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2014-04-30 08:44赵江林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业化亚洲

赵江林

【摘要】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越南也走上了小国开放的工业化道路,试图在短时期内完成人均收入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是自“二战”以来亚洲地区国家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迄今为止,在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洗礼之后,越南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将有助于其迈入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目前,越南不仅已经融入东亚生产网络中,并且正在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未来5~10年,越南仍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关键词】越南经济 工业化 亚洲 越南模式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识码】A

自“二战”以来,工业化进程在多个亚洲国家持续不断地被推进是亚洲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越南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越南也走上了小国开放的工业化道路,并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中低等收入国家。2001~2010年,越南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7.3%,高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2008年,越南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预计2014年将超过2000美元。越南因在上述方面取得的经济成就而被世人列为“新兴11国”或“VISTA”①5国之一。尽管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在工业化进程中犯下了一些“错误”,但越南今天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仍将有助于其顺利迈入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

“标准”的小国开放工业化模型

自英国开启世界工业化进程以来,工业化不同“范式”之间的主要区分点有三个:

其一是“大国”和“小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差异。这一点主要是市场“规模”在起作用,即大国往往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或具有不断扩张国内市场的能力,足以支撑工业部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即使在封闭条件下也可以在一国内部实现工业化。小国则不然,由于经济规模不足以支撑工业化所需要的市场条件,小国难以在封闭条件下启动工业化进程,因此,世界上能够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往往是大国,小国则需要借助大国力量(也就是大国的市场),才能完成工业化进程。

其二是“开放”与“封闭”在对各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或效果上存在的差异。这一点更类似于市场“效率”在起作用。②外部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助于一国加快工业化步伐,因而开放战略往往成为一国提速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如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获得较快提升。对于小国更是如此,限于一国的市场规模,走开放道路甚至成为小国推进工业化的“唯一”道路。亚洲国家的经验也证明,较早实行开放的经济体提前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因而工业化进程比不开放的国家进展得更快些。如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比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先期实现了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后东亚其他经济体也开始转而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且一直沿用至今,包括越南在内。③

其三是经济“独立”问题。由于小国的经济发展是依附于大国或者说国际分工体系之下,在获得经济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接受国际分工体系内在的运行风险,这些风险甚至直接影响小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特别是当地区性或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小国很大程度上难免遭其害,其经济的恢复也有赖于大国的拉动。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东亚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下滑,直至1999年之后才由于美国信息产业部门的发展而有所恢复。尽管如此,小国需要把握工业化进程中开放度问题,不适当的开放有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上述区别,小国与大国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上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毕竟小国也需要实现工业化目标,即实现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替代,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因此,小国在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进程中所展现的阶段性特征与大国基本雷同,这为我们判定小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提供了依据。从目前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④基本的结论是工业化进程也是主导产业部门的变迁过程,即从农业部门过渡到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再从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过渡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或者直接进入服务部门。大国一般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阶段,小国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小国缺乏技术研发的实力,在经历劳动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之后,有可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的国家(如韩国)继续向技术知识密集型部门推进,有的国家(如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则直接进入服务社会,有的国家(如部分拉美国家和东亚国家)继续依赖资源出口。

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往往存在一些可以用数据来表达的“理论值”或“标准值”,⑤用以标识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一是依靠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发展的经济体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验表明,当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或者在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000美元⑥时,经济增长多表现为5%以下的中低速水平;当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也即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5000美元时,经济增长率表现为10%甚至更高的速度,如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即人均收入水平在5000~12000美元时,经济增长表现为7%左右的中高速,如目前的中国;当进入服务部门发展时期,即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2000美元时,经济增长则又回到5%、甚至3%以下的中低速,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见表1)。二是结构变动方向。在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时,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呈上升趋势,达到40%甚至50%的峰值之后,才会有所下降,当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之后,即进入服务社会阶段后,工业部门占GDP的比重会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如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比重在15%以下。三是开放水平变化。实行对外开放战略有两种含义:一是积极融入世界市场,但国内市场不一定开放,如东亚国家虽然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但是国内市场的开放进程却慢于其对世界市场的融入进程;二是国内市场开放,在实行开放的条件下,通常大国的开放水平低于小国,如美欧等发达国家贸易占GDP的比重为20%,且贸易盈余基本为零,小国往往具有相当高的开放水平,很多国家贸易规模超过GDP。endprint

