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

2014-04-29 00:44何玉兴
管理学家 2014年10期

何玉兴

换位思考的故事

父亲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父亲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想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中凄美的神话。生长在麦田里的三色堇,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想要采摘她的人常常踩踏麦田。三色堇怜惜麦子,祈求上苍驱除她的芳香,她的祈愿被满足了,麦田安全了。

想起一则寓言。猪、羊和奶牛关在一起。一天,主人捉猪,猪嚎叫挣扎,羊和奶牛:“烦不烦啊,我们常常被主人捉来捉去的。”猪:“主人捉你们,不过是要你们的毛和奶,捉我,是要我的命啊!”

想起二战中艾森豪威尔救人救己的故事。一天,艾森豪威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路遇风雪中瑟瑟发抖的老夫妇。艾森豪威尔命令停车,询问得知,他们去巴黎投奔儿子,汽车抛锚,正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艾森豪威尔不顾参谋的劝阻,先将老夫妇送达,然后才赶回总部开会。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只是设身处地的想老夫妇的困境。事后的情报令人震惊,原来,那天纳粹狙击手早已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为艾森豪威尔死定了。

想起丘吉尔和弗莱明的传奇。弗莱明的父亲是贫困的农民,救了溺水的贵族少年丘吉尔,丘吉尔的父亲资助弗莱明接受高等教育。后来,弗莱明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二战时任首相的丘吉尔患了严重的肺炎,青霉素又救了丘吉尔一命。换位思考的互助,冥冥之中的轮回,不仅为自己播下了善种,也造福了国家和人类。

换位思考的故事不少,不换位思考的故事更多。整个人类史,几乎就是一部偏见史。古罗马西塞罗《论神性》中,文明的希腊人对野蛮的罗马人,怀着恐惧的鄙视。粗鲁的罗马人对软弱的希腊人,充满本能的蔑视。卡林·瓦尔特《我与他》:人们互相强加的暴力像一条流血的引线那样贯穿整个历史。马丁·路德·金《和平绝不是赠品》:历史充满了那些专注于仇恨和暴力的废物。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里 · 菲费尔《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权力会使人过度自信和冒风险、对他人的处境无动于衷,把别人当做让掌权者满意的一种手段。

人类,已经为不换位思考付出惨重的代价,一路走来,鲜血淋漓,白骨累累。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得出的黄金法则。可是,如胡塞尔所说: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倾听先哲经典关于换位思考的述说。

换位思考的表述

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西非的约鲁巴人说:对待他人就像你希望他人对待你一样。你折断树枝的时候,想想如果你是树枝会感觉怎样?

非洲一家航空公司的标语:我们神圣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以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乘客。

《圣经 · 马太福音》: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犹太教法典》:谁使人流血,人家也会使他流血。

印度教义:你所向往和渴望于别人的,自己也要做到。

锡克教义:你怎样看待自己,就怎样看待他人。

伊斯兰教:像你被对待的那样对待别人,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施及于众人;你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与别人。你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一样不喜欢。

道教教义: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西塞罗《共和国》:如果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也会做对不起你的事。

福泽谕吉《劝学篇》:勿以自己的意志强制他人,我们做人的道理,就在于不妨害他人的权利,自由自在地运用自己的身体。

法布尔《昆虫记》:如果能够用小狗的头脑思考,用小蝇的复眼看这个世界,那会有多么大的改观啊!

