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

2014-04-29 12:55:16刘萱王冬弘
北方音乐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

刘萱 王冬弘

摘要:“五四”时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交锋期,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进步,开拓中国歌曲艺术上的新境界,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得到了社会的推动,也是我国艺术歌曲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强烈反应了时代要求和人心所向。本文在阐述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旨在深入了解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特色

前言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五四时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我国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音乐家们在五四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与此同时,五四时期歌曲的演唱特色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还是中国音乐歌曲的演唱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因此,研究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时期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立足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歌曲水准的提升和中国声乐的发展,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学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形成中国声乐的艺术风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五四时期中国的声乐作品丰富且优秀,其中就包括赵元任、萧友梅等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演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表达民族感情,表现民族风格,体现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

2.有助于提升歌曲的水准

中国语言是悠久文化的再现,学唱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有助于练习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拓者,它的语言与曲调的结合方法为五四之后中国艺术歌曲语言结构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民族性,其特点在于汉字语言是由字头、字腹、字尾组成,又有“四声”、“四呼”等要求。在演唱中,要突出中国语言魅力,做到“字正腔圆”。通过语言的准确把握才能提升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水准。

3.有助于中国声乐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丰富了我国的声乐艺术,有助于中国声乐的发展。其旋律组织、和声、织体等技巧与手法,都达到了令人刮目的艺术高度,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问》、《大江东去》等歌曲都以它们严谨的技法和很强的歌唱性为大家所喜爱。因此,演唱这些艺术歌曲,必定会使我国声乐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

二、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以现实主义为主导思想、追求艺术创作的民族性和社会价值展现审美情趣。

1.以现实主义为主导思想

五四时期正处于中国文化的转型期,现实主义是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主导思想。从现实生活中选材是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一大特点。五四时期发扬我国现实主义传统,贯穿现实主义精神,音乐创作极富现实感,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这些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同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联系,即追求思想启蒙、政治救亡和审美情趣等,揭开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篇章。

2.追求艺术创作的民族性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还表现为追求艺术创作的民族性。这一时期进行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总体思路上有了重大突破,體现在题材内容的中国化。此外,五四时期的作曲家大都是留洋归国的,在合理借鉴西方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探索我国本土音乐的民族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3.社会价值展现审美情趣

五四时期的中国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展现其审美情趣。五四时期的作曲家,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使作品的社会价值得以在歌曲中展现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这一时期作曲家的审美情趣,即通过现实主义思想,缩短作曲家和听众之间审美心理上的差距,深化了民族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神韵,符合中国广大民众的审美要求。

三、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色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色,与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黎锦晖、赵元任和萧友梅,下文将逐一分析他们的艺术歌曲作品。

1.黎锦晖艺术歌曲作品

黎锦晖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黎锦晖在民族语言与曲调的结合点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五四时期,黎锦晖不仅创作了很多刚劲勇武的爱国歌曲,他还试图将各地民歌小曲编成新歌,配成适合的儿童歌曲。在创作艺术歌曲的过程中,黎锦晖站在传统与现代契合点上,在歌曲演唱方面,采用合唱和独唱的方式,以近乎曲艺形式表演中国艺术歌曲。他最成功的一首儿童歌曲是《背书歌》,在这首歌曲中,黎锦晖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宣叙调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叙述性曲调,再加以旋律化,极富音韵之美。

2.赵元任艺术歌曲作品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也是我国最早创作艺术歌曲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歌曲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1926年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主题深刻、旋律优美,堪称经典。赵元任艺术歌曲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在语言美与音乐美的结合方面很有成就,其演唱特色具有显著的民族性,更加注重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尤其是在进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时,尽可能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结合中国语言特点,特别注意声调和音韵,讲究歌词语调与旋律音调一致,既富有韵味,又有口语化的倾诉感。

3.萧友梅艺术歌曲作品

萧友梅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萧友梅的作品在艺术想象力和独创性方面相对拘谨。但谈起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新技法,最先要提的还是萧友梅的作品。这不仅因为他的创作属于当时中国最早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这个领域,他更是捷足先登。1922年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音乐教育家的作品《问》,以独唱歌曲形式出版在《今乐初集》中,成为该歌曲集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萧友梅的代表作。歌曲的曲式结构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在后半部分的副歌部分,作者使用反复出现的下行音调,生动地表现出悲叹无奈的心情,接着又用连续上行的音型有效地造成了音乐的高潮,表达出主人公面对江河破碎所感到的悲愤难平。

结语

总之,艺术歌曲旋律表现力丰富,伴奏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创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新纪元,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无论在音乐风格上,还是在演唱特色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进步要求,为中国演唱艺术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壮大。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色,还应在实践上大力提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包装工程(2023年18期)2023-09-27 09:20:48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参花(上)(2022年4期)2022-05-23 22:16:48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28
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通知
中国音乐学(2019年2期)2019-05-22 23:22:58
流行演唱教学中音乐风格的引导及培养方法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0
《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欣赏》课程辅助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9:07:46
论舒曼《幽默曲op·20》的音乐风格及其美学体现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0:41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看电影中音乐的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18: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