构正(副)主任、研究助理、技术工程师、行政人员,另外还有100余名参与研究的学生和博士后。可以看到,在这一机构内部,固定常驻人员所占比例甚少,仅17人,而其中实验技术专家8人,占固定人员比例47%,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相当重视,依托校级平台统一建设。
再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T)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科学 研 究 所 (The Institute for Critical Technology and Applied Science,ICTAS),其下设1名中心主任,4名副主任分管科研、外事、商业以及行政财政等事宜,另外还有能源机构主任1名、纳米级表征与制造研究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还分别设有资助委员会和教师顾问委员会,其纳米级表征与制造研究中心配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运行管理以及管理维护工作,属于固定人员范畴,隶属于ICTAS统一管理,并配有相应评价方式,承担培训实践任务,解决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难题。
我国跨学科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近10年才刚开始跨学科组织的建立。国家在2012年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的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7]。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4大类共计14个高端研究领域将获得优先扶持。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名列其中。该中心的定位拥有独立自主的财务管理权、岗位设置权和岗位聘任权,中心组织管理形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创新中心主任负责制,通过全球招聘汇集国内外化学化工领域拔尖人才。与国外大学不同,该中心从事仪器设备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归中心统一管理,隶属于原单位,晋升评价方式延续原单位管理体系。
我国现代高校是建立在学科院系的基础上,学院往往单独在其内部建立实验室、课题组等,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按学科、专业进行组织,其研究领域往往是专一的、独立的,学院负责评估和晋升,缺乏对其在本学院以外实验室建设贡献的认可。这种以学院、系为单位的大学管理体制,打击了他们对跨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给跨学科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目前高校实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制度、岗位聘任制度以及分配制度很难与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相符,缺乏有效、科学、适合跨学科岗位特点的评价体系,简单地仅以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晋升依据[8],对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创新、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等方面没有考虑全面,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跨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对其实验技术人员的受教育层次、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单一领域的限制使得目前的实验岗教师仅掌握自己专业学科的系统知识。然而我国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人员结构不合理,有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五多五少”:中初级人才相对较多,高层次人才少;担任领导职务的高级人才(双肩挑干部)较多,专门从事实验室研究的高级人才相对较少;从事第二职业和外聘、外借的人才多,实验室技术人员相对任务重,学习进修或引进机会少;行政管理人员占据的基本编制数多,实验技术人员占据的编制数少;知识老化的旧人才多,知识更新的现代化科学型人才相对缺少[9]。因此,现有实验室技术队伍很难适应跨学科实验室工作或研究任务,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不良的梯队结构是加强跨学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验”传统观念的存在,实验技术队伍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向来被看作是辅助教学的第二线“教辅人员”[10],使得他们工作积极性降低,将自己的工作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虽然目前高校对实验教学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福利待遇、师资培训等方面还未达到应有的程度。高校许多基金项目只限定科研教师申请,而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项目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实验室教师或技术人员纷纷选择再进修而离开实验室工作,而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实验室进行工作,使得实验技术队伍长期处在不稳定状态。
高校应结合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高素质、多专业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吸引高学历人员和部分教师走上实验室技术系列,既可采取“面向国际,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和工程实验室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引进培养方式,吸收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先进技术人才,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专兼相结合的开放性实验室人才队伍[11]。专职的实验室人员主要从事周期较长的项目研究,其人事考核在跨学科实验室内部,而兼职人员则从事周期较短的项目,其人事考核在原学院,保障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还可以选择与校内传统院系联合聘任的方式[12],同时与校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院签约,接受每个部门的考核,从而保证所从事的交叉性学术工作都可得到承认。
随着高校逐步向国际接轨,开放式的管理格局使得教师纷纷走向国际,加强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我国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紧跟国际前言技术发展趋势,缩小与国际高校差距,学校一方面应制定专门计划,给予一定的经费、政策和制度层面的支持,让实验室技术人员在职进修、到国外高校实验室进行交流学习,与国际同行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强跨专业学习和了解,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实验系列教师对实践教育提出创新的教改方案,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借鉴国外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经验,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化运作。找准市场定位,引入第三方实验室管理公司的模式,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由统一的机构来开展对外服务,为社会企业、研究机构等客户的分析检验和实验室之间开展合作提供便利。如北京科技大学与北京市科委下属的新材料中心合作,承担“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平台与科技资源创新试点建设——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试点建设”[13],通过观念创新、机制改革,利用高校实验检测资源对社会开放,为企业服务,在提高实验人员技术水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同时,吸引大量具有丰富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作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有益补充。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共享,搭建跨学科实验平台,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天津大学拟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和材料5个学科领域融为一体,搭建高水平的实验平台,使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和实施过程符合高素质创新型实验技术人员培养的需要。涉及研究领域的仪器设备进行整合,尤其是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验人员在这个平台上从事跨学科研究,接受来自不同领域实践的挑战,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从而推进我国高校跨学科实验室建设。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也需要不断地建设、改革,才能与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人才设置等相一致。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打开思路,破除陈规,更新理念,开放观念,完善我国高校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的管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拥有协作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我国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早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
)
[1]赵沁平.建设科技平台 会聚学科力量 提供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4):3-4.
[2](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仲林.跨学科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文少保,杨连生.美国大学自治型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惰性超越、跨学科合作与运行机制[J].科技与管理,2010,12(3),133-137.
[5]陈丽璘.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独立跨学科学术机构的研究与借鉴[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2-15.
[6]水超,孙智信.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22-24.
[7]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4):79-83.
[8]李育佳.“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导向下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97-203.
[9]张传军,王尚义.创新人才管理和开发机制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26-27.
[10]吴兰兰.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67-188.
[11]赵幼英,王益锋,李津津.基于开放式管理模式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10(2):76-77.
[12]周美丽.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11,34(4):6-8.
[13]刘云,钱大益.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C]//北京市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