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普通劳动人群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4-04-29 00:44:03车光
职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劳动者人群

车光

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看,人们特别注意抓住重点和关键,注重高端的人力资源开发,并将此定义为“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建设至关重要,必须认真抓好。本文所强调的是,在抓住关键的同时,还应兼顾一般;在重视人才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普通劳动人群职业能力的培养。

普通劳动人群,并无严格准确的定义,一般可视为通常意义的“蓝领”。这一职业群体是最基础、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口为7.67亿。其中,人才数量为1.2亿,普通劳动者数量为6.47亿,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4.35%。它虽然不是高端人才,却是劳动人口的大多数,是社会分工、生产分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注这一劳动人群的职业能力状况,是全面、系统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提高社会产品质量和改进社会服务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民族竞争力的需要。

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普通劳动人群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步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的道路上,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这一变革,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普通劳动人群来说,从职业群体的角度上去认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以下几点:

从工业化对普通劳动人群的影响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普通劳动人群不断地向第二产业转移;许多传统的手工和半手工劳动岗位逐渐减少或消失,大量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制造业各个门类的劳动岗位上。1978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17.4%,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30.3%。

从市场化对普通劳动人群的影响看,人力资源配置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政策。劳动力从封闭固定的状态转向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自由流动的状态。市场化也改变了所有制结构,职工身份呈现出多样性,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勞动力。根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已经超过国有经济。诚然,由计划配置人力资源转向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是艰难痛苦的,当时国企关停并转、主辅分离、下岗分流,曾产生几千万企业富余人员。继而,他们成为再就业人员、创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

从城镇化对普通劳动人群的影响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以“候鸟式”“两栖式”的方式进城务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低端的职业和岗位。很多农民工已经从个人单飞变成了举家迁移以及相对长期稳定的城市居住。城里人不愿意从事的劳动岗位被他们迅速地填补并牢牢地占据着。据统计,2012年的就业群体中,农民工达26261万人。尽管受户籍制度等限制,他们处在是城里人也不是城里人的状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终将成为真正的市民。

从信息化对普通劳动人群的影响看,信息产业的迅速兴起如雨后春笋般催生出许多新职业,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吸引和带动众多的劳动者,形成大规模的相关职业群体。如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产值达到GDP的18%,大量的劳动者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纷纷加入到电子产品制造、计算机软件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城、商品投送等工作岗位上。

从全球化对普通劳动人群的影响看,在国际分工中我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不但获得大量的境外投资,也形成若干外向型加工产业和众多的就业机会,近年已经成为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一制造大国。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坐落着密集的制造业产业群,汇集了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凭借勤劳能干、价格低廉的优势,普通劳动人群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

在上述各方面的影响下,普通劳动人群的职业结构经历着重大的分化与组合、调整与演化,其职业能力也在调整与变化之中,需要增添新的本领,以适应新的职业要求。

普通劳动人群的职业能力面临重大的现实挑战

从国内情况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推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合理布局。这必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必将对劳动人群的结构和职业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国际情况看,经过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西方国家开始改弦更张寻找出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 “再工业化”战略,以快速制造技术(亦称3D打印技术)为核心,重返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而我国产品的能源成本、劳动力价格成本不断上升,与美国产品价格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缩小。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者的职业能力,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劳动大军。

然而,审视普通劳动群体的职业素质,还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技能型工人紧缺,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工作技能达不到相应的水准,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创新能力的增强;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劳动者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缺乏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缺乏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技能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三是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理性、效率、时间观念和纪律性,以及遵守基本秩序的文明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四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劳动者的供给能力不足,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五是社会浮躁,择业倾向存在偏差,偏重于权力大、待遇高、工作轻的部门与行业,从事普通劳动的光荣感严重不足。

面对挑战,面对问题,必须不失时机地予以应对和解决,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考虑问题。

培养普通劳动力人群职业能力的基本任务

1.健全培养体系

要建立各种培养渠道,使所有普通劳动者在职前或在劳动岗位上能够得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要改变“短板”和“短路”状况,形成覆盖全体普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要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资源,削减低质、过剩的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要鼓励民间创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增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敏感性、针对性,改进教学设置,以符合社会生产实际。要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当中,设置课程。一个制造大国没有一个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普通劳动大军,是难以成功的。

2.创新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解决好体制和机制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计划培养模式被打破了,而符合市场的培养模式尚未及时建立起来。创新培养模式,必须要明确几个基本问题。明确企业责任、职业培训机构责任、政府责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理论教学与生产训练的关系。德国、日本、韩国都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尚需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3.改善培养环境

校正选择职业的社会价值导向,营造尊重普通劳动着的社会氛围。尊重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社会生活的准则。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每个职业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各个职业都是平等的。然而,这一浅显的道理在当今社会是需要反复阐述和长期宣讲的。普通劳动者能够接受它的前提是没有被“忽悠”。“千军万马奔国考”的现象在他们那里起不到好的作用。如果某些职业还是隐含着人们所羡慕的“权力”与“法术”,那么校正是达不到目的的;如果某些行业的待遇还是存在悬殊差距,那么校正还会发生偏差。

改进劳动用工制度,建立相对固定的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劳动关系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负责精神,不利于用工单位对员工有所期待。过去国企职工被绑得太死,现在农民工被放得太松。因为劳动关系是临时性的,一些农民工与建筑施工单位极不信任,工资一天一付。如果当天拿不到钱,明天立马走人。这样的情形何谈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养成?这样的劳动关系加上这样的建筑工程制度,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逐步解决农民工的身份待遇问题,让他们尽快成为城市市民。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目前其规模大体占总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能够成功地解决他们的问题,那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成功。安居方能乐业。当户籍、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他们的职业能量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来。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劳动者人群
在逃犯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28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6
财富焦虑人群
在云端
人力资源(2015年7期)2015-08-06 10: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