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德里出席由全国友协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颁奖仪式,会见了首批荣获友谊奖的印度友好团体代表和友好人士,并为他们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发表60周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并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该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的家人代表,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印度中国友好协会,印度中国之友协会秘书长莫哈帕特拉,安得拉邦印中友协秘书长雷迪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友好团体和人士。
习近平主席为他们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同他们一一握手,并对他们成为首批获奖者表示祝贺。
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印度、缅甸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成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主席高度评价获奖者为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发挥的表率作用和长期以来为中印友好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希望两国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积极投入中印友好事业中来,让中印友好理念在两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结出硕果。相信通过两国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中国和印度一定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实现中印两大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习近平主席同与会者一道追忆柯棣华、泰戈尔等印度对华友好人士的感人事迹,强调他们对中印友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令人钦佩。习近平指出,中印是两个彼此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历史的古老文明、两个携手实现民族独立的重要邻邦、两个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中大国,两个致力于实现强国富民目标的伟大民族。传承中印友谊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主席强调,此次访问,就是为了传承中印友谊、促进两国合作,向印度领导人和各界人士表明,中国人民愿意同印度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做共同发展的伙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相济相扶、携手同行。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巴纳吉代表获奖者发言,他介绍了泰戈尔当年创办中国学院以及学院长期从事促进印中友好交流的情况,感谢习近平主席授予他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示他们愿意为促进印中友好继续作出贡献。
93岁高龄的柯棣华三妹玛诺拉玛·科特尼斯,专程从孟买赶来出席颁奖活动。她感谢习近平主席在繁忙的访问日程中专门抽出时间会见他们。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柯棣华和他的家人,令他们十分感动。柯棣华家族将继承柯棣华精神,努力为印中友好事业再作贡献。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主持了颁奖仪式。
9月18日下午, 李小林会长会见荣获首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的印度友好团体代表和个人,并就加强中印民间交流举行座谈会。李小林赞扬他们长期以来为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李小林谈及,在习近平主席访印之际颁发第一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说明中国政府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交流,实现友好。民间交流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国友好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活动,为增进双方了解与互信、巩固中印人民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印是邻国,在2000年的交往中出现过许多动人事迹,说明友好有很悠久的历史。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中印友好合作符合两国的利益。李小林表示,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团体,全国友协愿继续与大家合作,增进中印友好,为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