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协同创新之路
——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之经验

2014-05-02 12:27宋先锋马雄风
创新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棉花

文/宋先锋 马雄风

“中国棉”协同创新之路
——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之经验

文/宋先锋 马雄风

1957年8月,北京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1958年3月中棉所搬迁到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自此,中棉所的协同创新拉开了帷幕。

胸怀全国,铺设协同创新网络

以国家队为引领,联合上中下游优势单位联合攻关

农业生产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链,需要学科集群之间互相衔接支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

在我国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中棉所始终坚持与我国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棉种企业等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场毁灭性的棉铃虫灾害使我国的棉花产业濒临绝境,致使大部分棉田减产50%以上。据统计,1992年至1996年,因防治棉铃虫等虫害造成农药中毒的有24万余人。其中仅1992年棉农中毒人数就高达7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国外种子公司凭借其成熟领先的高新技术优势,成功培育转Bt基因抗虫棉,抢占中国市场。1999年已占领我国95%以上的抗虫棉市场份额。

面对国外抗虫棉对我国棉花产业的严重冲击,中棉所积极发挥国家队作用,联合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协同攻关。通过联合全国上中下游优势单位紧密合作、协同攻关,于1998年成功培育第一个国审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29。为缓解棉铃虫抗性上升,中棉所又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所联合攻关,于2002年成功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彻底打破国外抗虫棉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抗虫棉自主创新之路也由此成为我国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截至2012年,培育“中棉所”系列抗虫棉品种4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约占国产抗虫棉推广总面积的1/3,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上升到2012年的98%,发挥了主导和引领作用。

立足自身转基因技术优势,中棉所以科研项目、合同等纽带与30余家“上游”基因构建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微生物所和复旦大学遗传所等形成长远而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了包括Bt、CpTI等改良基因多种不同类型的基因使用权,保证了上游最新基因与中棉所先进且丰富的新品种受体材料的结合。聚合全国主要棉花育种单位(包括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新疆、河北、湖南等),发挥设在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新疆棉区)生态试验站作用,进行联合攻关,选育出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新品种。

在转基因棉花产业化方面,先后与主产棉区地方优势种子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组建了8家控股或参股的区域性种子生产和销售公司,同时以委托代理、特许销售等方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棉花新品种种子产业化“试验示范、良种繁育、种子加工、质量监控和营销推广”五大体系,基本完善了种子产业化经营链条。最终形成了棉花“基因转化—种质创新—品种培育—产业化”的研发体系。此外,利用该技术平台还创制了优质纤维、大铃等第二代转基因棉花新材料,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转基因材料已发放到全国32家棉花育种单位,预计未来8~10年将有60%左右的棉花品种具有该材料遗传背景,对摆脱我国高端原棉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建设及其应用”和“棉花组织培养性状纯化及外源基因功能验证平台构建”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以项目为纽带,协同攻关重大科学问题

