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念 王岗
摘要: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在当代必须做出转型选择的内在原因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等的困境,外在原因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武术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转型;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武术国际化;艺术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1-0011-05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结束了我国多年停滞的社会发展,国民经济重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并持续几十年呈加速发展之势。经济的腾飞又带动政治体制转变,中国随之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中国正在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转型,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各方面都要发生相应的一系列改变。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要想继续发展,发挥其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的重要作用,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然而,我们可以用一句“社会转型”来概括武术转型的原因,却无法于此找到转型的途径;因为“社会转型”太笼统,仅盯住它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此社会大背景下深入全面地分析武术必须转型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第一是为了人们更加直观地确认武术当代转型的必要性,第二,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找到武术当代转型的途径。
1.武术当代发展必须转型的内在原由
1.1竞技武术:力入奥运,几近泡影
近代以来,随着枪炮的使用,武术逐渐淡出以往赖以生存的罕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这里用的是“淡出”而非全部的“脱离”,实际上,武术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完全退出军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人们对于任何先进武器都不可能无限制的依赖;但是,武术越来越“淡出”了它以往作为主角唱满全场的军事和护卫舞台。即便在其他领域,即健身、教育和文化领域,西方文化潮涌而来,也迫使我们心甘情愿,做之而后快地将武术“体育化”“竞技化”。“体育”和“竞技”虽然密不可分,但武术的“体育化”和“竞技化”并不是一回事。“体育化”是把武术向西方的体育项目转变,但并不一定要把它送上竞技场,而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作为“强国强种”的手段,民国时期主要以此为主,那时还没有以体操式的高难美新等标准来评价武术;而“竞技化”则是将武术的舞台置入竞技场上,逐渐地参照体操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此时的武术,主要地做出这一转变性工作的是建国后,特别是近30年的体育(武术)管理部门。
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说,“近百年来,世界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中国武术当然不能例外。于是,西方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推崇的奥林匹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此时“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竞技武术”最高的追求。然而,奥林匹克并没有因为中国武术的削足适履就接纳了它,而是千方百计地抵触和排斥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对于西方社会主导的国际奥委会来说,他们对于武术固然有由于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成见,但武术已经“体育化”“竞技化”得不能再直观了,如果说连这还看不懂,就只有全部改成体操(比如动作改成托马斯,器械改成单双杠,服装改成紧身短服等)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没有全心全力地去做。注意这里说的是中国,不是中国体育部门,中国体育部门在繁重的奥运会工作任务之外已经付出得足够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全力协作,国际武联会员国遍及全球,国际武术比赛如火如荼;2008年中国武术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第一次如此规模和规格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缺乏把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管理部门和组织及他们力所能及的努力,我们缺乏的是举国全民的呼唤和国家各部门协同的努力。试问我们争取武术进入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过程中,中国的老百姓有几人知道,知道的人中有几人在乎,在乎的人中有几人哪怕是发出点声音?!然而,举国全民的自觉又是能强求的吗?追根究底,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西方社会对于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尊重还没有达到足以使我们有求有应(更不用说有求必应)的阶段。
竞技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再辉煌的成就,也因缺乏了竞技体育的最高理想而黯然失色,使人感觉如鲠在喉,浑身不爽。
1.2传统武术:武术本色,危近存亡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000余年,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与矿产、土地等物质资源的区别在于,它是兼具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稀缺资源,是民族记忆和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些资源当中,中华传统武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多元功能,成为中华文化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中华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广博而沉重的文化,联系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而清晰的血脉,昭示着中华民族精进、不屈和开拓的精神,它是我们灿烂文明无比有力的见证和无与伦比的荣誉之一,是这种见证和荣誉的活态留存。
