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凝瑶
“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这是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的一个著名论断。苦难的历史不仅造就了苗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更创造了世界民族之林中绚丽的苗族银饰。
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当你在苗乡行走,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或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巷、山道,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花边和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特别是那满身银光闪闪、环佩叮当的银饰,一定会令你的眼睛为之一亮。
银饰情结
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繁衍生息,服饰特别是银饰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明一脉相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唐宋时期,苗族银饰是以多、以大、以重为美,妇女戴大耳环,戴银项圈。明代方志说,苗族佩戴的有金银耳环,富人还戴硕大的项圈,虽承唐宋遗风,却衍生出区别婚否、馈赠定情的功能。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苗乡“改土为流”以后,苗族银饰趋向纤细、复杂、精致。特别是黔东和湘西地区的苗族服饰更是精彩纷呈,这在青年妇女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她们常常是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以多为美,以重显富。一个盛装的苗家妇女,其银饰重达二三十斤。
因苗族人没有文字,一些学者对苗族人崇尚佩戴银饰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除了美化服饰外,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带在身上,人走则家随;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苗族人认为银饰可以避邪,还能去毒,防止瘟疫;再有一种说法是,苗族社会崇尚男女平等,苗族女儿在出嫁时,当地每个苗族家庭户主,都会穷尽财力,为女儿打制一身精美的银饰,装饰在服装上,谁家姑娘身上的银饰越多越重,就显示出这家越富有。
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苗族古歌》中,有三章专题描述金银的,分别是《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古歌里,金银都被拟人化了,成了苗族同胞的亲密伙伴,“金子冒出来,像条大黄牛,脊背黄央央”“银子冒出来,像只白绵羊,肚皮亮晃晃”。苗族先民们认为金子和银子的“家”不是在水里,也不是在山洞里,而是“金子黄铮铮,出在岩层里,银子白生生,出在岩层里”。然后,他们又用金子打造了金柱,用银子打造了银柱,把混沌的天地撑开,还打造了金太阳和银月亮,以及满天的星星。由于用金银铸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这样才让白天和黑夜有序更迭——“白天有太阳,夜里出月亮,高山和深谷,日夜亮堂堂;牯牛不打架,姑娘才出嫁,田水才温暖,庄稼才生长,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江略九千个,遍地喜洋洋。”由此可以看出,苗族是一个酷爱艺术并很早就掌握了金银冶炼技术的民族。
银饰类型
苗族历史悠久,族源可上溯到黄帝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苗族自北而南,辗转迁徙,形成众多分支,在清代即有“百苗”之称。苗族摄影师吴仕忠先生20年来足迹遍历苗疆,拍摄到的各类苗族服饰多达170余种。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同一分支苗族的男装、妇装、童装、盛装、便装等。苗族习惯用服饰作为分支依据,以不同服饰不开亲作为氏族内婚制的范围界定。服饰不同,银饰也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分支内,银饰的款式亦有不同,纹样更是千差万别。
综观全国苗装,银饰的数量最多的是黔东南地区,其次是湘西地区,西部的川、黔、滇苗族银饰较为稀少。从整个苗族银饰装饰表现方式来看,可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饰品件都有一二乃至多件以上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凝聚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每一项组织都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把格调、韵味、情趣、审美意识融为一体,表现了高度的外观美和形式美。
头饰部位的装饰品有银凤冠、银花帽、银簪花、银发髻、梳山、空心花罩等多种装饰品。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有龙头凤尾之美称。银凤冠和银花帽的制作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达150余件,多则达200余件,工艺流程长,花费时间一般需要5天,复杂的需要6天。它是苗族银饰中的精品,价值高昂珍贵。
