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4-04-30 09:56王丽娜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农村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呈现出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提高了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程度。着注重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农村建设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鉴于底子薄弱,想要彻底改变落后的生活条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这一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15-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重要的条件之一。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十八大更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一直存在着较大差距,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农村地区都更为完善与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会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

1 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跟过去相比都取得了重大进展。2008年以来,吉林省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指导下,大力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全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农村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2008年以来,吉林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1万公里,通乡路面硬化率达100%;562.2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达5598公里;有76.4万农民从泥草房搬进了砖瓦房;改变了5554个村不通广播电视的落后现状。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走访的村子当中大多数已建有文化活动大院、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村广播站、村民健身广场等文化体育基础惠民设施。可以说,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 农村基础设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尽管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国家提出的目标相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城市很大一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道路设施还不完善

一些地区的农村在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城市相比落后严重。主要表现为:镇对外公路路面质量差,道路修好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养护,致使道路在使用几年后,路面变得坑洼不平,不得不重新建设,但建好之后依然会出现以前的现象,呈现出不良的循环趋势;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两村的公路连接处出现“断头路”的现象;(3)村庄内部道路路面硬化率较低。目前很多村庄内部道路依然以土路为主,一到雨水天,道路泥泞,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2.2 网络普及率较低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得到了广大的普及,但在农村,网络普及虽较前几年有了改善,但普及率依然很低。除了农村居民自身认识不高之外,昂贵的服务费用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由于农村网络用户数量有限,很多网络服务公司都没有将业务拓展至农村,导致农村网络宽带业务被个别公司垄断,服务质量一般,且费用较高。

2.3 农村现代生活设施建设落后

城市中,居民供暖、供气、供水等都是由市政管网统一提供。而在农村,由于农村家庭都是独门独院、“分散”居住。目前水、电的供应大多都能实现集中供应,但生活燃料这一方面仍是由居民自行解决。农村家庭使用的燃料以庄稼秸秆为主,在村里各家都有一个“柴火垛”储备燃料,而天然气在农村家庭使用率较低,主要是罐装形式。另外,农村冬天的取暖也都是居民自己解决,传统的火炕、火墙、暖气等是农村居民冬天室内取暖的主要手段,秸秆、煤炭则做为主要燃料。

2.4 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落后

村容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现在农村村容建设仍处于较差水平,农村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不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都没有得到重视。目前大部分村庄还停留在“零处理设施”阶段,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被随便丢弃,在村里到处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卫生环境极差。另外在调研了多个村镇后发现,除了集镇建有公共厕所外,下面各级村屯均没有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村民自家的厕所大多都是露天的旱厕,建在自家院落前后。可以说,农村的村容村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3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经济结构,农业补偿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农村各项事业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政府在城、乡进出设施投入上形成了两套机制。一段时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而政府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始终不大,导致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严重,尽管政府已经开始把政策偏向农村,但在严重的历史问题面前,收效甚微,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3.2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缺乏统一协调工作,往往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基础设施建设与后期养护、管理没有得到统一规划协调,致使设施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3.3 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我国农村的建设规划工作起步晚。由于地方政府对规划工作认识不到位,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尚未形成普遍性认识,有的地方尽管有进行规划,但由于水平有限,规划设计成果水平不高或在建设中不按规划实施随意更改。

3.4 农民自身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对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普遍较差。公共意识的缺乏与生活陋习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4.1 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认识

发挥规划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把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建设做为一个整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城乡规划工作的认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对本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分阶段、有计划的推进,保证规划引领、扎实建设,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4.2 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之外,可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多渠道的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资金进行统一协调分配,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定期公布资金的来源及去向,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所有资金都被用到实处。

4.3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建成的基础设施由于没有落实管理维护责任,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得不到重视,导致设施老化和失修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因此,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对设施的后期管理维护也是今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明确奖惩制度。加强建设后的管理维护,实行良性循环。

4.4 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公共意识,从而使公众认识到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的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是每一个村民、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的责任。把基础设施保护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纳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定期鼓励和表彰环保集体和志愿者。

参考文献

[1] 赵雨.加强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研究,2012.(9).

[2] 田雪.吉林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3] 唐建新,黄霞,郑春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现状、形成原因与重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0).

作者简介:王丽娜,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HU Wantai·TALK about Chongqing City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论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