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植棉费工、费时等问题,研究了‘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皖杂棉11号的品种特性,结合安徽省沿江及江淮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与提高,提出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该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皖杂棉11号的适宜产地、种植制度、育苗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控、化学调控、防灾减灾、整枝、打顶、收花等技术要求,提供了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机器辅助采棉技术等轻简化栽培技术。该规程符合节本、省工、高产、高效和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对于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规程
中图分类号:S56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199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some problems in cotton production, such as labor too much, high labor intensity,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complex etc, the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nzamian 11 were studied, which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anzamian 11.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implified and labor saving cultivation of insect 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cross ‘Wanzamian 11 wa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nzamian 11 and the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area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ing, improving and enhancing in recent years. Som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ere set in th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such as suitable planting area, planting system, seedlings and transplanting, fertilizing, insect disease prevention, chemical regulation of growth regulator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uning, topping, and harvesting. And some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of simplified and labor saving were provided, including seedling and transplanting technologies of simplified and labor saving, the technology of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special for cotton,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hemical weeding techniques, cotton picked technologies with machine assisted etc.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which aims to reduce costs and save labor, high yield, high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guiding cotton production.
Key words: ‘Wanzamian 11; Simplified and Labor Saving; Cultivation; Specification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水稻、小麦等作物轻简化、机械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植棉效益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1],加上近几年棉花价格波动很大,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滑坡[2]。棉花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技术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用工数大约是水稻的2.5倍、小麦的4倍、玉米的3倍[3]。随着城镇化发展,棉区劳动力大量转移,植棉“老龄化”、“妇女化”、“兼职化”和“副业化”现象严重,植棉栽培技术“退化”和技术“老化”现象严重[4]。在这种形势下,加快对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稳定棉花生产、促进棉区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杂交棉增产幅度大、纤维品质优,减少了农药及治虫投入,更宜间作套种,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5],其在长江流域的推广和普及,极大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发展。然而,如何迎合棉花轻简化栽培的需求,进一步发挥杂种优势,已成为棉花育种和栽培研究的热点。要实现轻简化,实行规摸化、标准化生产是前提,制定作物轻简化生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6]。陈建平等[7]提出了江苏沿海棉区以“扩行减密、足肥轻控、留叶枝、迟打顶”为主要内容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轻简优化栽培技术路线,郑曙峰等[8]提出了‘皖杂40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赵丽芬等[9]提出了‘石杂101冀中南棉区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规程,王阶祥等[10]提出了‘徐杂3号淮北地区栽培技术规程。
