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情推理是从已有事实出发,凭借个体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合情推理就是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发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情推理;学会发现;思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5-0057-03
一、合情推理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性质”时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只关注演绎推理,忽略了合情推理,事实上,合情推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个体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思维方式。由此可知,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合情推理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发现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实现的。所以,在这种发现中包含有直觉的成分,其结果具有偶然性和或然性;但是,它又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所作出的猜测性推断,所以,这种发现又包含有逻辑的成分。因此,归纳推理“既是一种无意识的、非逻辑的思维活动,又是一种自觉的、逻辑的思维活动”。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谓归纳推理,就是由一些个别的、具体的例子抽象出这类事物的共性,从而推断出该类事物的普遍性规律,简单地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所谓类比推理,就是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由其中的一类事物的的其他属性(已知)推断出另一类事物也具有类似的属性。可见,数学教学需要合情推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是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