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中棉所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和实施中,以项目为纽带,立足安阳,放眼全国,通过主持和组织全国重大棉花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全国优势资源和人才力量,协同解决棉花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建所以来,在科技部及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棉所共组织和主持全国各类重大研究项目300余项。在其组织和实施中,根据项目性质和类别,充分发挥全国资源和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其具体方式为:20世纪60年代主持全国棉花科学研究会议,70年代建立各种协作组,80年代、90年代组织攻关项目。例如,90年代,在总理基金棉花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棉所组织棉花、小麦两大学科育种学、栽培学、信息学等学科专家,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麦棉两熟可持续生产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麦棉两熟“弱光照、低热量和间隙式干旱”机制,科学解释促进早发栽培的理论基础,建立麦棉两熟“以棉为主”和粮棉并举的双高产技术。针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棉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基础研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完善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等经典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布局,开展各种组学(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共同研究。2004年,中棉所主持的973项目“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改良”,集中整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8家棉花基础研究优势单位,该项目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均为优秀,并进入973“十一五”重大成果展。该项目创制了优质纤维、大铃等第二代转基因棉花新材料,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转基因材料已发放到全国32家棉花育种单位,预计未来8到10年将有60%左右的棉花品种具有该材料遗传背景,对摆脱高端原棉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中棉所积极开展与其他科研院所、棉花主产区综合试验站等单位合作,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从种质资源、品种培育、生理生态、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试验站地域和平台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和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2008年,中棉所主持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4个,共联合上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家基因构建单位,中游山东、湖北、新疆等14个主产省棉花所,下游示范推广、种子经营等8家推广中心及企业。“十二五”中棉所主持的4个重大专项全部持续支持,并得到重点加强。此外,先后主持“863计划”项目1项,承担课题8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课题6项;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项,均能根据不同的项目实施需要,以项目实施为纽带,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是棉花新品种选育、审定、繁殖、推广的重要中间环节。受农业部和全国种子总站委托,中棉所在全国棉花各个自然区域设立相对固定的区试点130个,形成了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网,并逐步建立健全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试验技术体系。通过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系进行丰产性、抗病性鉴定以及纤维品质检测,确定其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为制订新的育种目标、探讨引种规律以及生态研究等提供科学数据。组织完成的“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成果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棉花中期库和野生棉种质圃是全国棉花遗传资源研究工作的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建库和建圃以来,收集保存了来源于国内外的棉花资源材料近9000份,涵盖棉种数量80%以上,占世界第二。近5年年均发放种质1958份次,直接用作亲本育成新品种占全国同期总数的38%。特别是野生棉资源圃,长期以来作为基本实验素材的源头,在我国棉花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公益性作用。中棉所主持的亚洲棉资源和野生棉的研究成就于1989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以“共建、共享、共用”为其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全国棉花界提供南繁科研服务。30多年来,通过南繁科研中心育成的棉花新品种(系)300余个,其中多个品种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该中心已初步建成海南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海南作物分子聚合育种实验平台、转基因作物分子检测实验平台、材料与信息交流平台及作物冬季繁殖基地、中间试验基地,承担全国棉花科研单位常年南繁工作的60%~80%。该基地于2006年受到全国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农业部)的表彰,2010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依托于中棉所和河南大学联合承建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批准建设,该实验室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棉花基础创新提供原动力;为棉花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为棉花高层科研人才培养和交流提供平台,整体提升我国棉花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验室成立3年来,共向全国从事棉花研究的中青年科学家发布开放课题63项,累计经费支持278.7万元。

所内一体化,打造内部协同机制

中棉所经过多年发展培育,已形成包括品种资源、生物技术、遗传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纤维品质检测中心等在内较为齐全的学科设置。各学科之间立足自身优势,开展协同合作,促进品种选育和推广。通过内部协议,品种资源和生物技术学科为遗传育种学科提供种质资源材料;检测中心为育种家培育的品种品系进行鉴定评估,针对其育种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植保专家以本所品种为材料研究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栽培专家也以本所品种为材料研究肥水需求规律和栽培方式、技术体系等,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扩大推广面积和宣传力度。此外,每年组织有关育种、栽培、植保方面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全国各试点进行现场考察评估,有利于育种家、成果转化处掌握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协助做好品种的转让与推广工作;同时还对各试点的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帮助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棉花枯黄萎病肆虐危害,生产损失巨大,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达60%甚至80%以上,甚至绝收。为攻克枯黄萎病给棉花产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中棉所组织全所力量,整合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植保等科研力量,联合良种繁育、示范推广部门,组建棉花抗病遗传育种攻关团队,围绕枯黄萎病治理,联合通力攻关。历经20余年,首次攻克抗病、高产、优质不易结合的难题,成功培育抗病品种中棉所12,有效解决枯萎病危害难题,使我国棉花丰产性、抗病性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6~1989年间,中棉所12先后通过河南、山东8省审定和国家审定,1986~1997年间累计推广种植1066.7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71亿元,成为迄今我国自育品种推广面积最大、应用时间最长、适应性最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的品种。1990年该品种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为满足当前国家棉花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态势,中棉所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农业创新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综合和战略高科技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凝练科技创新目标,调整学科领域方向,优化研究机构设置。目前,已经组建形成12个创新团队;棉花资源创新利用团队、功能基因组团队和品种分子设计团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创制核心种质、挖掘功能基因,实施棉花基因组育种分子设计;棉花早熟遗传改良团队、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团队和棉花抗逆遗传改良团队分别针对我国三大主产棉区培育相应生态适应性棉花新品种;棉花生理生态团队、轻简化植棉团队、棉花病害防控团队、棉花虫害防控团队和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团队研究棉花光温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机械化植棉模式以及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植棉技术标准化与示范团队集成品种、栽培和植保等技术,研究适合不同棉区的植棉规范,形成棉花标准化和轻简化种植技术,建立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在研究开发上、中、下游之间建立了以突破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的高效内部协同机制,即“产业链”式科研组织方式,将整个产业链划分为理论、技术、材料、基因、产品、方法等6个链环,环环相扣,环环促进,各个科研环节紧密配合,联合攻关,进而提高中棉所的整体创新能力。

