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从聆听彼此的生命故事开始

2014-04-29 08:45吴颖
父母必读 2014年1期
关键词:一家人家人丈夫

吴颖

特邀主持专家

龙迪

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曾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方向)培训。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设有“非暴力沟通与家庭生活”等体验式工作坊。

关于这个栏目

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些可以马上行动的方法,这里,主要探讨一家人如何培育友善相处的能力,如何制造友善的家庭氛围。

栏目邮箱

1918980833@qq.com

一对经常因为“性格不合”而争吵的中年夫妻,在无意之中摸到了和解的开关。

故事

那一次,夫妻俩带着儿子从婆家回京,没有买到打折的机票,也没有买到便宜的硬卧,只能在软卧包厢里度过了一天一夜。定员4人的包厢始终有一个空位,一家人在酷暑中意外地有了一个私密、移动的家。

多少年来,夫妻俩为了小家庭奔波忙碌,似乎还从来没有机会连续这么长时间待在一起。一家人都觉得新鲜,人也变得放松起来。丈夫一扫平时内向的样子,带着童真,绘声绘色地读着手机上的笑话,惹得母子俩哈哈大笑。妻子一改平时强势的姿态,打扑克时显出求助的可爱表情。往日有点小叛逆的儿子竟然也有礼有节地维持着游戏规则,并不时地回应父母的求助。

结婚十余年,夫妻二人总是因为性格不合争吵。妻子喜欢交往,经常邀请朋友来做客,也愿意接受朋友的邀请,结识各种有趣的人。可是每一次,丈夫都拒绝随她去参加朋友聚会,也经常阻止妻子参加,这便是二人最不合的地方。甚至有一次,妻子邀朋友来到家里,丈夫却一直躲在卧室里,最后才勉强出来打了个招呼,这让妻子感到很没面子,两个人大吵起来……

一家人玩累了,笑够了,儿子睡着了。妻子轻声问丈夫“:其实你的性格很活泼,也很会玩,如果交朋友,一定很受欢迎。可是你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和我一起与朋友交往呢?我相信你一定有你的理由,只是我不知道。我很想了解你的难处,不想再因为这事和你吵架啦!”

妻子的话让丈夫陷入沉思。他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他慢慢把自己的故事讲了出来。

童年的他也和妻子一样,特别喜欢与同伴交往。可是,家里生活贫困,父亲因为自卑对人格外苛刻,坚决不许他与同学往来,生怕他因此耽误学习或受到同学欺负,也怕被人瞧不起。记得有一次,他请同学到家里玩得正开心,父亲回来后大发雷霆,不仅赶走了同学,还打骂了为自己说情的母亲……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请同学到家里来了,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同学家里去玩。他本能地回避象征着恐惧和危险的人际交往。

其实,他早就想告诉妻子:他很羡慕妻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想找回曾经有过的与人交往的快乐,但是,恐惧感和不愉快的回忆使他无力跟随妻子的脚步,他只能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其实事后也很后悔。只是他忙于防御,无法诉说,也就无法得到妻子的谅解和帮助。

这一次,一家人在相对安全的空间内相处,使得他有能力放下恐惧,表现真实的自己,妻子又在表达了欣赏之后希望了解和理解他,而不是批评和指责,于是丈夫便很容易地接受了这份邀请。

视角

理解真实,特别是有关过去伤痛的真实,最能浇灌一家人内心慈悲的种子。所谓慈悲,就是愿意帮助对方减轻痛苦、增加和平喜悦的意愿和能力。有了慈悲,家人行动的落脚点就不再是相互指责和惩罚,而是彼此疗伤、止痛。与过去和解,与当下和解,让每位家人的生命之花绽放,也让家庭生活更有创意!

家人之间的不友善,很多时候来自家人之前生活方式的不一致。实际上,对方与我们不同的做法,常常是他/她在过去特定成长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并非故意而为,也根本没有谁对谁错。

如果一家人经常能够留出耐心相互询问、探索的时间,如果家人常抱着善意而非指责去询问,如果被问的人能放下防御,相互对话,就会产生相互理解,一家人就容易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建设出“和而不同”的家庭文化。

方法

留出时间

讲述自己的故事,聆听对方的故事,需要足够的时间。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但是依然可以为家庭故事留出时间。比如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可以安排;家人一起外出旅行时也可以安排;还可以设立每周固定的“家庭故事”时间……只要愿意,每个家庭一定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法。家庭生活和汽车一样,需要定期加油、保养“。家庭故事”时间,就是在给家庭“加油”“保养”,值得!

和平邀请

刚刚开始学习聆听彼此的生命故事,也许你们坐在了一起却不知道说什么好,甚至还会感到不好意思。这很自然。最初,你们可以用抽签、抓阄的方式,轮流做主持人。

首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表情。

其次,在家人围坐而成的圆圈中间摆放一个“故事标杖”,可以是一束花,或是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或一件有意义的家庭物件。讲故事的人可以举手示意,拿到这个“故事标杖”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完后把“故事标杖”放回原处,下一位讲故事的人再取。

第三,主持人可以根据家庭需要“出题”。比如:你从小是怎么和某个习惯一起长大的?这个习惯曾经给你哪些帮助?给你带来什么麻烦?你生命中最自豪、最得意的经历是什么?最难忘的经历又是什么?是否曾经面对困境,是怎么过来的?你像我们的孩子这么大时,在干什么?生活什么样?你的父母怎样对待你的?

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看到对方的过去,促进家人相互理解彼此的不同。

慈悲聆听

有人聆听,才能支持家人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聆听的人要带有慈悲之心去理解讲述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不要带着评判之心。

理解和友善,就是在这样的“讲”与“听”中培育出来的。

“家庭生活和汽车一样,需要定期加油、保养。‘家庭故事时间,就是在给家庭‘加油‘保养,值得!”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14年第01期

猜你喜欢
一家人家人丈夫
搞笑一家人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奇奇一家人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幸福一家人
一家人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