白居易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陆游诗: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黄庭坚: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

憨山大师诗: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赵孟頫: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衍。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明代王阳明:我所不欲也,无加诸人。

恩师范敬宜:己之所欲,也勿加诸于人。

换位思考的追求

践行换位思考没有标准答案,但敬畏、尊重、同情、宽容、互助、关爱、因缘、正视差别,求同存异等关键词,应该是有一定共识的。

以下这些前贤经典的相关论述,如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序言中所说:奉献给读者的,不是理论体系的大厦,只是一些智慧的小金块。

本能。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原始思维不关心矛盾,原始思维既是神秘的又是原逻辑的,万物有灵,互渗律决定社会集体关于它自身和它周围的人类群体与动物群体的观念,引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互渗律”是最原始的换位思考。

贝勒《论施莱格尔的包罗万象的诗》:万物都处在有机的联系中,在无垠的本质的链上,一切事物都被同一个活生生的精神赋予了灵魂,渗透了这个灵魂,无限的力量和行动使一切结成一个巨大的体系,在个别如同在整体中一样自己产生着作用,只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处处展示着自己。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民族志应该呈现土著的想法与世界观,而让读者理解不同文化(自身与当地)之间的差异,进而认识自身的本性。宗教和巫术,对原始居民具有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原始的氏族和部落机构,适应原始居民生活实际。他建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保持原始居民机构的政策,通过原始居民的首领对原始居民实行统治。

同情。孟子:恻隐之心,仁也。休谟《人性论》: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一切人的心灵在其感觉和作用方面都是类似的,凡能激动一个人的任何感情,也总是别人在某种程度内所能感到的,一切感情都可以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而在每个人心中产生相应的活动。这种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互相感应和传达便是同情作用。赫胥黎:让同情心作为你的向导,将你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以你自己愿意怎样被对待的方式那样去对待他人。林肯:如果你拥有某种权力那不算什么,如果你拥有一颗富于同情的心,那你就会获得权力无法获得的人心。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有设身处地的同情的心,才有帮助的行动,才能唤醒被同情者的合作和应答。屠格涅夫: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发现有人竟然没有脚。

宽容。《增广贤文》: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贝尔奈: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卡林·瓦尔特《我与他》:他是一个有着自己多样性和矛盾的人,像你和我一样,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可爱有时讨厌,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抵制暴力的诱惑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最后的沉思》:宗教能对信仰者有巨大的威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它的信徒。信仰能够强加于少数人,而理性却会给一切人留下烙印。罗尔斯《正义论》:通过有正义感的善,甚至要对不宽容者宽容。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如果我们了解别人也像自己一样,那么对最可谴责的行为,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宽容。

互动。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讲述,原始人认为同类相生,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前者可称为“相似律”,后者可称为“接触律”或“触染律”。这种交感巫术,也是一种原始的换位思考。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不应该将动机分为利己、利他,动机是属于交往双方的共同领域。

因缘。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理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此生此世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订单。此生此世的一切,都是缘的践约。

关爱。卢梭: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马克思: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斯宾诺莎《伦理学》:凡是清楚明晰地了解他自己和他的情感的人,必定爱神。神不爱人也不恨人。人不恨神。所以,人,不应该恨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爱使人跟上帝,上帝跟人同一化,因而也就是使人跟人同一化。英国作家C. S. 路易斯《四种爱》:我们生而无助,会发现自己孤独,无论在身体、感情还是智力上都需要他人,我们若想对任何事物(甚至对自己)有所认识,都离不开他人。马丁 · 路德 · 金《和平绝不是赠品》:我们虽然反对种族隔离,但是我们必须爱各种种族的人。钱宏《爱的践约》: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与职业之间的缘分,似乎前生就预订的契约。今生的相爱相许,今生的全部努力,今生的全部意义,好像就是为了某个前生契约的兑现。张承志《岁末总结》:只是我有我的天性和血质:我服从的,永远只有一个神秘的命令。人最说不清楚的是天性。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人因为天性而迷恋某种事物,正是因为这种“迷恋”激起辛勤工作的热情。不必问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原因。爱,是使命与责任。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真正的学者是那些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接受时代教养训练有素的、为真理与道义负责的人。要明白学者的使命,必须明白作为社会的人的使命,因为学者首先是社会的人;要明白社会的人的使命,首先应该明确自在的人的使命。面对威严的峭壁丛山和汹涌瀑布,眼观翻腾的火海风云,我昂首挺胸,无所畏惧,我永生不死。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马志尼《论人的责任》:人们愿意承担责任比接受权利重要。讲权利的人和讲责任的人之间的区别,就前者来说,一旦获得了个人的权利,便失去了动力,再也不想继续努力了;而后者的工作只有到生命结束时才会停止。爱的最高境界,是牺牲和奉献。托尔斯泰:牺牲与痛苦,便是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命运:因为他的目的是大众的福利。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左夫兄弟》题词: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原引自《约翰福音》,编者注)。泰戈尔:“一切都在爱中亲证”。不计得失的爱,不计得失的精神力量,具有永恒的价值。这是任何一个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任何一个称得上文明的社会所必需的要素,它使任何一个伟大的文明得以建立和延续。