然而,尽管武术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出了努力,我们的传统武术仍无可奈何却又毋庸置疑地走到了一个“存亡之秋”。传统武术遭遇的危机是多方面的,首先,早已开始的热兵器时代占据了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搏杀术的实践舞台;其次,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农业社会基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目全非;再次,人们的生活内容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快捷化使得传统武术的传承途径狭而又窄。然而,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原因说的都是客观基础或环境问题,不涉及人为的因素。如果说面对这种不利的客观基础或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的话,姑且不说发扬,至少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然而,事实是,人为的竞技武术的单极发展,导致了传统武术面临着濒临灭亡的危险。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传统武术的习练缺乏官方的资助,谁爱练谁练,爱在哪儿练在哪儿练;传统武师没有任何政府相关的职业地位;传统武术人没有升学、就业、落户等有关的优待政策,因为没有与之相关的评价系统;传统武术缺乏政府支撑的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市场开发等措施。传统武术已经到了最边缘、最底层、最微弱,自生自灭、危在旦夕的境地。
1.3武术国际化:成就显著,问题深远
与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在参与国际传播与竞争方面,中国武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比如:武术用身体作为第一表达方式,易于了解、理解和接受,容易避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同化之嫌疑,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文化承载等多元化功能,等等。而且,中国武术在承载中华民族的刚柔相济、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等文化精神方面又是最为全面深入和直观的。从一首经典英文歌《Kung Fu Fighting》里关于中国人都是武术高手的描写到外国人问温家宝:总理,您会武术吗?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名片”。更重要的是,武术远不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思想与精神要义,有自己的文化力量。它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演绎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所以,武术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战略优势和意义。
然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问题深远。从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几个主要途径来看,存在着“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目的的武术世界传播:数字上的‘虚无,结果上的‘失根;借助影视作品作为媒介的中国武术世界传播:解读上的‘偏颇,认知上的‘误读;传统武术组织和个人的世界武术传播:成就上的‘显著,管理上的‘松散。”等诸多问题。其中的根本问题有2点:第一,“‘体育的中国武术的国家地位和社会地位几乎成为中国武术的唯一追求,而‘文化的中国武术几乎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第二,我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特殊优势和战略意义,从而认为武术的对外传播只是部分被体育化了的武术人和几乎完全被体育化了的武术管理部门的事情,从而使得武术的国际推广明显地力不从心。
1.4学校武术: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学校是国家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后备保障。“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都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不论是教学大纲的制订,还是教材的编写。作为民族体育代表的武术,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各个不同学段都严格地规定着授课的内容、时数,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时至今日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实现根本的普及,甚至在许多学校‘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上是徒有虚名,甚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全国有2/3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在一些开设有武术课的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
普通高校的武术教育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在实践及相关研究中显而易见,目前,高校武术教材过于陈旧,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缺乏创新,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培养兴趣点的空间;武术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样无法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武术教师师资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
1.5武术研究:囿于体育,停留表层
武术的“体育化”对于武术研究者产生2种影响:第1种,引起武术研究者对武术“体育化”问题的警觉和重视;第2种,让武术研究者不经意地研究起了“体育化”了的武术,甚至更加推动武术的“体育化”。即便上升到文化研究,也大多停留在“体育文化”的层面,正如所谓的“篮球文化”一样。武术文化的研究远没有将武术文化当做一种“修行文化”,一种“哲理文化”,一种“社会文化”,一种“艺术文化”,一种“教育文化”来研究。有几种现象可以体现:1)武术研究者多为“体育武术”人出身;2)研究成果多发表在体育学术的平台上交流;3)研究课题多出自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下的武术管理部门,等等。什么样的武术决定什么样的武术研究,什么样的武术研究反过来影响出什么样的武术。上述状态的武术研究对于武术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着实令人担忧。
1.6武术人才培养:专业有余,综合不足
在我国,培养武术专门人才的机构主要有武校、业余体校、专业队、高校武术专业甚至武术院系,还有武术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及研究人员,不断成长为武术方向的教授、研究员及知名的教练员、裁判员等,但时至今日,武术人才总体上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领域甚至各种体育项目学科领域相比都有不同的差距,有的差距还非常明显,但在当代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时期,我们恰恰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就像任何专业领域一样。没有复合型的人才,武术将永远是别的领域的附庸、下位或补充的概念。