颈饰部位的银饰品主要是银项链,又叫银项圈。银项圈的式样有轮圈、扁圈、盘圈、根圈几种。以轮圈、扁圈为最常见之饰品,制作一根银轮圈,需要花纯银一斤二两。苗族妇女在佩戴银项圈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戴之,一般戴一根,多的可达3根、5根或更多一些。但只能戴单数,不能出双数。
银饰肩饰和胸饰部位主要有银披肩、银牌、银链、银铃、银小件饰品,如牙扦、银大刀、银剑、银钩、银弓、银针筒等。银饰的手、脚、腰饰部位,主要有银手钏、银手镯、银戒子、银钻花腰链、脚环等。佩戴时可以全部佩戴,也可以选择性的佩戴,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而定。 其他银饰佩件还有银耳环、银挖耳匙、银尾羽、银面罩、臂环等。 苗族银饰花色品种多样,大小饰件齐全,精致美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苗乡银匠业
从古至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完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由于苗人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
在苗乡从事银饰制作的艺人一般分为坐地银匠和流动银匠两种。坐地银匠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从艺,农艺结合,守妻教子,生活比一般农家富裕。坐地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流动银匠多以中青年为主,其行头并不复杂,往往一担在肩,走村串寨,获得人们殷勤款待。通常银匠都有自己的专门路线,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于胸,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
贵州省雷山县的控拜、麻料、乌高和台江县的九摆等村的流动银匠最多,工艺最好,影响最大。仅控拜一村,现有202户人家,银匠达263名。从该村走出的银匠足迹遍及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他们在为苗族同胞服务的同时,也为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和汉族等兄弟民族制作银饰品。迄今为止,一个小小的控拜村竟在省内外设点制作银饰多家,仅本省的凯里市就有70家之多。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据调查显示,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
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从而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
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瑕。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拉丝、雕刻、打磨
杨洪江虽然只有25岁,但他已经做了9年的银饰了,现在他是湘西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州级传承人,尤其擅长拉丝。
银具有惊人的延展性。先把一根银条打细,先后穿过从大到小的钢板圆孔,银条也就慢慢变细,最后细如针线。现在,拉丝的钢板是订做的,钢板坚硬,小孔从大到小的渐变足够称心如意。拉钢丝用的是一架小轱辘,把钢板固定住,银丝穿过孔眼睛,然后缠在轱辘上,转动轱辘,更细的银丝就一点点的被从孔中抽出来。转动轱辘讲究用力均匀,太猛太快便会将细小的银丝扯断。
拉丝是银饰中最为精致的一种工艺,它意味着,银饰不再被视作块状或者条状,而变成了更加柔软可以编织的丝线。杨洪江潜心、专注中,用镊子夹着细小的银丝线,转动镊子,银丝线慢慢被拼合成小片状,再嵌入已做好的荷叶形骨架的银片里,就成了一个可人的荷叶吊饰。
接着用火烧灼,银线和银线间、银线和骨架间都会因为一定的熔化而接合起来,也就是焊接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切依靠经验,没有明确的温度和时间作为依据,全凭感觉。温度不够,便焊接不牢固。过火了,就熔化过度,线条变糊了,“那样你就白忙活了”。
在杨洪江的身边,老银匠文德生师傅正在给一副银手镯进行打磨。手镯是半封闭式的,特意雕了两个相对的龙头,其中一个龙头嘴里含珠,精细的还可以转动,象征“双龙戏珠”。打磨时,银粉掉落,文师傅都会细心地擦到抽屉里的一个铁盒里。再经过玛瑙棒的3次抛光,银饰才能变得明亮夺目。
在文师傅做的银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蝙蝠、鱼等图案。这些图案都象征着吉祥。龙、麒麟、凤是神兽瑞鸟,蝙蝠象征着“福”,鱼是年年有余。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银饰的图案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老人家戴凤凰,少女戴鲜艳的花朵、小草小鸟,少妇戴一些牡丹花。”文师傅说,“如果是求小孩子平安,那就给孩子戴观音菩萨,或者戴麒麟啊、龙啊。”
文师傅所做的是苗族银饰中最传统的一部分,他尤其精于雕刻。杨洪江则专攻拉丝。这种技艺上的专精,或许也是苗族银饰成为世界文化奇葩的重要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