战略布局试验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中棉所始终坚持将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思路、制定新办法、采取新措施,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并始终保持与棉花主产棉区的农业管理、推广部门紧密合作,积极为地方政府解决棉花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安阳科研总部为核心,辐射全国棉花产区;依托新疆科研中心服务新疆,面向中亚和南亚,以新疆四个生态试验站带动西北内陆棉区;以长江生态试验站带动长江流域棉区;中棉所从国家棉花生产长远发展出发,为缓解粮棉争地矛盾、解决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为棉区转移提前做好平台储备,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建设北方旱地生态试验站、在山东东营建设滨海盐碱地生态育种试验站。新建的生态试验站将为抗逆遗传改良和技术集成辐射提供保障。近20年来,中棉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30多家基础研究单位,30多家育种单位,11家棉花主产省农业主管部门,带动200家种子企业和10家农民合作组织,形成了棉花产业一体化合作机制,建立并形成了集棉花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集成于一体的示范和推广体系。通过不断加大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及示范基地的建设,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力度,为促进我国棉花科技和产业的全面发展,保障我国棉花安全和不断提升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

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产业重大需求

与地方联合办企业,组建中棉种业龙头企业

为提高中棉所品种成果转化率和品种市场占有率,中棉所与地方政府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以科贸公司为投资主体,实施区域化开发战略,先后在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大棉区建立了八个区域性合资公司,通过科研与生产的紧密联合,实施棉种产业化,为科技兴棉、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途径。如新疆塔里木中棉种子有限公司在新疆棉区开展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5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市场份额一度占据新疆棉区60%以上的市场,成为新疆棉区的第一主导品种;山东中棉棉业有限公司实施杂交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29产业化,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曾占据市场份额的8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交棉的普及与推广,对提高我国棉花产量,增加植棉效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棉种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棉所以科技贸易公司为投资主体,组建了行业旗舰型龙头企业-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在郑州国家高新区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到2014年,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增资扩股到7000万元,建立了规模化的种子繁育和杂交制种基地,拥有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检测、贮存和晒场设施。公司先后承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全国三大棉区的棉种产业“技术创新、中间试验、良种繁育、种子加工、质量监控和营销推广”六大体系。成功实施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47、48、63、65、66、71、72等一系列优势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我国棉花生产上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中棉种业产业化运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并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公司致力于在棉花核心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产研贸一体化、经营多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技术先导型企业集团。

组建棉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的农业科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上中下游单位缺乏合作、产业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国产抗虫棉在中国市场遭到惨败。中棉所针对国内“海量涌现”的外源基因亟须功能验证、棉花基因工程育种亟须材料创新等需求,从棉花遗传转化中“转化体系不稳定、转化周期长”等关键技术瓶颈入手,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组织培养体系改良和棉花遗传转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从而建立了“外源基因在棉花上快速功能验证的技术平台”。中棉所采取双赢互利的发展模式,通过合同关系,在尊重知识产权、成果利益共享的情况下,与“上游”基因构建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微生物所和复旦大学遗传所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基因使用权。在品种选育方面,利用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和该项目平台,聚合全国主要棉花育种单位,发挥设在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新疆棉区)生态实验站的作用,进行联合攻关,选育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新品种。通过组建转基因战略联盟,中棉所与5个院士团队、2个“千人”团队在内的30余家上游基础研究单位和30余家育种单位,形成了棉花“基因转化—种质创新—品种培育—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实现了国内棉花研发力量上中下游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避免了低效率的简单重复,同时也加快了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和产业化力度,全面提高了我国棉花综合开发的创新能力和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产抗虫棉逐步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通过功能发挥,将上游(基因克隆和育种价值评估)、中游(规模化转化和育种)和下游(中试和产业化)有机衔接起来,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呈稳步上升趋势,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8%,2004年达到60%,2007年达到90%,2010年达到97%以上。

实施科技战略转移,保障新疆棉花核心区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植棉经济效益降低,导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20世纪60年代,我国有五大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和华南棉区。20世纪末,华南棉区和北部早熟棉区先后退出主产棉区。近年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棉区发展迅速。

目前,新疆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连续20年实现棉花年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量居全国各产棉省第一,至2012年新疆棉花总产已超过全国的50%,巩固新疆棉花生产对保障我国棉花产业安全举足轻重。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满足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需要,中棉所实施科技战略转移,着力促进新疆棉花核心区建设。2013年11月,中棉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签订棉花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阿拉尔综合试验站”。2013年12月中棉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在石河子市签订合作协议,在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设立“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进兵团第一师和石河子棉花产业升级发展,辐射带动南疆地区乃至全疆棉花产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制创新,焕发协同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现代院所机制