对“越南模式”的解读

“越南模式”的出现,与近年来越南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分不开的。1986年之后,越南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这刺激了人们对“越南模式”的讨论。关于对“越南模式”的讨论主要是从与中国的比较角度出发的。蒋玉山对“越南模式”的多个版本进行了总结,⑦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目前“越南模式”是对中国模式的效法,这包括对中国发展道路、改革理论、渐进式体制转型方式等方面的模仿;另一种认为越南模式主要是基于本国国情,并借鉴中国经验而进行的改革,有自身的特色。

从1986年起越南所走过的经济增长道路可以看出,越南在很大程度上与亚洲多数国家所走的工业化道路并无不同,就此而言,本文认为所谓的“越南模式”并无特殊之处。“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同样仿效了东亚国家长期推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越南模式不过是再次印证了东亚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成功。如果有特殊之处的话,那么主要是越南作为小型转型国家出现在东亚地区中,这一点与中国(转型大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市场经济)均有所不同。也正因此,越南为尽快实现转型,比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在市场开放方面迈出的步伐更大、更快,甚至是一种“过度”开放行为。

为评价越南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经济发展成就,本文以东亚经济体转向出口导向型战略为起点进行说明。由于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基础不同,以及在推行政策上存在某些差异,这里仅能作一个大致的评价。由表1可知,与东亚经济体相比,越南人均GDP在达到1000美元之前的年均增长速度大致处于中间水平,花费时间较长。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前,东亚多数经济体经历了货币贬值,越南的货币贬值尤为严重,贬值速度达到2位数以上,这使得越南花费了更长的时间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的目标。

在从人均GDP1000美元过渡到2000美元时,越南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表现没有较大的差异。仅就增长率来看,越南仍表现为中等水平,同时货币严重贬值的情况也已消失,与其他东亚经济体贬值情况基本类似。另外,越南花费6年时间实现人均GDP2000美元的目标,属于用时较短的国家。虽然越南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一般,但是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仍值得肯定,主要原因在于越南人均收入水平的攀升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完成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韩国在人均GDP1000~2000美元期间经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马来西亚经历了1985年的经济衰退,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些危机拉长了东亚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进程,就此而言,越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均GDP2000美元的目标仍属不易。

就产业结构变化而言,越南在大体上也遵循了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的规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与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东亚经济体比较的话,越南似乎存在某种“逆工业化”现象,出现了与这一工业化阶段不相匹配的特征(见图1和表2)。一是2005年之后三大产业结构比值变化不大,甚至表现出稳定性的特征,特别是农业占GDP比重居高不下,这是工业化不应该有的现象。二是制造业下降。越南在未完成工业化任务之前应该有一个比重逐渐上升的制造业,而不是反过来。现实是越南制造业在2005年之前在工业内部保持较高的比重,之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则开始下降。制造业比重下降意味着越南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⑧有可能延缓越南迈向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三是服务业较早地重新超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按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轨迹,服务业往往出现在农业比重大幅度下降之后,这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是服务业。越南在农业就业人数仍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5%,且工业部门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服务业占GDP比重开始超过工业部门。简言之,如果越南上述产业结构变化得不到有效“校正”,就有可能影响未来的工业化进程。

就对外开放水平而言,自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之后,越南对外开放水平呈逐年走高之势(见图2)。2012年越南产品出口占GDP比重为82.5%,在东盟国家中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后居第三位。越南从1986年12月开始推行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以来,特别是20年后即2006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开始大规模流入越南。⑨近些年,越南开始加强与地区贸易伙伴在制度层面的关系建设,通过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稳定与区内贸易伙伴的关系。⑩

