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与“线”

2014-04-29 00:44:03邓建强蔡峰
美术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风筝笔墨

邓建强 蔡峰

邓建强,1962年生,重庆合川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常务副馆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

2008年中国画《清清荷世界》荣获2008年重庆市文学艺术奖,中国画《春之声》被人民大礼堂收藏。

中国画《巴渝暖阳》《新风》《红土》等8幅作品在《美术界》2011年第1期发表。

2013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巴风——邓建强作品展”,《巴风渝韵》《巴山春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2-201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荣宝斋美术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出版邓建强作品集及画谱。

“文革”之后,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反思是从一场论战开始。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相继在《美术》发表了《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的研究》《关于抽象美》和《内容决定形式?》三篇文章,由此导致了大规模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艺术讨论,甚至形成了当时国内文化氛围的一度紧张。作为回应,1985年李小山撰文《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文中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了。 至此,在接下来的30年中,中国画的创作一直被这样一个命题催促上路。在我看来,艺术的发生必定是当下生活的一种提炼再呈现的过程。提炼之于生活,而呈现则是艺术,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艺术的必然而忽略了对生活的关注,自然,也不能只顾惘然生活,全全不关艺术的事情。如此说来,看似陷入了一场“矛与盾”的命题——艺术必须中庸?

所幸,我很重要的一部分艺术思维并不是来源于成人世界,自然与中庸无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的艺术工作与创作的重心就是城市边缘的儿童画艺术。之所以要强调城市边缘,还不仅仅是城乡结合处,是源于那里的城镇化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都市建设重心以及速度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难以想象的。在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中,视觉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媒介手段,同时也作为一种垃圾,浸染着我们的生活。走到乡镇,远离闹市区,关注最为天真的儿童世界,去观察他们观察世界方式以及想象世界的方式,这让我受益良多。我以组织儿童画的创作、展览开辟自己的艺术创作,尽量拓展自己想象的边际,并消解艺术创作的逻辑。贝尔曾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所谓意味,就是来自于线条、块面、色彩等形式因素之间排列组合的关系。 对于我来说,从儿童的世界中走出来,就是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寻求一种更为有张力的排列组合关系,即有意味的形式。

当我们拥有了一种观察世界并且基本的表达方式时,便是我们要借助何种语言并如何表达的问题了。当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有这样一个先后顺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交错发生的过程,但大致会有这样一种脉络。

中国传统艺术是最为贴近中国文化土壤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无法分割。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评判模式与审美模式,暂且不讨论评判模式的更新与准确,仅于联系当下国人的心理情感的角度,传统艺术是最为容易接受的。虽然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已“围剿”我们的生活,但不可否认,自我文化的发展、融合、排除,我们始终是借助传统在标示自我,最终我们还是要借助自我民族的心理与意识做出一种区别。

这种区别就是立足于传统的形式,试图别样的诠释。鲁虹先生曾经为我撰文:一方面他(邓建强)基本抛弃了传统花鸟画固定化的图式语言,比较强调现场观察与目识心记的游观态度;另一方面,他又能有效借鉴与转化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若干手法,进而在画面图式、笔墨处理与着色方法上都有所突破。

自从2006年始,我就开始尝试一种想象——当然赵春翔先生早在多年就开始了这样的实验,不得不承认,那时的我相对封闭,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艺术逻辑的摸索,却与赵先生“撞了车”——以传统水墨的笔墨程式及造型方式与西方表现主义对接。而这种方式的探寻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一些艺术家通过借鉴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与手法来改造传统水墨画。

但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实验性质的探索,我开始体会传统与当下、笔墨与内心、生活与呈现的种种关系。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例如《栖》《和荷图》《黑云》等,也尝试使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拼贴技法。回顾过去,这一系列相对实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融合,并不涉及单一甚至双重文化的深层次融合。当然,我也深知这一系列作品是传统文化与舶来文化的一种相望,很难深入骨髓。在这个系列作品稍后的创作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应该更倾向本土文化延续下去。

自2009年,我尝试从最传统的艺术形式汲取营养——从敦煌到张大千。我在最为“艳俗”的色彩选择上试图寻求更为深刻的表达,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于其中,我所感受到的是笔墨最终只是通达内心的一种形式。这一阶段,我陆续创作了《巴山春暖》《巴风渝韵》等一系列作品。将作品回归到当下的生活——巴渝,并在作品中解构与重构空间关系,促使用西方现代语言去梳理中国传统艺术“人与物游”的创作脉络。不可否认,相比较前一阶段的创作,是从表层的艺术实验变成了一种更为内心的生活经验。“我尽力保持笔墨及水墨媒介本性的同时,改造并使用了一些西方表现主义手法与画面构成方式,结果就为超越传统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恰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这种新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逆转了传统水墨温文尔雅与笔墨为上的艺术风尚,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合了一种新增长的审美需要”。

至此,回到本文开篇的“中庸之说”,艺术创作从来不是“站队”的问题,它不需要走一条中间路线。作为艺术家,应该更多的考虑用何种形式的语言呈现何种内容的生活。回到当下,双重的文化相望,必然决定了这个时代并不缺乏语言的表达,甚至单调且多元化的语言已经泛滥于这样一个视觉的时代,而我们应该回归到传统与生活,呈现当下独特的个人体验与社会经验。

借吴冠中先生的“风筝”与“线”,自勉,且与君共勉。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风筝笔墨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笔墨童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16
风筝
小小艺术家(2018年5期)2018-07-01 17:05:42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6
丰富艺术创作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4
笔墨厨神
学做风筝
笔墨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