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祎
从3月22日至4月1日,从北京到荷德法比四国及欧盟,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欧洲出访,书写了中欧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共同见证下,荷兰时间3月23日,中国与荷兰两国针对农业领域签署了多项重要合作。其中,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伊利集团与荷兰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达成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协议。在签约仪式上,习近平主席建议加大中荷乳业合作力度,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在致辞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企业也是伊利,他表示,中国的伊利集团不久前刚刚在荷兰设立欧洲研发中心,为今后双方的乳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中国乳业截至目前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已经在荷兰瓦赫宁根成立。外媒认为,这次伊利海外战略的升级,为中国的乳业全球研发打通了新的通道,未来中国乳业对全球乳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这是全球食品研发领域的重要信号。”
研发在欧洲的“食品硅谷”
2014年春节前夕,中国乳业迎来了一次“马上有信心”的事件。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蒙考察的行程中,专程赴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视察。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不断出台法律法规规范乳品市场发展,为乳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更好的引导,为国产乳业的信心恢复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伊利集团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与欧洲“食品硅谷”15000多名研发人员一起,共同打造了一个背靠荷兰、面向欧洲的研发实体。这不仅是中国乳业与海外研发机构达成的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之一,更是伊利继去年新西兰、美国、意大利三度投资后,再次向海外出手。
而据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伊利欧洲研发中心不仅将与顶尖的研究机构展开合作,还将继续承揽世界级的研究课题,并将力邀全球专家加盟研究团队。
“在去年三次大规模的资源布局后,这次与瓦大的合作,说明伊利‘全球织网的战略已经逐渐将重心转向了全球研发。”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对此评价:此举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和人才,提升中国乳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乳企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
“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共建对中国乳业的发展,乃至世界乳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承担这个合作项目,伊利感到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我们有着乳品安全研发的扎实基础,有欧洲一流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还有欧洲研发中心这个实体平台,目前达成这一体系的关键技术已经成熟。”
乳业的微笑曲线
产业经济学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说的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微笑曲线从左至右分别是产业链上的研发环节、制造加工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而从价值链来看,左右两个环节附加值更高,曲线两端朝上,形如微笑的嘴型。根据目前全球的产业分工,越是发达国家,两端的两个环节就越强。我国企业要走出去实现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就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
对于中国乳业而言,就是要在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上加大提升力度。作为行业的领头羊,伊利先是通过奥运和世博完成了品牌的升级,如今又开始瞄准研发环节进行全球升级,“研发端”和“品牌端”对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过,伊利的全球战略有三步:第一步是积聚全球的品牌能量;第二步是建设全球化的产业链体系;第三步,就是进行全球的渠道建设。张剑秋说的这三步,用“微笑曲线”的理论来看,不啻就是从国际产业链中间的基础环节向全球产业链两端的“制高点”升级的过程。
这些年伊利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据介绍,早在2007年,伊利就开始了全球化的试水。那一年,伊利向埃及出口28.8吨黄油,这是中国乳企第一次向传统畜牧国家出口这样大宗的乳制品。而通过这次试水,伊利感到的是树立国际化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
之后,伊利经过一系列的国际品牌塑造,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目的是做价值链的高端。通过牵手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盛事,伊利迅速积累了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认识了这个来自中国内蒙古的乳品企业。
2013年是伊利海外合作的全面爆发年。在短短的半年中,伊利先后在新西兰投资奶粉项目、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与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在美洲、大洋洲、欧洲都布下了重兵。而在打下这三个“桩子”之后,伊利所做的,自然就是开办欧洲研发中心,向全球研发端延伸。
专家推测:当伊利夯实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之后,他将开始尝试打通全球渠道。像电影《变形金刚3》里那样让美国众多消费者真的来一次“Let me finish my Shuhua Milk”(注:“让我喝完舒化奶。”),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洋中互用,反向创新
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很大程度上,中国市场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跨国企业在本土的活力。而随着中国本土经济改革的逐步加深,中国力量正在让全球创新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市场上逐渐涌现出了一批企业。它们的创新基于本土需求,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面对这些企业,一些将原来的创新成果“修修补补用在中国”的西方跨国公司,正逐渐变得力不从心。
“反向创新”原本是西方视角的创新思维。最新的一个潮流是: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来自中国的企业,同样开始通过“反向创新”提高自己在本土的竞争力,进而开拓国外市场——这些企业通过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的形式,收集当地的技术和智慧,然后反哺于本土的市场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成熟的经济体,西方在研发、体系化等方面的经验帮助企业们迅速站上了“巨人的肩膀”,而中国本土的需求则保证了,它们能够始终向着最具增长力的方向发展。
在中荷经贸合作论坛的主题发言中,潘刚指出在“反向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都同样开始打破自己惯常的思维方式,引入来自另一经济体的技术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技术真正实现了双向流动,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真正意义上产自全球,也走向全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