近2年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在安徽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进一步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栽培实践,总结并示范了该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为了更好地使棉农和基层技术人员应用该品种,结合沿江和江淮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研究制定了‘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旨在为其进一步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 品种特性
‘皖杂棉1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于201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证书编号:皖棉2010006,品种来源:'‘皖棉133בTM-5。在安徽省棉花区试中表现优异,整齐度好,长势强,结铃性较强,丰产性好,稳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吐絮畅,抗病性较好;平均皮棉产量1476.2 kg/hm2,比对照增产9.39%;单铃重5.82 g,衣分40.6%;枯萎病指9.6,抗枯萎病,黄萎病指29.1,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7 mm,整齐度85.6%,比强度30.74 cN/tex,马克隆值4.9[11]。
2 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2.1 产量目标
皮棉单产1500 kg/hm2以上,霜前花率95%以上。
2.2 产地选择
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淮和皖南山区推广种植。宜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棉田集中连片种植。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2.3 种植制度
2.3.1 与油菜连作 油菜选用抗倒伏中熟偏早品种,9月上旬育苗,10月中下旬在棉行套栽,也可直播;棉花于翌年4月中下旬育苗,5月中下旬油菜收获后移栽,沿江棉区移栽密度22500株/hm2左右[12-13],江淮棉区27000株/hm2左右。
2.3.2 与小麦连作 小麦选用抗倒伏中熟偏早品种,11月上旬播种;棉花于翌年4月下旬育苗,5月底至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移栽,移栽密度27000~30000株/hm2。
2.3.3 与小麦套作 采用3—1式或4—2式。3—1式带宽为110 cm左右,种3行小麦,栽1行棉花,棉花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110 cm左右;4—2式带宽为170 cm,种4行小麦,栽2行棉花,棉花宽窄行种植,平均行距85 cm。棉花于翌年4月上旬育苗,于5月上中旬移栽至小麦预留棉行。沿江棉区移栽密度22500株/hm2左右,江淮棉区27000株/hm2左右。
2.4 育苗移栽
可采用基质穴盘育苗[4]或水浮育苗[14]等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也可采用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2.5 苗蕾期管理
2.5.1 施基肥 可选以下2种施肥方式之一。
常规施肥:利用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得出配方和用量,也可参考如下配方[15]:每公顷施氮(N)270~375 kg、五氧化二磷(P2O5)50~150 kg、氧化钾(K2O)270~450 kg、硼(B)1~2 kg、锌(Zn)4~6 kg。基肥施总施氮量的30%、总施磷量的100%、总施钾量的50%、总施硼量的100%、总施锌量的100%为宜。
简化施肥(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每公顷用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配方同常规施肥)1200~1500 kg和有机肥料1500 kg作基肥或移栽肥一次性开沟埋施[16],露地移栽棉在移栽后10天内施用,地膜覆盖棉覆膜前施用。
2.5.2 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以立枯病、炭疽病、茎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为主;蕾期以枯萎病、黄萎病、茎枯病等为主。蕾期虫害以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棉蓟马等为主。机防统治,结合生物农药以及扑捉、诱杀(频振灯)等方式进行防治[6]。应注重防治棉盲蝽,采取“狠治棉田一代”策略,提早防治。
2.5.3 草害防治
(1)移栽前化学除草。前茬作物收获后,板茬免耕移栽或翻耕前,可用草甘膦+乙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等对杂草茎叶和土壤喷雾。
(2)移栽后现蕾前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可用草甘膦+乙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等对杂草茎叶和土壤定向喷雾;在禾本科、阔叶和莎草科杂草混生时,可用乙氧氟草醚等杀草谱较广的除草剂,还可选择2种或多种除草剂进行混配使用,或用氧氟·乙草胺等混剂。
(3)现蕾后化学除草。棉花现蕾后、株高30 cm以上且棉株下部茎秆转红变硬后,用草甘膦、百草枯等对杂草茎叶定向喷雾。
2.5.4 化学调控 应根据苗情和天气状况,于8~10叶期每公顷用98%甲哌鎓7.5~15.0 g兑水喷雾。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的棉花,应提早化控,每公顷用98%甲哌鎓15.0 g兑水喷雾。
2.5.5 整枝 棉株现蕾后,及早打掉叶枝。
2.5.6 中耕 盛蕾期结合深中耕、锄草和培土一并进行,可用中耕机机械中耕。地膜棉于6月底7月初清除地膜。
2.5.7 防灾减灾 当发生涝灾时,应清理“三沟”,迅速排除田间积水,扶理棉株,及时补肥,中耕培土。当发生旱灾时应及时灌溉,采用沟灌方式,不宜大水漫灌。
2.6 花铃期管理
2.6.1 施肥 采用常规施肥的棉田,应在盛蕾期至初花期施氮肥和钾肥,施肥量为总施氮量的60%、总施钾量的50%;7月底至8月初施用速效氮肥,施肥量为总施氮量的10%。8月上中旬开始叶面喷施1.0%~2.0%尿素加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
采用简化施肥(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方式时,盛花期(7月底至8月初)视苗情每公顷追施纯氮75 kg左右。可用中耕机开沟施肥,机械中耕施肥是使用多功能棉田管理机中耕深施花铃肥的同时破除空行板结,疏松土壤[6]。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2.6.2 化学调控 施花铃肥后3天内(或16叶期前后)及打顶后7天内各化控1次,每公顷分别用98%甲哌鎓30.0 g和45.0 g左右兑水喷雾。
2.6.3 打顶 单株18~22台果枝时打顶,打顶不应迟于8月上旬。
2.6.4 病虫害防治 花铃期病害以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铃病等为主。虫害以棉铃虫、伏蚜、叶螨、棉盲蝽、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为主。
2.6.5 防灾减灾 当发生旱灾时应及时灌溉,采用沟灌方式,不宜大水漫灌。遇台风或雨涝时,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扶理棉株,抢摘黄铃。
2.7 吐絮期管理
2.7.1 叶面施肥 叶面喷施1.0%~2.0%尿素加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晴天下午喷中上部叶片背面为宜。
2.7.2 防烂铃 对后期田间郁闭、通风不良的棉田,可推株并垅。如遇连阴雨造成烂铃,应及早摘烂铃。