比如,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已经有了近40所高校招收攻读学士学位的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培养研究武术技术与理论的高层次人才。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论证投票,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97年正式将学科确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使武术的学术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至此,武术学科与其他一般性学科一样能够全程培养最高学历人才。”然而,武术高等人才的培养,也在体育学的引领下,走进了“体育武术”的时代。“从我国体育领域引进苏联的体育教育体系后,作为具有身体教育特性的中国武术教育就一刻也没有摆脱西方体育教育的牵引和丰宰,中国武术教育一直处于‘体育教育的下位概念。”从最早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教育,到如今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育”概念一直夹裹在”武术教育”的躯体上,导致了武术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按照武术本身的内在规律,成为一门具有显著民族特性的独立学科体系。进而导致了“体育学”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存在都受到“体育人”的质疑。武术学科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定位,只能战战兢兢地存活在“体育学”下“苟且偷生”。“以竞技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课程设置较窄,缺乏人文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现代武术”“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武术专业教育,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百校统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无形中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文化为核”“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在我们的教育产品中,也只剩下“肢体运动”“操化表演”,进而成就了它的“窄小粗浅”。
1.7艺术武术:迎合市场,不重责任
中国武术不仅具有技击,还有着丰富的健身、教育和艺术的功能;于是,艺术创作者尤其是影视艺术人便把武术作为影视作品的绿叶甚至是主干,来迎合市场,满足观众对于暴力宣泄的心理需求,以创造永不满足的商业价值。
武术影视孕育了武术运动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影视武术,丰富、充实了武术的内容体系和文化内涵;武术影视借助科学、先进的影视传媒效应,有效地拓展了武术传播、推广及发展的途径和空间。另外,一些优秀的武术影视传播者在武术运动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大力促进了我国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武术影视为武术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培养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并有效扩大了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武术人口;武术影视促进了武术经济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我国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武术影视为武术的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大量功夫片胡编乱打,不仅没有任何武术文化内涵,反而充满戏谑、调侃,给人带来娱乐,给自己带来利润的同时,却毁坏了中华武术的声誉和形象。武术影视中电脑数码特技的过度使用使我国的武术运动变得更加神秘化、虚幻化,从而误导了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更有部分武术影视所宣扬的“影像暴力”,给观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使人们对于武术的价值产生困惑和误解。
2.武术当代发展必须转型的外在原由
2.1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出现,并且汹涌而至。它正在突破以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国的经济技术联为一体,政治接触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密切。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认为,全球化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国际关系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全球化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我们不能只考虑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命题了,我们需要在提高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树立文化主导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如前所述,与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在参与国际传播与竞争方面,中国武术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武术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战略性的优势和意义。对于这种需要,中国武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无疑是相悖的。
2.2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认同的需要
2011年9月,瑞士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温史普嫩摔跤节。开始前几个月,1万5000张门票就已售罄,为观看比赛,人们四处高价购买门票,出现了中国人看某些球类比赛时“一票难求”的局面(如果是中国人可就不是1万5000张了)。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好像反映了瑞士人多么喜欢摔跤这项运动。实际上,就连一向不怎么深入看待问题的媒体都认识到了这是“瑞士人寻找自我、探求文化认同”的一项载体性的活动。瑞士因历史原因划分为几个语言区,彼此间文化习俗差异甚大,造成了瑞士人文化认同感缺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瑞士人迫切感到需要向世界证实自己对祖国及彼此间所拥有的文化认同感,而欧洲范围内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瑞士人更加看重大家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来被忽略的瑞士民俗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严肃的重视起来”。如今的摔跤节已经被瑞士人视作“热爱祖国”的代名词。
于是反观我们一度被尊为“国术”的中国武术,近年来何时被上升到如此高度?是我们不缺乏文化认同感吗?不说别的,仅凭“哈日”“哈韩”等各种“哈”就可以做出无可置疑的否定回答。是我们不需要文化认同感吗?处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文化迷茫的关键时期,没有比我们更需要文化认同感了。是我们的武术不如瑞士的摔跤有文化内涵吗?就总体文化含量来说,瑞士的摔跤与中国武术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一毛之于九牛。如此,我们有何理由不为开发、转型中国武术以发挥其增强中华民族之文化认同功用而振臂一呼呢?
