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新接了一个大家不待见的“差班”——曾换过两任班主任,成绩却始终提不上来,期末成绩几乎垫底。我接手后,准备从中等以下的学生入手抓成绩的提高。班里的“后进生”成了我重点关照的对象,尤其是小宇和小想,我经常给他俩“开小灶”,每天都让他们到我那里检查作业、改作业,看得出他们也很努力,想摆脱落后。
可每次改作业,他俩很少有改一次就通过的,都是改了多次才过关。这时班里的孩子就会嘲讽般地揭他俩老底:“老师,他俩可笨了,以前都是最后才交作业,错题可多了,课堂也不回答问题,期末考试老师都不想让他俩考呢!”“小小年纪就会这样‘损人抬己’了?”我对他们这样评价自己的同学很不满,顿时批评道。
1
快放学了,大家的作业早已上交,小宇的作业还没有做完,我只好留下她单独辅导,碰巧奶奶来接她,我们便聊起了小宇的学习。奶奶对我说:“老师,这小孩做事慢,脑子比别人笨,但挺听话。我们也不期望她能考上什么重点高中和大学,能多识几个字,初中毕业就行。她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我们也辅导不了她,还需要您多费费心。”我接过话来:“很好呀!她很努力地在进步呢!您这样说,孩子听了多伤心,要对孩子有信心呀!慢慢来,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孩子的未来未必如您所讲的那样灰暗,孩子就像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我惊讶于奶奶对孩子的“未来断定说”,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孩子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怎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日新月异的孩子呢?我实在不能认同她奶奶的“笨小鸭永远飞不起来”的说法。
小想的作业又错了,改了两回还没改对。他拍着脑门走出办公室,自言自语道:“又错了,我真是个大笨蛋!”我拦住他问:“为什么这样骂自己?”他垂头丧气地说:“不光我这样说,我妈妈也经常这样说我。”并垂头丧气对我说:“老师,我就是笨,我的同桌作业一次就做对了,我没比他少听讲,可我改都改了几次了,脑子真不中用……”听了小想的话,我内心一颤:这是个对自己负责的学生,是学习成绩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在一步步摧垮他的自信。他不是很聪明,领悟力差了些,虽然在学习上和别人一样努力,但成绩还是相对落后。我想告诉他:孩子你不笨,你不要这样说自己。你的心态要乐观、积极,要永不放弃!我很想告诉他妈妈:这孩子不是笨蛋,不要再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了……
2
班级里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资质平平,反应一般,平时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巩固,甚至早来晚走,学习方法也没大问题,可一考试他们的成绩还是不如头脑聪慧的孩子。屡次考试失利,这些孩子就会自暴自弃,质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料,再加上师生、家长的“不当言行”和“贴标签”,让他们倍受打击,思想极其消极,陷入迷茫和无助……对此,我内心很不是滋味,一串串问句挥之不去:怎样抚慰这些孩子的心灵?怎样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否定?怎样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怎样为他们点燃前进路上的心灯?
于是,在期中家长会上,我当着“后进生”和家长的面讲了一个《母亲给出的答案》的故事。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寒假归来,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但最后,真正能飞越大海横渡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得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讲完故事,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即使你反应比别人慢,成绩暂时赶不上他人,只要你们肯努力,就是最棒的。正如故事所讲: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是笨拙的海鸥!”
我又告诉家长:“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像一座火山一样,我们不知道哪座火山先爆发哪座火山后爆发,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引燃它!”
在座的孩子和家长深受触动,若有所悟,家长们似乎找到了教育孩子的金钥匙,那就是默默地鼓励、支持和赏识;那就是从言行中给予孩子正能量,给孩子一个积极、正确的评价,相信孩子、培养自信……
3
随后的家访中,家长们很少再说孩子“脑子笨,反应慢”这类话语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今天的作业进步了;孩子的习惯有所改变,作业很少拖拉了,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完成作业;孩子比以前快乐(家长和孩子很少再和他人比成绩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孩子们也很少再自我叹气、自我否定,而是自信、乐观……我知道是家长、老师和故事给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使他们找到了十字路口的方向,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慢”和“错”,满怀信心地前进。
水涨船高,精气神理顺了,干劲足了,其他的都迎刃而解。期末考试,孩子们打了个翻身仗,班级成绩从去年的倒数第三名飞跃到正数第三名,小宇和小想也从原来的不及格一跃考了七十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