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冬天,小一班的一位教师休假了,我临时插到班上代课。代课好几周后,一直没见黄如愚,每天早上点名,那出勤统计表上一长串的“病假”。
大约又过了三五天,他来了,圆圆的小脸,圆圆的眼睛,有点虎头虎脑,让我一见就好喜欢。可他的眼神却显出陌生、疑惑和不安,我知道他还不认识我,加上长时间没来幼儿园,本来心里就有着和老师、同伴以及周围环境的生疏。那天上午是我当班,我特别地关注他:点名时,我抬起头,用眼睛找到他,并表扬他“声音真响亮”;户外活动时,我装着毫不在意地拉起他的小手,表扬孩子们排队又快又轻;上课时,我让他扮演快乐的小兔子,做我的宝宝,让他拉着我的衣角;游戏时,我时不时地靠近他。看到他逐渐露出了笑容,我的心里也高兴起来。
吃完午饭,散步回来,黄如愚尿裤子了。接班的胡老师满脸愧疚地和他奶奶联系。我忐忑起来,孩子越紧张越会憋小便,在上午我当班的半天里,我没照料好他的生活,忘了语言提醒、动手帮助、观察指导。胡老师放下电话告诉我,他奶奶平时就对老师的要求多,今天是“帮我家小愚多弄点开水喝喝”,明天又是“待会儿热了帮我家小愚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再不就是“今天早上我家小愚吃了一点点早饭,吃小点心的时候让他多喝点牛奶”。刚听说小愚尿裤子了,奶奶满是怨气。胡老师的话让我心里凉飕飕的。
我们急忙三下两下帮孩子脱下裤子,一摸,他的鞋子、袜子全湿了,两只白白的小脚像两块小冰块,怎么办呢?“寒从脚底起”,得让小脚暖起来。于是我急急地取来热水袋,装满热水,又找了块毛巾包在外面,轻轻地放进被窝,靠在他的脚边,把四边的被子压住,安慰他说:“一会儿就暖了。”接着我又拎起他的被子、鞋子、袜子,到水池里帮他冲洗干净,我想用实际行动来减少家长的埋怨。
一会儿,他的爷爷奶奶来了,脸上带着一丝怒气。当他们轻轻掀开孩子的被窝发现热水袋时,脸上有了一点笑意,转过头对我说:“麻烦你们老师了。”听到这句话,我满心安慰,忙说:“没什么,没什么,都怪我上午只关心孩子上课情况,没及时提醒他上厕所。”“哎呀,没啥,那么多的孩子也照顾不过来的,我们全家带一个孩子有时还尿在身上的。”爷爷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给孩子穿好了干净的裤子。接着,他们又找尿湿的裤子,我说:“我已经搓洗了一下,晾在外面,我去取,不一定洗得干净,麻烦您回去再洗一洗。”“唉呀,真是太麻烦你们老师了。”奶奶的笑容更多了许多,和我们一一道别。
看着他们轻快的脚步,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说真的,我们都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因为我们的工作压力很大;我们也希望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因为我也是母亲。但是实际工作中,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还会有不周全的事情发生,要是再遇上不好讲话的家长,也真让我们难过。但如果我们用诚心和家长沟通,用行动和家长对话,其实家长也都是能和我们做朋友的。
一个小小的热水袋改变了家长的态度,这个小故事,让我感悟到做家长工作的小技巧,至今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