尽管越南市场开放进程起步较晚,但是其开放水平却不低。与处于同一阶段的东亚其他经济体对外开放水平相比较,可以发现,越南似乎存在“过度”或“超水平”开放现象。一般而言,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水平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越南却并非如此,它的开放起点低,但后来的开放水平提升速度却是最快的,超过所有作比较的对象(如图3)。目前,越南“过度”开放已经给经济发展带来某些问题。一些研究表明,非限制性地利用外资是导致越南股市、房市“崩盘”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越南快速推进市场化或者“过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其作为转型国家的特征有密切联系。东亚经济体多是市场经济国家,因而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适度”的开放政策,以获得外部市场为主,而不主动开放本国市场。越南是转型国家,力图借助对外开放,加快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因而其开放不仅是获取外部市场,赢得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更主要的是开放本国市场,加快本国经济市场化进程,这种双重目标使得越南在对外开放程度上迈出的步伐更大、更快,甚至不顾及本国应有的经济基础和水平。

以上表明,越南的经济发展变化与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无较大程度的不同,其所体现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亚洲经济体有相似之处,在出口导向型战略作用下,经济增长率、汇率、开放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呈现出小国开放型工业化特征。不过,越南也有其独特因素,如转型国家特征使其产生了快速推进市场化的意向,力图迅速成为市场化的国家。endprint

未来5~10年的越南经济增长前景

未来5~10年,越南经济增长前景应至少不低于目前的增长水平,甚至会更高。根据越南2011年制定的《2011年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11~2015年越南计划GDP年均增长7.5%~8%,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力争2020年GDP达到2010年的2.2倍,人均GDP达到3000~3200美元;工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5%;加工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40%左右;城市化比例在45%以上,全国一半以上的乡镇达到新农村的标准;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保证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一些权威机构也给出了关于越南增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越南经济发展前景大致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为6%左右(见图4);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1~2020年间越南增长率为6.5%左右。

本文依据越南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和越南政府的主动作为,认为未来5~10年,越南仍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越南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越南目前仍处于制造业大力发展的时期,正处在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类型向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渡时期。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水平应“符合”该阶段经济增长的“理论值”或“标准值”,而不是目前IMF预测的越南大体保持6%的增长水平。当前,越南偏“低”的增长率不合常理。如果越南能够重新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将有可能扭转其“逆工业化”现象,进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另外,越南距离完成城市化任务还差得很远。目前,越南人口接近9000万,2011年城市人口占31.7%。要达到45%的城市化水平,越南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促使越南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保持中高增长速度。

第二,越南已步东亚国家的后尘,融入东亚生产网络中,这将有助于其迎来一个较高速的经济增长阶段。由于越南劳动力成本偏低,东亚发达国家正在将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转移,日本甚至考虑将一部分软件服务业从中国转向越南。从目前越南的贸易数据可以看出,越南大体上已经加入到东亚生产体系分工中。随着东亚外资继续流入越南,未来一定时期内,越南将进入加工贸易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一方面产业转移将继续带动出口扩张,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产业分工体系的完善和升级,外资企业将增大在国内零部件的采购规模,进一步密切与东亚的产业分工关系。当然,外资企业加大本土采购,也有助于减少进口需求,改变越南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由于在加工贸易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越南于2012年首次实现了20年以来的贸易顺差。

第三,越南正在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越南提出的转型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主要的调整政策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进行积极的国有企业改革。越南国有企业资本占全部资本投入的40%,其产值却只占GDP的25%。据越南国会财政预算委员会报告,约有70%的越南国企亏损。目前,越南正在进行国有企业重组,以加大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其二,进行外资政策调整。国内储蓄不足而引致的资本短缺是越南面临的主要问题(见图5),因此,吸引外资仍是其主要政策目标。越南今后的外资政策调整主要是吸取前一时期“过度”开放的做法,在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尽可能使外资流入的产业投向符合越南的经济发展。

其三,进行通货膨胀治理或信贷政策调整。2008年之后,两位数的高通货膨胀率严重损害了越南经济增长的质量。越南高通胀的产生既有国际输入因素,也有国内信贷增长过快因素,是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6年之后,越南开始推行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发行(M2)快速增长(见图5),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越南成为高通货膨胀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房地产泡沫引致的大量坏账开始涌现。为此,目前越南也在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整,控制信贷增长、抑制通货膨胀、解决坏账问题,以保障经济增长有序、平稳、高速运行。

其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越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越南经济增长的瓶颈。不仅国外包括越南政府本身都在积极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例如,2013年越南拟投资64.1亿美元,用于5个大型交通项目。