在科研项目“分配制”的时代背景下,中棉所长期实行以研究室为单位的主任负责制,研究组内缺乏分工,科研人员的创造潜力受到遏制。20世纪90年代末,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深入剖析当时科研组织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中棉所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原有行政体制,率先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实行全成本核算,课题组长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确立科研主体地位,发扬科技人员主人翁精神,使中棉所承担的课题能较好地完成科研任务。同时,课题组内部根据分工设置组长、执行人和辅助工人三个层级,合理搭建学科梯队。此外,为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以课题组为单元设置所内单独账户,确保“科研经费神圣不可侵犯”;在绩效奖励方面,结合课题组长负责制,按照课题组承担项目经费的多少,不同课题间设置1~5档绩效工资,而在课题内部也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课题组长、执行人和辅助工人按照一定比例执行不同的工资标准。自1998年该制度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中棉所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中棉所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

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推动下,中棉所积极推进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打破了课题组体制壁垒,实现了由现有的以“人员固定”为特征的29个课题组转变为以“研究方向”为中心的12个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同时,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农业创新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在研究开发的上中下游之间、在12个创新团队之间,中棉所建立了高效的内部协同机制,即“产业链”式科研组织方式,使创新团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提高中棉所的整体创新能力。

拉大框架用人才,以人才促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当中棉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同棉铃虫搏斗的时候,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棉所人面前:人才流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原则,结合中棉所实际,以人为本,果断地提出了“稳定人才、留住人才,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以人才促发展”的新思路,实施了“三步走”人才战略。

第一步,盖房子、发票子、定位子,稳定人才留住人才,营造人才生活环境。首先,及时兑现有关政策,把以前拖欠的奖金等福利待遇全部补齐,年底拿出专项经费奖励有突出贡献者。其次,为了改善科研人员科研和生活条件,中棉所先后在安阳开发区建成科研楼、产业楼、交流中心等,改造了基础设施,增加、更新、升级大型仪器设备,扩展了现有设施的功能作用,全面提升了中棉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在农业部、科技部以及河南省、安阳市等的大力支持下,把职工宿舍由原来的白壁县搬到了安阳市区,扩大了住房面积,解决了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整洁优美、温馨舒适的人居、工作环境,为科技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对吸引稳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再者,破格提拔了10多个30多岁的处长和课题组长,从而留住了一大批青年骨干人才。

第二步,建平台,搭平台,拉大框架用人才,给英雄以用武之地,建造人才工作平台。

第三步,送出去、请进来,用国际化战略聚英才,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创造人才发展空间。首先,通过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聘请客座研究员或特聘教授讲学或合作研究等途径,培养高层次人才。先后聘请美国墨西哥州立大学、加州大学、阿肯色州大学等多名教授为中棉所特聘教授或客座研究员,主要在棉花功能基因组、生物信息、酶工程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其次,选派所内优秀人员、科技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国考察、业务深造或攻读学位。截止2013年,先后选派科技骨干114余人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进行考察访问,使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科研方法与技术,提升了基础研究水平,提高了中棉所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下,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中棉所针对不同序列,建立了个性化和共性化相结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量化打分,计算考核结果,评出考核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绩效奖励依据。同时,对科技创新工程岗位聘用人员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度(固定工资+产出绩效+岗位绩效),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此外,中棉所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重大品种、重点项目和科研成果进行奖励。这些做法打破了原有体制“论资排辈”的弊端,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性激励和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适时改革农场和后勤服务中心

长期以来,中棉所科研和行政后勤一直纠结于孰轻孰重的问题,行政后勤和科研未能有机结合。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使行政后勤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中棉所积极探索改革措施,使后勤服务逐步由事业型、福利型向企业型、经营型转变,服务费用逐步从预算拨款制向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对于市场能够充分有效配置的服务,逐步实现市场化,如保洁、保安服务等。为了使后勤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迈进,由目前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将后勤服务中心与安阳惠民公司(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实行一体化运作,面向全所、全社会提供服务,人员工资实行差额管理,所财务承担后勤服务中心在岗在编职工工资的85%,剩余15%由惠民公司发放,这样既调动了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使科研和行政后勤由原来的“两张皮”转变为现在的一切为了科研,形成了以研究所多出科研成果为共同目标的良好氛围。

