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全球化、人类逐步走向太空的信息时代,我们要用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对于语言的功用、语言能力、语言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都需要用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
对于语言的功用,不能只看到它的工具性,更要认识到它还具有资源性。对于语言能力,不能只关注个人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关注国家的语言能力。在当今社会,个人的语言能力已成为与他人竞争的一个先决性条件,国家的语言能力则已关系到国家软、硬实力的提升问题。
对于正常人来说,个人的语言能力是指他的母语口语能力、书面语能力和外语能力;对于盲人来说,个人的语言能力是指他的母语口语能力、盲文能力和外语能力;对于聋哑人来说,个人的语言能力是指他的体态语能力、书面语能力和外语能力。在个人的语言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书面语能力。一个人只有掌握好书面语,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更好地开启创造性思维,而这也有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而学习外语能为学习者插上翅膀,飞得高看得远,使学习者的思路进一步开拓。衡量一个人书面语素养与能力的高低,主要看他书面理解、表达和实际纠错的能力如何。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语言能力是指社会整体的母语与外语的素养和水平,国家对整个语言教育的规划、布局和实施的力度,以及对外语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
当今语言素养和语言水平滑坡是全球性的问题,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国家语言能力问题,这与社会发展对人的语言能力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们亟待采取措施,实施语言教育的创新。此事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不但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而且已责成有关部门将“国民语言教育大纲研制”“国民语言能力状况调查”和“国家外语能力调查”列为重大科研选题。
提升个人与国家语言能力的前提是增强全民的语言意识。学校的语言教育需要进一步制定符合国情的更为科学的语言教育政策,鼓励语文教育、外语教育走上改革创新之路,科学总结、认真吸取传统语言教育的经验,提倡大量阅读、大声朗读、重点背诵,以及针对不同教育情况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
编辑 许方舟 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