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爱做主。
在家庭生活中,我爱对他说:“你看呢?”“你定吧。”有时候儿子和妈妈意见不一致时,我爱说:“让儿子自己定吧。”
我希望儿子多做主,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善于做主,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思想的表现。尤其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更觉得应该给孩子一些做主的机会,比如买衣服,只要我在场,当妈妈和儿子在买衣服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我都说:“让儿子自己挑。”
儿子上二年级时,一天拿回一张报刊征订单,征订单上写着请爸爸妈妈帮孩子们参考,最多只准订4种,孩子妈妈看到征订单后,也没征求孩子意见,就给他挑了4种,而且还画了√。但没想到,这些儿子并不喜欢,他要挑选的是军事的、探案的、体育的。妈妈说不行,这些内容没有太多营养。儿子就问:“怎么就没有营养了?你不是也让我看《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吗?那么厚的书,我不也看完了吗?如果你坚持,我就把这征订单撕了,什么也不订了。”其实我希望孩子只要坚持阅读就好,这样他才能喜欢上阅读,而且,只有他自己喜欢的,才更爱看。最后,在我的协调下,儿子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订阅了喜欢的杂志。
也正因为儿子在很多事情上能做主,我觉得他考虑问题时往往会有独到的想法。有时候,妈妈因为一件事情很烦躁,儿子总会从讲道理的角度来安慰妈妈。每当这时,妈妈总是说:“儿子,你真棒,你比妈妈想得还开阔。听了你的话,妈妈就不纠结了,不痛苦了。”
在让儿子做主这个问题上,虽然我自认为做得不错了,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认识到: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的,大人还是不那么单纯,往往从一些世俗的、功利的角度上考虑过多,影响着孩子独立思考。
自从开始竞选班干部和队干部,儿子都说:“我要竞选体育委员。”儿子在班上属于年龄偏小的,个头也是偏小的,但他爱奔跑,还学了篮球,跳绳也还不错。但我们知道班上有体育特别好的,个头也特别大的孩子,所以觉得他和这些孩子竞争没有胜算,而且失败了容易受打击。但是他特别坚持,最后我给他建议:“那你就在竞选时先竞选别的吧,最后顺便说一下你也特别想竞选体育委员。”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再到三年级,儿子几乎每个学期都参加竞选,但都没有成功。每次问他竞选情况,他说没有选上,再问他谁选上了,他就说:“爸爸,你别问了,我不想说。”我说“好吧”,但心里也在替儿子难过。
就在这学期又要竞选前,他问我和他妈妈的意见,我们都建议他竞选小队长,觉得胜算更大。儿子则说:“我就是喜欢体育,我就想竞选体育委员,我体育也不错啊,我跑步能跑到年级前二十名,为什么就不能竞选呢?”这一次,儿子没让我们帮他修改竞选稿,我们也就没再管这事。
儿子就读的是寄宿制小学,又一周过去了,周五我回家,儿子和爱人正坐在沙发上边聊天边干活呢。看我进家门,还没等我脱鞋,爱人就神秘地对儿子说:“快告诉爸爸,这周有什么好消息。”
儿子开心地说:“爸爸,你猜猜?”
我说:“征文获奖了?”因为上周他参加了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征文,我觉得写得不错,语文老师来电话也说不错,会推荐到年级,然后看能否推荐上去,儿子还告诉我:“获不获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我觉得儿子对参与有强烈的兴趣,这很重要,而且说实话,我也希望他获奖。
儿子说:“不是。你再猜猜?”
我说:“那一定是测验成绩不错。”
他还是说:“不是。”
我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那我就猜不出来了。”
儿子说:“我竞选上体育委员啦!”
我的天!虽然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一个班的体育委员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班干部,但是我马上就想到了儿子的坚持,儿子的努力,而且还真的就当选了。
我再次疑惑地问:“这是真的吗?”
儿子肯定地说:“是的。在体育委员的竞选上,我本来是得票第二,但得票第一的同学担任大队委了,所以就是我当体育委员了。”
儿子6个学期以来最强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一边为儿子高兴,一边在责怪自己:以前给儿子的建议还是太世俗了点,太功利了点,没有考虑到一个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家长,但从此之后,我希望自己真能让孩子顺从内心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