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持续了数月的阿富汗总统选举进行第二轮投票,虽然当天发生了多起武装袭击事件,但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官方均表示投票活动整体成功。与此同时,阿巴地区安全形势近来再趋动荡,暴恐活动频繁,引发外界对2014年之后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担忧。而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新的撤军时间表,美国未来对阿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平静的一天”太不平静
为了保障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顺利举行,阿富汗国家安全局制定了高级别安保计划,军警设立重重岗哨,警察在投票站附近加紧巡逻,部分士兵还装备了单兵反坦克导弹,防止武装分子实施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据阿富汗内政部统计,投票过程中共发生160起袭击事件。袭击至少造成15人死亡,50人受伤。此外,阿富汗塔利班对喀布尔机场发射了数枚火箭弹。尽管如此,欧盟阿富汗选举观察团负责人蒂及·伯曼表示,“阿富汗在高度警惕的情况下度过了平静的一天。”
共有两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角逐,分别是前外交部长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和前财政部长阿什拉夫·加尼。他们在4月5日首轮选举中的得票率分别为45%和31.6%,位列第一和第二位。第二轮选举初步结果将于7月2日公布,最终结果将于7月22日揭晓。
阿卜杜拉兼具普什图族和塔吉克族血统,但更多被视为前“北方联盟”势力的代表,曾经在卡尔扎伊政府担任外交部长。加尼是普什图人,长期在世界银行任职并曾担任卡尔扎伊政府的财政部长,被认为是具体施政经验最为丰富的候选人。为了赢得第二轮投票,阿卜杜拉和加尼都全力争取其他候选人(共有八名候选人参加了首轮选举)的支持,目前看来,阿卜杜拉似乎争取到了更多候选人的支持,如首轮得票率位列第三的前外长拉苏尔、前坎大哈省长谢尔扎伊以及前抗苏组织领导人萨亚夫。值得一提的是,阿卜杜拉的支持基础主要在阿富汗北部地区,而选择支持他的候选人的民众基础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普什图地区,这使得阿卜杜拉的民众基础遍布阿富汗全境。然而,这并不能说明阿卜杜拉必将赢得第二轮投票。根据最新的民意测验,加尼支持率为49%,超过了阿卜杜拉七个百分点。分析认为,如果加尼成功当选,意味着他与阿富汗著名军事强人杜斯塔姆的结盟是个正确的选择。
过去几个月以来,人们不难发现阿卜杜拉和加尼的政治理念日益趋近。首先,两人都公开表示将继续与美国合作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等反叛组织,支持与美国签署《双边安全协议》。其次,两人都不会排斥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和谈。加尼多次表示支持阿富汗和平进程。阿卜杜拉虽然曾经表示不满现总统卡尔扎伊称阿富汗塔利班为“兄弟”,但也认为应推动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和谈。
美国出炉未来对阿战略
根据联合国决议,美国主导的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任期将于2014年12月31日结束。阿美双方自去年11月起就《双边安全协议》进行谈判,以取代所有此前签署的阿美合作协议。由于涉及驻阿美军地位等敏感议题,阿富汗国内一直对此争议不断。根据该协议,阿方同意给予驻留美军刑事豁免权,并明确了双方军事合作的具体方式和细节,包括美军使用喀布尔和巴格拉姆等九个军事基地以及两国在空军、后勤和情报等方面的具体合作内容。
5月27日,奥巴马正式宣布2014年之后的撤军时间表。根据新的时间表,现有3.2万美军将在2015年初削减到9800人,并在2015年底再削减一半至4900人。到2016年底,驻阿美军将保留在仅能保护驻阿使馆安全的兵力水平。奥巴马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要承认阿富汗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美国也没有责任将阿富汗变为完美的国家。阿富汗的未来必须由阿富汗人自己决定。”此外,奥巴马表示,签署《双边安全协议》是美军在2014年后继续留在阿富汗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这份撤军蓝图能否实现取决于美阿能否签署协议。虽然现任总统卡尔扎伊拒绝签署协议,但美国政府相信,无论两名候选人谁接替卡尔扎伊,都会最终敲定该协议。有分析说,奥巴马在阿富汗总统选举结束以及美阿签署《双边安全协议》之前勾勒自己的决定,是因为军方需要开始制订计划。如果协议出人意料地未能签署,撤军进程将会加快,所有美军可能会在今年底撤离阿富汗。
