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北、东临地中海。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了迦太基城,创造了灿烂的迦太基文明。如今,突尼斯已成为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1964年1月10日,中国与突尼斯正式建交。两国虽远隔重洋,但传统友谊深厚。今年,是中国与突尼斯建交50周年。为传承友谊、推动合作,全国友协与突尼斯驻华使馆及突尼斯中国友好协会合作,在北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招待会
突尼斯驻华大使塔雷克·阿姆里于2013年底履新伊始,就积极联系访问全国友协,与冯佐库副会长进行了会谈。他表示愿同全国友协密切联系,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2014年1月10日,突尼斯驻华使馆举办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招待会,冯佐库副会长应邀出席。
经过细心筹备,全国友协与突尼斯驻华使馆于2014年3月20日在全国友协和平宫联合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与突尼斯建交50周年、突尼斯独立58周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全国友协副会长冯佐库以及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文化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领导及媒体,突尼斯驻华使馆全体外交官、在京侨民代表等约130人出席了招待会。
冯佐库副会长和突尼斯驻华大使塔雷克·阿姆里在招待会上分别致辞。冯佐库副会长说,中突传统友谊深厚,周恩来总理50年前的非洲之行把两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突建交5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塔雷克·阿姆里大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中国在各个层面给予突尼斯有力的支持,希望早日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
苏斯市长参加首届
中阿城市论坛
2014年6月17日至18日,应全国友协邀请,突尼斯苏斯市市长默罕默德·穆卡尼出席了在泉州市举办的首届中阿城市论坛。
苏斯市是突尼斯的第三大城市,位于突尼斯东部海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进一步推动中突城市间的相互了解与交往,经全国友协推荐,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和苏斯市市长默罕默德·穆卡尼在论坛期间共同签订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合作意向书,将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旅游、体育、卫生、教育、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两市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突中青年文化交流活动
全国友协多年来与突尼斯中国友好协会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突中友协成立于1957年,为纯民间组织,由兼职人员组成。突尼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热巴利曾多次出席全国友协举办的中阿友好大会及对华友好组织负责人会晤等活动,并组织青少年代表团来华参加夏令营。
2014年9月2日至10日,应全国友协邀请,突尼斯中国友好协会组派青年代表团一行11人访华,参加我会组织的中国阿拉伯青年友好周活动。代表团在北京期间,参观了国家汉办的中国文化体验中心,突尼斯大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生肖剪纸、试穿京剧服饰、学习汉语发音等活动,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代表团还赴北京体育大学参观。池建副校长会见了代表团,他欢迎突尼斯大学生到中国留学,学校可以积极协助他们申请国家奖学金。随后,突尼斯青年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练习各种气功套路,纷纷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气功的浓厚兴趣。
2014年,全国友协参加了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夫人协会和突尼斯使馆举办的阿拉伯早餐会,欣赏了突尼斯大使夫人安排的传统民族服装展示,感受到突尼斯独特的传统文化。7月,全国友协接待了突尼斯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向突尼斯媒体介绍了全国友协、中阿友协的情况。突尼斯记者表示,访华的第一站是友协,起点是友谊,终点也将是友谊。9月,突尼斯使馆邀请全国友协参加突尼斯文化周活动,文化周展出了突尼斯美食、服饰、音乐、绘画摄影、马赛克和手工艺品等,向中国观众展现了充满活力与吸引力的突尼斯文化。
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50年前,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非洲,开创了中非友谊之路。1964年,中突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两国友好交往史翻开了新的篇章。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将进一步加深中阿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2014年,以中突建交50周年为契机,全国友协将继续与突方加强合作,一道推动中突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造福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