2.3文化产业发展大势所趋
作为21世纪新的经济和文化增长点,文化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开始对世界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影响。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2001年3月,这一建议被正式写进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从而使得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形态,获得了合法性身份。
“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推进和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用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方式推动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也就是现实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
武术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具备了体育项目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竞技性和健身性是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共同特点,而突出的民族特色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武术的文化个性。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武术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尚游离于人们的视野之外。国际武联主席李志坚曾讲到:发展武术工作,要有阵地意识,还要有经济意识,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武术运动自身所蕴含的哲理、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服务。
3.中国武术转型的策略撮要
“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一概念是对生物学概念的借用。我国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先生《社会发展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一书中首次把“social transformation”转译为“社会转型”。由此,“转型”被广泛用于“政治转型”“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等各个方面。当文化进入到结构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形势后,“……文化的发展只有2条道路:一是‘文化消亡;一是‘文化转型。前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是文明古国的古埃及文化的灭亡,后者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文化”;所以,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面临着上述多方面深刻的问题,转型是其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研究,我们认为以下方面需首先努力。
3.1研究武术文化的本体,开发武术的文化内涵,发挥武术的文化价值
武术除了技术形态,还有物质形态(如兵械服装、练功环境)、道德规范(如习武道德、交往礼仪)、文本形态(如拳谱武谚、武侠文学)、精神内涵(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价值主张(如除暴安良、舍己从人)等丰富深厚的文化留存和精神承载。即便是武术技术本身,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武林先辈们不断地经验总结和智慧积聚。对于这些文化形态和内涵要予以全面深入的挖掘、提炼、研究、发扬。否则,所谓的传承武术将永远停留在“三拳两脚”的表层和“博大精深”的空谈。
3.2充分重视、切实保障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并重协调发展
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体育化的产物,是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形态之一,但不应是全部,甚至不应是主体。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固然有主观人为的原因导致了竞技武术的相对上位,但二者仍各有其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如果能让它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牵制,定能促进中国武术整体的健康发展;但问题就出在各自不承认对方的价值,认为自身才是中国武术永恒的全部,代表中国武术的精华和主体,其余则可忽略不计。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3.3大力推动武术在学校的优势发展
学校是文化传承最广阔、最坚实、最有效的阵地。应思考武术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战略意义,进而推动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而且这种开展要在相关制度政策的保障下实施,而不是局限在考虑“学校武术怎样开展”这种不痛不痒的命题。因为这种命题本身就把“学校武术”当作“学校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来考量。总之,让武术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体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而把他当做诸多体育项目中的普通一利,来进行实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效果。当然,具体的实施策略尤为重要,但一定要防止落入一种普通体育项目开展的窠臼。
3.4培养文、史、哲、管理、跨文化等方面综合型武术文化战略发展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对于做好一件事情之所需,人们常说“人、财、物”3个方面。“人”永远被列为首位要素。中国武术发展至今,出现的诸多问题当中,许多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才的匮乏;因此,要研究武术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营造武术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制定武术人才科学的培养方案,并突破传统狭隘的体育武术人才的培养范式,站在多学科视角,利用多学科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现代化的综合型武术人才。
3.5研究、实施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
把对武术的发展上升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并突破“体育”概念来进行研究,突破“体育”部门来进行实施,突破“体育”人员来作为行为主体,突破“体育”武术来作为行为客体,突破“体育”思维来进行思考,突破“体育”视角来进行看待,突破“体育”功用来进行重视……让武术发展战略切实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在全球化及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武术由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的困境等内在原因,以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外在原因,在当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武术当代转型发展需开拓思路、思考问题、规划方案、落实措施,让武术发展战略切实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武术文化发展之流就像发源于青藏高原而奔泻于千山万壑间的黄河长江,其九曲十弯正如武术文化发展的艰难曲折,但其奔泻而下直入大海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