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祧,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出版有历史读物《中原先贤百传》,杂文集《好高赋》、《宗山虹岚》。
洛阳难忘,武则天难忘,牡丹花难忘,卢舍那大佛更难忘。
她们都很美,也都很神秘。
洛阳是中华第一古都,它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在古代,洛阳曾被称为“中国”,而且一度代表着中国。除了近代以北京话作为普通话外,上溯三千多年,洛阳话都一直是中国的官话。特别是洛阳地处国家之中,父亲山呵护着她,母亲河滋润着她,自然出落成了大家闺秀。所以,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洛阳是最美的地方。
中国人喜爱洛阳,虽然是普遍现象,但能说出个道道的当数周武王。武王在灭商以后来到了洛阳。他登上嵩山,虔诚地对天祷告说,确定都城,必须靠近嵩山(即“天室”)。从伊洛河的交汇处到黄河洛河的交汇处,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是夏朝的都城所在。我遍观南北,选中了河洛之地,决定从这“天下之中”治理人民。
无独有偶,女皇武则天更喜欢洛阳。她在未当女皇之前,就下令改洛阳为“神都”。在他执政的年代里,洛阳的地位达到了极致。
武则天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洛阳呢?因为武则天不仅自己是个大美人,而且还特别爱美。在目空一切的武则天眼里,唯有洛阳的美丽才能配得上她的天姿国色;同样,也唯有她的天姿国色才能配得上洛阳的美丽。在武则天之前,已经有了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的四大美人中的前三位:西施、王昭君、貂蝉。然而,那仅仅是唯貌而论。如果按现代的观点,美人的标准应当是才貌双全。不论才还罢,一论起才来,武则天可以说是技压群芳。她一出现,便比得美人们“无颜色”了!其实,武则天的美貌绝不逊色于四大美人中的任何一位。客观公正地说,武则天才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大美人,四大美人难以望其项背。武则天入宫后,唐太宗李世民封她为“媚娘”。“媚”和“美”有着怎样的细微区别?朱光潜先生曾对女作家宗璞说:“用‘媚字译charming最合适。媚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不只有外貌的形状,还有内心的精神。”我想,这就是武则天最美的原因吧。是不是可以说,其人之美已由表入里、由外貌到精神,臻“媚”、致“媚”了?著名作家金庸说:唐朝最好的皇帝是武则天。我非常赞成他的高见。唐朝的皇帝约有22位,试问,除了武则天为后世留下了牡丹花和卢舍那大佛这一旷世未有的艺术品外,其他的皇帝,包括“稍逊风骚”的李世民,都留下了什么?除此而外,武则天还是所有唐朝皇帝中诗作得最好的。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有女皇,还有花王。确实,洛阳的牡丹就像武则天,很有王者之风,硕大无比又神气十足。仲春一过,牡丹花就开满了洛阳的大街小巷,姚黄、魏紫挽着春风的衣袂争奇斗艳,成为众香国里最壮丽的景观。可叹的是,造物主竟是那么偏心洛阳!又是繁华无双的京城,又是美丽绝代的女皇,又是雍容华贵的花王牡丹,堪称锦上添花再添花,美上加美又加美!而与之相比衬的是那些载不动许多愁的“小地方”,窄街穷巷,地脊“色”贫!有时我真是嫉妒那些生活在武周时代的洛阳人,煌煌的京都,美艳的女皇,妖娆的牡丹仙子,相映生辉,目不暇接,偏载动许多美!难道他们就不会出现“审美疲劳”?难道他们都不怕累坏眼睛?唏,这是谁呀?你是不是得了红眼病了?突然,我的耳畔似乎袅袅传来一个和蔼的声音:洛阳是何等胸怀!武则天是何等胸怀!来我这里看看吧,我会给你展现一个新的洛阳之美、武则天之美……啊,那是卢舍那大佛的声音,一句话,顿令我垂涎欲滴。
我到了龙门山下、伊水岸边。在河的西岸,卢舍那大佛正慈颜善目地端坐在那里,望着我微笑。
洛阳是博大深邃的,武则天是远去了藏在历史深处的,牡丹花是有季节时序的,只有卢舍那是具体、现实,仍然鲜活着可以随时和现代人面对面交流的。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大佛雕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所谓“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的意思,正如武则天给自己起的名字——曌。这尊佛像,面容俊逸丰腴,嘴角微翘,端庄典雅。她的双目似拢非拢,微微向下俯视,宁静中略带微笑,美丽中透着聪慧,充满磁力,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凿而成。她的身躯高大而和谐,衣袂上的线条流畅而洒脱,整个形象充满了睿智和神秘莫测,令人陶醉,令人震撼。有人评论说,在造这尊佛像时,石匠(雕塑艺术家)们把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揉在了一起,准确传神。
卢舍那的美实在让我难以用文字形容,再有修辞力的词汇在她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可是,她的美又是实实在在的,谁都能感受得到。所以我想,她的美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言了,倒可能会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甚至伤害她的美。
我无言,但我的心充满了敬畏。
我站在卢舍那跟前,只有浮想联翩的份儿。一千多年前,聪明的武则天通过雕凿卢舍那把自己变成了永恒。她脚下伊河的潮水冲刷走了一个个王朝,但武则天站在这里,并且还将永远站下去,直到海枯石烂。
武则天欣慰地笑着,笑出了女人的自信,笑出了艺术的辉煌,笑出了君临天下,笑出了世事“不过如此”……看来,当年她曾资助两万贯脂粉钱修凿卢舍那大佛的决策是英明的。是否可以说,她的目光比起那些能够看到地平线尽头的男人来说更加深邃高远?而她,透过地平线,看到了宇宙,甚至宇宙之外……
我再转眼看看身边的人流,不管是黄皮肤的,白皮肤的,还是黑皮肤的,他们都似乎被卢舍那的非凡气度、美丽给震慑了,对于他们来说,卢舍那不再是一具巨大的、没有生命的雕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圣洁的绝色美女,她由表及里,从相貌到心灵都充满了热情和智慧。他们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即是为了完成一次心灵的朝圣和巨大震撼。
凡见过或知道卢舍那大佛的许多人都把它誉之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其实,卢舍那大佛的价值远在蒙娜丽莎之上,或者它们原本就不是能放在一起比拟的两类艺术品。我猜度,人们之所以把它们相比较,不过是从两者美丽而神秘的笑容上看到了些许相似的地方。近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尼克·瑟比博士运用“情绪识别软件”对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破解。结果表明,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带有83%的喜悦,9%的厌烦,6%的恐惧和2%的愤怒。可是,对卢舍那能做到吗?卢舍那张扬的是武则天的大无畏的灵魂,挥洒的是武则天“如日中天”的人生豪情,能够破解出一丝一毫的厌烦、恐惧和愤怒吗?完全不可能。卢舍那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双慧眼,平和而犀利,能够直逼人的神经末梢、神经中枢和骨髓,把人肮脏的内心世界,放在龙门山上晒晒太阳,放在伊河水中浣洗一番……但蒙娜丽莎,她的笑容就显得苍白多了!
卢舍那,不仅是中国艺术的巅峰,华夏的奇迹和骄傲,还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绝美的化身!
大美洛阳!
责任编辑 谭 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