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现状分析

2014-05-02 00:49:09朱玉洁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药剂科中医院药师

朱玉洁,李 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现状分析

朱玉洁,李 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在基层中医医院的开展现状,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及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方法:对某市6个基层中医院的中医临床药学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并与上海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水平进行比较,探讨某市中药临床药学在基层中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某市6家基层中医院中,共有6个中药药剂科,卫技人员1 580人,中药药剂工作人员 146人,占卫技人员总人数的9.24%;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药师)以及副高级职称(副主任药师)共6人,仅占4.11%,硕士学历6人,仅占4.11%。药剂人员主要以药品管理和药品发放为主,占97.01%,而药学服务人员仅占2.99%。基层中医院中药使用率平均为5.07次/人·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为3.52例/百人。与上海基层中医院中医临床药学的开展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某市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中药药剂人才缺乏、临床中药使用率低、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故需从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制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强中医临床药学发展力度。

中药;临床药学;基层中医院

中药临床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研究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的临床应用,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中医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以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中医药的健康发展。由于基层中医院基础薄弱,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我市基层中医院与发达城市上海的中医临床药学开展水平,分析我市基层中医院中医临床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京市6家基层中医院中共有中药药剂科6个,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点3个,中药人才培训岗位1个,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点3个。中药药剂工作人员146人,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77.85%。职称: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药师)1人,占0.68%;副高级职称(副主任药师)5人,占3.42%;中级职称(主管药师)41人,占28.08%;初级职称67人(药师51人,药士16人),占45.89%;无职称32人,占21.92%。学历:硕士6人,占4.11%;本科62人,占42.47%;大专及大专以下69人,占47.26%。工作方向:药品管理人员29人,占43.28%;药品发放人员36人,占53.73%;药学服务人员2人,占2.99%。全部中药药剂科2013年年度调剂药处方为1 700 798张。

1.2 方法

从基层中医医院的中药药剂科室及机构建设规模、中药药剂工作人员结构、中药治疗应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与发达地区上海的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水平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南京市与上海市基层中医院中药药剂科室、机构建设规模比较

南京市6家基层中医院中共有中药药剂科6个,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点4个,中药人才培训岗位2个,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点9个。随机选择上海市4家基层中医院,其中中药药剂科9个,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点10个,中药人才培训岗位3个,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点15个。两市中药药剂科室、机构建设规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南京市与上海市基层中医院中药药剂工作人员结构比较

南京市临床药学人员高职称及高学历比例均显著低于上海市(P<0.05),说明我市药学人员还主要集中在较低层次,与发达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市药学管理及药品供应人员显著多于上海市,但药学服务人员显著少于上海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南京市与上海市基层中医院中药药剂工作人员结构比较 [n(%)]

2.3 我市与上海市基层中医院中药治疗应用情况比较

我市中成药及中草药使用频次均显著小于上海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显著高于上海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我市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详见表2。

3 解决对策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我市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为:①起点低:中药师整体素质偏低,硕士本科学历人才较少,正高副高职称药师较少,人员结构不合理,药剂人员的主要工作方向为单一的药品管理与药品发放供应,而临床药学服务比例太低,仅占8.90%;②普及少:医疗机构开展少,甚至空白,与发达地区上海比较,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点、中药人才培训岗位、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点建设不够完善、齐全,对中药临床用药服务造成了严重阻碍;③投资少: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够。

基于我市比较落后薄弱的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①增设中药临床药学的培训岗位,加强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②完善中药临床药学机构的基础建设,增加不良反应监测站以及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点;③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改革,建立新的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中药使用率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中药应用的安全高效。

表2 南京市与上海市基层中医院中药治疗应用情况比较 (±s)

4 讨论

4.1 中药临床药学概念

中药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服务对象,运用传统的中医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手段及研究成果,研究中药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从而阐明中药生产、储存、供应、制剂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确保临床合理、安全、高效用药的一门学科。

4.2 中药临床药师工作内容

①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生、护士进行中药学指导,开展合理用药教育,确保安全用药;②进行中药体内监测,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③搜集药物信息以及相关情报资料;④积极为医、护、患提供用药咨询;⑤对处方进行点评,便于临床普及应用,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⑥对药物作用机制及配伍情况进行研究,避免配伍不当。

4.3 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前景

建立适合我国基层或综合性医院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势在必行。临床药学是适应医疗工作的客观需要,并在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将参与到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进一步补充和加强由临床与药学脱离而导致的欠缺和薄弱环节。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十分迫切,意义深远。对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发挥专业特色,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刘凤乐,杨磊.中药临床药学在基层中医医院的现状及发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 32(12):80-81.

[2] 陈丽华,朱江,张吉菲,等.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 9(34):158-160.

[3] 周雅亮.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2-13.

[4] 肖勇,沈绍武.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 20(1):2-3,10.

[5] 赵金培中药临床药学及临床中药师的作用探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26(5):87-88,75.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6-03

朱玉洁(1987-),女,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品质量管理。

李丽(1957-),女,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剂学和药品质量管理。

R95

A

1673-2197(2014)19-0126-02

猜你喜欢
药剂科中医院药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1:38
医院药剂科量化管理分析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2
科学化和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0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