仅仅几天之后的5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用五名阿富汗塔利班囚犯交换被关押了数年之久的美国大兵伯格达尔。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罕见发表声明,称赞这是“伟大的胜利”。卡尔扎伊则对此感到愤怒,指责美国破坏了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奥巴马政府宣布新的撤军时间表及交换囚犯事件背后都有深层次政治考虑。美国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再往阿富汗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资源不符合自身利益,试图将更多资源转投亚太、中东以及乌克兰等战略热点领域。美国无力在战场上消灭阿富汗塔利班,只能采取对话等政治措施以最终解决阿富汗问题。此次换囚也是一次示好行动,向阿富汗塔利班传递政治信号,为最终将该组织纳入政治进程做好铺垫。
地区安全形势再度趋紧
自总统选举开始以来,阿富汗境内暴力恐怖事件就层出不穷。3月10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武力抵制总统大选,将外国人聚集区和选举部门列为袭击重点目标。3月20日,四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攻入位于喀布尔的塞雷纳酒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四名外国人。3月25日,加尼的住所附近发生两次爆炸。6月6日,武装分子针对阿卜杜拉连续发动两次自杀式炸弹攻击,造成六人死亡,其中包括阿卜杜拉的一名保镖。武装分子针对热门总统候选人的高烈度恐怖袭击引发了外界的普遍担忧,万一阿卜杜拉或者加尼死于恐怖袭击,那么持续数月的阿富汗总统大选将失去意义,并将引发新一轮政治危机。
与此同时,阿富汗的近邻巴基斯坦也频发恐怖袭击。6月8日,非法武装分子袭击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并与随后赶到的军队交火一整夜,造成34人死亡。事后,巴基斯坦塔利班发表声明,称自己和一个乌兹别克武装组织共同制造了该起袭击事件。6月10日,真纳国际机场附近的巴基斯坦安全部队营地再次遭到非法武装分子袭击,幸无人员伤亡。这是巴基斯坦近期发生的最大规模恐怖袭击,似乎标志着巴基斯坦政府与巴基斯坦塔利班进行和平谈判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为了稳定国内安全形势,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坚持“子弹解决不了问题”,强调必须与巴基斯坦塔利班进行和平对话。今年2月6日,巴基斯坦政府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就“停止一切暴力行动,促成和平对话”达成共识。3月5日,双方谈判委员会举行对话,宣布完成第一阶段对话,并进入至关重要的第二阶段。然而,和谈此后很快陷入困境。巴基斯坦塔利班提出释放“非战斗”被关押人员、在南瓦济里斯坦地区划定“安全区”、在全国范围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等要求,这显然超出了政府的承受范围。
卡拉奇国际机场遇袭之后,巴基斯坦军方于6月10日对西北部与阿富汗接壤地带的提拉山谷进行空袭,至少击毙15名武装分子。6月15日,巴基斯坦军方对位于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的武装分子窝点进行空袭,剿灭几十名武装分子。与此同时,6月11日,美军两架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6名武装分子死亡,这是数月来美军首次对部落区实施无人机空袭。2013年12月,应巴基斯坦当局请求,美国一度停止对部落区的空袭行动,以配合巴基斯坦当局的和平努力。
鉴于阿巴安全形势相互影响、难以割裂,巴基斯坦和平谈判遭受重大挫折无疑将对阿富汗安全形势产生消极影响。近年来,阿巴境内极端武装组织在人员上互通有无,在战术上相互借鉴,在后勤方面互为“庇护所”以躲避本国安全部队的打击。随着美国及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逐步撤离阿富汗,未来阿巴边境线两侧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不能排除交织共振、持续恶化的可能。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大洋洲所西南亚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