2.7.3 采收 当大部分棉株有1~2个棉铃吐絮时,可开始采摘,以后每7~8天采摘一次,收花应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雨前应及时抢摘。正常吐絮的棉花可用手持式或背负式采棉器具采摘,僵瓣棉可用手工采摘。晚熟棉花可用喷催熟剂催熟。实行“四分”标准(分收、分存、分晒和分售)[10],及时抢摘烂桃,不摘雨、露水花和笑口花,不带壳收花。坚持布袋装花,带帽操作,高架晒花,避免家禽、牲口等动物接触棉花,防止“三丝”混入[17]。
3 结论与讨论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根据‘皖杂棉11号的品种特性,将目前成熟的轻简化技术进行整合,用现代的无土育苗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营养钵,用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替代普通肥,用机械中耕替代人工操作,用化学除草替代人工除草,用病虫害机防统治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替代传统的分散防治,用手持式或背负式采棉机器采摘籽棉替代纯手工摘棉。该规程在育苗移栽、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花等环节中均采取了轻简化栽培技术,使棉花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本、省工、高产、高效和环保的目的,对于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安徽沿江和江淮棉区目前多采用杂交棉,植株高大,成熟期不集中、产量器官空间分布很大,不利于大型机械进行收获,机械化过程将是一个较长的农艺农机配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重要手段[6]。轻简化栽培中,“轻”意味着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简”意味着减少农事活动次数,减少(优化)物质(农药、化肥等)投人。轻简化栽培主要通过减少管理环节、简化农艺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机械化作业替代手工劳动等来实现[18],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毛树春等[4]研究表明,轻简育苗移栽技术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具有“三高五省”的效果,“三高”即苗床成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以及高产高效,“五省”即省种、省地、省时、省工和省劲。王维等[15]研究表明,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一次性施用可减少施肥用工,解决了多次追肥困难等难题,达到了提高利用率、降低污染、节本、省工和高效的目的。李维江等[19]研究表明,棉花简化栽培比常规栽培纯收入增加1087~1746元/hm2;王维等[20]研究表明,沿江棉区棉花超高产轻简化栽培比对照增产66.80%,节省用工45~75个/hm2,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
由于安徽沿江和江淮棉区棉农众多,种植地块规模小,相对分散,加上气候变化复杂,因此在应用和参考该技术规程时应因时因地制宜,根据棉田土壤状况、种植制度、棉花种植技术水平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李冉,杜珉.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方向[J].中国农机化,2012(3):7-10.
[2] 王维,刘小玲,徐道青,等.2012年安徽省棉花生产述评[J].农学学报,2014,4(2):103-106.
[3] 路曦结,叶泗洪,江本利,等.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植棉技术[J].中国棉花,2012,39(7):10-12.
[4] 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等.推广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加快发展现代植棉业[J].中国棉花,2012,39(8):1-5.
[5] 汪若海,李秀兰.杂交棉的新进展及其深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6):111-112.
[6] 别墅,王孝纲,张教海,等.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603-5605.
[7] 陈建平,张萼,王海洋,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轻简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6-18.
[8] 郑曙峰,唐胜.杂交棉皖杂40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0,27(2):44.
[9] 赵丽芬,李增书,眭书祥,等.棉花新品种石杂101冀中南棉区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规程[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8-19.
[10] 王阶祥,杨峰,李卫华,等.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08,36(3):38-40.
[11] 路曦结,叶泗洪,添长久,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19-17220.
[12] 王维,徐道青,屈磊,等.种植密度对安徽省沿江棉区杂交棉冠层结构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2,39(2):20-24.
[13] 刘小玲,郑曙峰,王维,等.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变化以及植棉效益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安徽安庆,2011,266-270.
[14] 陈金湘,刘海荷,熊格生,等.棉花水浮育苗技术[J].中国棉花,2006,33(11):24-25.
[15] 王维,徐道青,刘小玲,等.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区域大配方效果验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3):28-30.
[16] 徐道青,郑曙峰,王维,等.棉花专用缓控释复合肥在安徽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棉花,2011,38(9):21-23,34.
[17] 王维,郑曙峰,徐道青,等.棉花“三丝”来源调查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棉花,2009,36(4):39-40.
[18] 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等.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441-451.
[19] 李维江,董合忠,李振怀,等.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9):14-15.
[20] 王维,郑曙峰,路曦结,等.安徽省沿江棉区“千斤棉”轻简化技术与创建经验[J].中国棉花,2010,37(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