建所初期,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中棉所试验农场实行集体所有制,农场正式员工达360人之多。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集体所有制不再适应历史的发展,“吃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农场工作的有序进行,农场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内部矛盾不断突显。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棉所通过深化改革,变集体所有制为个人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场工人的积极性,也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然而,随着科研工作的日益繁重和对试验农场硬件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实现试验农场的现代化,恢复农场的良繁功能,2013年初中棉所制定了试验农场整体承包管理办法,试验农场实行整体承包管理,全部收支由所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试验农场承包管理期间的收入及时全额上交所财务。农场机务组按原有规定收取费用,并计入试验农场收入。所财务承担试验农场全部在岗在编职工工资的85%,剩余15%由试验农场自行发放,并计入试验成本。同时,依据育种服务质量对试验农场人员进行绩效奖励,这样既保障了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也提高了农场职工的工资待遇。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

中棉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使用高效,建立了与科研、管理活动规律相适应的经费预算制。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强化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常年聘请专业审计事务所审计师,对中棉所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进行内部审计和把关,以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措施有力,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健全项目管理问责制,强化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项目负责人对支出的真实性负责,财务人员按预算进行审核。为便于科研项目实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将科研项目支出分为一般性、特殊性业务费,并对科研项目预算内一般性业务费支付手续进行简化,并对大额支出引入纪检监察直接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采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为科研经费的安全、高效使用提供了保障。

协同创新,探索未来协同创新方向

开发利用盐碱旱地,促进棉区战略转移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消费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现有耕地总面积内,粮食红线不能突破,棉花生产不能依靠挤占粮食面积来扩大种植规模。棉花作为改良利用盐碱旱地的先锋作物,根据“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发展思路,我国棉花种植区已向新疆棉区和滨海盐碱地转移,并有计划地调减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植棉面积,用于增加粮食耕地规模,发展粮食生产,这对于缓解我国粮棉争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旱地盐碱地作物产量水平低,生产潜力不足,收成差,效益低。而作为旱地盐碱地的先锋作物,棉花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土壤含盐量0.1%时,粮油等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在土壤含盐量0.2%时,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在土壤含盐量达到0.3%到0.4%时,而棉花可正常出苗、生长发育。例如,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山东东营、滨州和河北沧州等)约有40万hm2,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如果用于棉花生产,经过5~10年改良,可逐步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在华北西北旱地,约有6600万hm2,可用于发展棉花生产,节约农田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缓解水分利用紧张。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年降雨量80~220 mm,年蒸发量2900~3300 mm。在阿拉善左旗种植玉米,整个生育期需要灌溉6次,2010-2011年改种棉花,由于棉花抗旱节水,整个生育期只需要灌溉4次,可节水30%以上,如种植抗旱棉花品种,在保持总产量增加或持平的条件下,整个生育期由灌溉4次可减少到3次或2次,节水达50%以上。因此,棉花种植区可以进行“西移、东进、北上”。“西移”即开拓西部地区次生盐碱地、旱地,稳定西部的植棉面积,包括稳定长绒棉生产基地;“东进”即推动山东、河北、江苏沿海盐碱地植棉生产;“北上”即拓展内蒙古、辽宁等高纬度地区植物,该地区也是内陆盐碱及旱地的聚集地。培育抗旱、耐盐碱棉花新品种,开发和利用盐碱旱地,不仅可节约我国农田用水,还能改良和利用旱地盐碱地,扩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机农艺整合,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发达国家棉花生产极为重视良种选育、种植模式、栽培管理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集成技术体系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如美国使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棉田病虫害、施肥、棉花成熟程度进行管理,用飞机对棉田喷洒农药等。棉花收获全部实行机械化采摘,其中约有70%的棉花使用摘棉桃式机械采摘,另外30%为水平摘锭式机械采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棉花生产一直沿袭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模式。世界棉花主产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后的用工量为57个/公顷,而我国棉花生产用工量为300个/公顷,是其用工量的4~5倍。据统计,我国棉花生产人工费用占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是粮食的3~4倍。其中,新疆棉区人工采收费700~1000元/亩,占劳动力成本的80%。人工生产效率低、作业期长、用工量大、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棉花产出率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年龄结构和整体素质已无法满足传统棉花生产方式的要求,棉花生产成本逐年增加,收获季节甚至出现“花钱请不到人”的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在机械精量覆膜播种、田间管理、机械采收和智能化装备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改革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推行棉花精量耕种、精准管理、机械采摘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加快推进我国棉花的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设发展步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整体水平较低。但我国在棉花新型农机装备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疆棉区已大面积实现了棉花膜下滴灌精量播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新型自走指杆式采棉机,并于2013年10月在河南安阳召开机采棉现场观摩会。

猜你喜欢
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的变身
棉花糖
棉花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