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萍
小时候,每逢我拿着书本在院子里埋头写作业,奶奶就要坐在我旁边念叨她的小曲儿:“从小读书不用功,不知书中有黄金。不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用苦心。”
一般情况下听到这个,我总是很烦躁,“谁读书不用功啦?净干扰人家写作业!”于是忿忿地起身离去,“您老人家还不是大字不识一箩筐!”
确实,奶奶认得的字没几个。如果非要说准确些,除了“一”、“二”、“三”,她这辈子看见了认识并且能写出来的字只有三个,那就是她的名字。
在农村,像奶奶这样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多没入过学堂,认得的字自然也不多。我一直在想,一个不识字的旧社会老太太为啥老念叨读书的好处,后来想到她是一位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想必是从教友那儿学来的腔调,另外她居然还有一本厚厚的硬皮《新旧约全书》,据说价格不菲,我只有在她去教堂时才看到过几回,虽然纸张已经变黄甚至发霉,但她还是宝贝一样用布包了一层又一层。
当我自认为想通了事情的来由,不禁感慨起神灵的伟大:居然让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然而,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流行着一种观念:女娃读书不中用。这个“不中用”不是说女娃念不好书,而是长期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父母普遍觉得送女娃读书是让整个家庭“亏了本”。
我的父母都念过书,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到小学就止步了,因为在他们即将升入初中时迎来了十年文革,此后便再也没有踏入学堂。对于没能一直上学这件事,母亲现在看得很淡,只有在她的老同学聊天时奉承道:“你这学当初要是念得高了,现在当个省干部都不成问题!”本来口若悬河的母亲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句话也不说,给人种“当不成就不当”的含蓄气概,这时父亲就要出来打趣:“她要是能成省干部,我就是国家级干部了!”然而私下里“对质”时,父亲也不得不龇着牙偷笑默认母亲的书念得确实比他好。
书念得好的母亲没能一直把书念下去,一方面是由于文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多。母亲小的时候,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她排行老四,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虽然母亲家的生计在全村还说得过去,但让这几个孩子轮流都去上学显然是吃不消的,恰巧又逢上个“把知识分子踩到脚底”的时代,母亲便随大流放弃学业,和她的姐姐们一起到黄土地上挣起了工分。
当母亲向我谈起她上学读书的往事时,我总觉得除了文革和家庭经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因为母亲的兄弟姐妹们,也就是我的大姨、二姨,都没有读到小学毕业,小姨也只是初中毕业,而大舅却一直念到了高中。母亲和我的姨妈们似乎都默认,家里只要出一个能光耀门楣的男孩子就足够了,她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权利,甚至连书都不再去碰,因为大舅才是那个寄托众望的人。
直到现在,我还很庆幸自己在懵懵懂懂的小时候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
母亲虽然被夸小时书念得好,但源于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她最初没有打算让我把书念深,直到后来对哥哥的学习成绩极度失望,而我一直稳居学校第一名,这才改变主意没有让我在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还拉父亲一起保证“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大学。
听母亲说,我还不认字时就喜欢看书,在书摊前一蹲就是半天,看各种各样的图画书。有时跟着父母去县城办事,看到书摊就死活不走,哭着拉着自行车不让他们办正事。
那时的我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急切地想要去了解所有未知的东西,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在四岁多的时候似乎还想不到合理的方法。随着时间的累积,我接触到的奇奇怪怪的东西越来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这居然给我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别的小孩蹦蹦跳跳去撒欢儿时,我正愁眉苦脸地坐在家里自问十万个为什么。
直到小学一年级学会了汉语拼音,我感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向我敞开大门。我开始寻找所有带字的纸张去阅读,家里找不出一本课外书,我就翻看哥哥用过的教科书。那时的我小学还没毕业,而哥哥的教科书都是初中版本。我把他所有的语文书翻出来,没事的时候就拿过来反反复复地看,虽然将近一半的字都不认识,但我还是理解了其中大意。《包身工》中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难,《白毛女》中农民对地主恶霸的仇恨,《灌园叟晚逢仙女》里除恶扶善的百花仙子,《杨修之死》里因才华致死的杨修,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丰富着我的童年生活。
当然,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遭遇过尴尬。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好不容易从同学那儿搞到一张借书证,欢天喜地地去县城一家私人书店借来一本《简·爱》。夏季雨后的一个下午,我慵懒地躺在床上,面对大开的窗户,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正贪婪地阅读着小说中主人公的故事时,父亲进来了。他拿走我手中的书,翻看了没几页,脸色就不对了。看惯了《英雄儿女》的父亲大声呵斥我:“小小年纪就看不健康的书,像不像话?!”我一听急了:“这哪儿不健康了?上面不是写着外国名著吗?”“我不管是啥名著,这么多情啊爱啊是你小孩儿该看的吗?”颇具革命精神的父亲不由分说,拿着书就要撕,我急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别撕啊!这是借同学的,坏了要赔的!”父亲这才住了手,脸色却依然很难看:“下不为例!”说完丢下书便走了,搞得我也哭笑不得。这件事给我敲了警钟——原来不是所有书都能随便看的,从此我再也不敢带所谓的“情爱书”回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父亲未免有些不通人情,但当时农村人教育孩子的思想水平就停留在那个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最富足的读书时光不是在课堂,也不是在图书馆,而是在一家造纸厂。小学时有一个要好的小伙伴,她的母亲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造纸厂上班,有一次偶尔和她一起去找她母亲,当看到那堆成山的书时,我一下子被震住了。“这些都是不要的废书吗?”我在书山脚下拾起一本小人书,感觉自己的两只眼睛都在放光,“实在太可惜了,这么多好书就要被毁了”。从那以后,我就缠着那个小伙伴,要和她一起去造纸厂“找妈妈”,等过了守门老汉这关,我就一口气冲上书山的“顶峰”,俯瞰整个书海,然后再选一处满意的凹地藏身,之后大半天的时间,我不吃不喝躺在书堆里不停地看书,这本看烦了丢掉,再从另一处刨出一本,实在累了就枕着书小憩一会儿,身上还盖满了五颜六色的书。那时我心花怒放地以为,再没有比我更高级的待遇了,这么多书,想看啥就看啥,多奢侈呀。然而好景不长,小伙伴的妈妈换了工作,自那以后,守门老汉也把我挡在了门外,我那极度享受的读书光阴不得不告一段落。
小时候对读书有那么热切的愿望,现在长大读了大学,身边有数不尽的图书资源,我却发现自己不再热衷看书了。
有一次回家,我和奶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那时她八十了,意识开始不清楚,有时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出来,她看着电视上小孩儿读书的镜头,突然转过头来问我:“你不看书了?”她微张着嘴,眼睛深深地陷进去。我震了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我开始反思读书二十多年对我的影响。确实,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不是小时书读得好,现在的我恐怕正在南方一家小加工厂干着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读书让我了解了外部世界的五彩缤纷,解答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疑问;此外读书还让我变得更加细腻,让我从书中了解世俗人情,窥探不为常人所知的真实的人性。
怀着一种悼念式的情怀,我买来几本文学书看了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回小时候心满意足的感觉。这时我明白:放弃了读书思考,知识和乐趣也转身离我而去,就算后来又被拾起,但却像感情破裂的情人,即便复合,也找不回原来纯粹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