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波 李福生 王卫东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之重,发展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龙江县景星镇积极探索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宽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依靠当地种植条件相继成立玉米合作社,水稻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成功探索出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与农业增收、增效困难与缓慢的问题。按照依法、自愿、有赏的原则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2、做大做强涉农龙头企业,龙江县及时把握市场发展的机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引进以中粮集团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和元盛肉牛加工基地等,形成基地带企业,企业带农户提高农产品的增值,实现了企业、农户的双赢效果。
3、积极推进农业管理服务新途径,全方位系统围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龙江县及时完善农民技术员队伍的建设,158个行政村都落实了一名技术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做到了有实验有总结起到带动辐射的作用,通过基层组织推动,政策的扶持、技术力量推广与应用,在景星镇超越玉米合作社和产业大户、营销大户、示范户的带动下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技术队伍+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全方位共赢。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1、实现多村一区建设零距离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们围绕破解城市二元化结构,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献计献策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实现多村一区“以种、养、加、销、环境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建区的模式,将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成立政务代办中心近距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生产、生活服务。
2、依法撤销行政村,由原来36撤摈为18个社区统领农村事业,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组建以社区为单位,选举产生农村社区党委(党总支)和社区事务监督机构,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单元由行政村向社区转变,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引导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各村社区党组织联建,促城乡资源整合全民共享的目地。
3、以社区为中心,我们各个社区成立为民代办点,所有农民的事情都由代办员代办,使农户大事小事不出村,极大方便群众解决了农民办事难的问题,同时加强提高社区综合治理,不断探索建立科学的网络化管理,以信息化为支撑,努力实现城乡一元化为目标的社会。
三、极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1、农民市民化,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城市引领农村,以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我们以合作社为突破口以招商企业为龙头,引领和转化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在经济和思想上有了新的飞跃。依靠中粮公司,元盛肉牛加工,景西农具制造厂等乡企和种、养、加、运输业、合作社和劳务输出为载体,全镇共转移劳动力15600人。
2、开辟多渠道转化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机会,大力发展镇域企业是关键,建立街区特色工业园,(已加工、服务、建筑、运输、养殖等)和城郊蔬菜园区,促进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坚持引导各种商贸企业到社区发展联营连销为农民再就业创造更大空间。(其中,造酒业15个、家政10、建筑业12个、运输业9个、各种养殖业195个、有蔬菜大棚230栋)。
3、加快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城乡对接,有线电视、城乡公路,楼房、生活垃圾无害化等普及率、处理率均达到100%。生话养老、深化医保医疗等保险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参保率100%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打造群众性文明内容,坚持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才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社和农场化。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村、农业、农民”开辟农业现代化新的着力点和途径。
(作者单位:16113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龙江县景星镇农业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