其五,减贫计划。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越南贫困状况评估”报告,按照越南新贫困标准,20年来越南贫困户比例已从58%下降至20%。目前,越南仍有250余万户贫困家庭(占11.76%)。越南已出台“2012—2015年国家减贫计划”,专门拨付约13.5亿美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减贫。

注释

VISTA是指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根据钱纳里等人(1989)关于工业化的研究成果,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经济结构转变速度较快,国内外产业关联度高,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参见[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Jesus Felipe and Joseph Lim, "Export or Domestic-Led Growth in Asi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ERD Working Paper No. 69, May, 2005.

周学:《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5期;苏永强、沙景华:《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当代经济》,2009年9月(上)。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9年的统计资料构造了世界发展的标准结构,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具有不同的标准数值。

由于美元也在贬值,这里所指的1000美元以及5000美元、12000美元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标准。世界银行每年都在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划分标准进行调整。endprint

蒋玉山:《危中求变:析后金融危机时期越南经济的转型》,《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10期。

Hersh 和Weller认为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来源,也是经济深化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来源,制造业的相对衰弱会损害经济增长潜力。Adam Hersh & Christian Weller,"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 Challenge, M.E. Sharpe, Inc., vol. 46(2), pages 59-79, March 2003.

目前越南全国共有289个工业区,15个沿海经济区和28个口岸经济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工业区累计吸引外商投资项目4665个,投资额为700亿美元。

截至2013年1月,越南已与地区和国家签订8个自贸区协定:东盟、东盟+1、越南—智利自贸区协定、越南—日本经济伙伴协定等。目前正在商谈的自贸区有4个:越南—欧盟自贸区协定、越南—韩国、越南—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海关联盟自贸区协定、泛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

自2006年入世后,越南开始向外资放开资本项目,允许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在外资的推动下,越南股市总市值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从原来的10亿美元迅速膨胀至200亿美元;越南指数从120点大涨至1200多点,越南股市的市盈率高达73倍,是世界增长最高的股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资大规模撤离导致越南股市股指从1200点跌到2008年6月4日的395.66点,房价也随之大幅下跌。参见丁志卿、吴彦艳:《越南经济恶化的原因及警示》,《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18期;崔婕、陈承明:《越南经济衰退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比较与借鉴》,《北方经济》,2009年第1期;贺宁华:《越南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其启示》,《商业时代》,2009 年1期。

加入TPP也是越南较激进的对外开放政策例证之一。TPP被亚太地区誉为最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而越南作为刚刚步入中低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国家,全面加入TPP谈判,在国内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

参见《越共电子报》,2013年9月5日。

另外,据普华永道咨询业务公司(PwC)预测,到2025年越南经济将位居世界第28,并且是新经济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参见《越南物资报》,2013年10月24日。

纺织品和电子产品是东亚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2013年10月22日越南人民报网报道称:2013年1~9月,越南手机及零件出口在越南出口商品中超过纺织品,跃居首位。

根据2013年5月15日《越南投资报》报道,在日本大量援建越南上游工业产业的努力下,越南从2011年开始逐渐形成对日贸易顺差。

参见驻越使馆经商处网站,2012年9月21日。

实际上,2013年越南仍以加大外资流入作为主要政策目标。根据2013年1月5日越南之声(VOV)的报道,越南计划投资部提出2013年吸引130~140亿美元外资的目标,并制定出相应措施。

许正:《越南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与启示》,《当代经济》,2012年11月(上);陈荣誉:《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经济:出现不同特点》,农立夫、覃丽芳译,《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期。

根据越南央行报告,经济领域坏账总额达400万亿越盾(约合192亿美元),其中房地产抵押贷款坏账占70%。参见驻越使馆经商处网站,2012年12月20日。

2012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下调了越南主权信用评级,理由是该国坏账不断上升且国有企业经营的恶化限制了政策制定者提振经济增长的操作空间。

高歌:《越南经济发展分析》,《对外贸易》,2013年第7期。

越南《经济时报》,2013年1月29日。

责 编/赵斯昕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业化亚洲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全新的亚洲市场——东盟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