整体理念。同在蓝天下,你、我、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于自然、社会、自身三大关系之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黑格尔《自然哲学》:砍掉一个指头,就不再是指头。克鲁泡特金《互助论》: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

求同存异。《国语》: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马克思:大自然的花朵并非只有一种色彩。罗素:对“同一性”的偏爱势必造成危害。彭加勒:一律就是死亡,它对于一切进步都是一扇紧闭着的大门。

柯费尔德《智者运动》:爱智慧的人以双重论证的方式谈话,包括好坏两方面。帕斯卡尔:我们要汲取相反的真理。柏拉威尔《马克思与世界文学》:伟大的作家是能够具有驾凌于他们自觉信念和态度之上的见识的。爱因斯坦:一个伟大的头脑,应该同时容下完全对立的东西。

谢林《艺术哲学》:神话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一对同胞兄弟。神话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给分崩离析的现代人寻找象征的意义世界。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思维跟植物一样,有园艺的,有野生的。野性思维与文明思维没有高下之分,平行发展,各有千秋,各司其职。

柏格森《创造的进化论》:当我们声称删除掉这类和那类的秩序时,正意味有两类秩序存在。如果我们继续无视心灵的这种活动,无视它所假设的一切,我们就无法了解任何观念,以至于无序也不过是空泛的一个词罢了。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世界主义思考的两个主线,一个是强调全球化责任,另一个是强调尊重区域差异,构筑两方面的平衡,既要保护区域性价值和社区的存在,又要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标准。个人可以具有多种身份认同并保持其忠诚性,并且通过对话与发现,构筑开明的全球化社区。

克莱斯瑞恩《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对人类的自私自大进行强有力的制衡,彼此尊重,承认一种更高的人性,植根于不同文化的土壤中,获得其中最优秀文化的滋养,不会僵化静止。多样性并不一定会对一致性造成威胁,它可以通过人文修养得以统一,从而丰富、壮大了共同的东西。提升多样性而肯定了同一性,同时通过变换、丰富同一性而肯定了多样性。如果多样性未经人文的陶冶,如果它不是心系更高的生命、生活,而仅仅表达了武断、任性和怪癖,那么它就会带来种种波动反复甚至更糟的后果。

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在法国,几百年来,理性和非理性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哲学几乎总是并行不悖,同时共存,各自有一大批信奉者,各自都有自己杰出的代表。

惠特曼《草叶集》序言:优越的人是无数的,这个优越的人与那个优越的人之不相抵触,正像两只眼睛的视力不相抵触一样。

余秋雨《借我一生》:一切文明的第一本质在于它们与非文明的区别。这一点远比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区别和冲突重要。因此,只要是文明,就不必在互相对比和冲突中过于自卑,或过于骄傲。

按照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中的分析,成见事出有因,有时也极有理由,所以,需要通过超越才能实现理解。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超越,面对自己的过失。

恪守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浩淼的海洋便矗立起演化思想的航标灯塔,波澜壮阔的思想洪流有了坚固的河床和明确的航向,绝望的红尘中,便呵护了人类向善的希望的薪火。《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南怀瑾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说:佛教的布施和儒家的宽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做到很难,但应心向往之。晨曦倾诉烟雨路,繁华落锦流年度。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引领人类走在趋向真善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