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浅谈

2014-04-29 00:44:03刘新革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4年10期
关键词:热空气科学课科学

刘新革

科学课的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那么,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的目的呢?

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不会使学生老停留在书本上,能够很好地活化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需要经过动作思维感知建立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认识发展规律。现代的创造教学观也认为,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这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实,实验的过程既是学生参与探究科学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外显过程。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

1. 营造宽松的实验环境

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反之,教师过多干预的实验环境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精选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科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验。学生在这些材料的筛选、应用中,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训练了思维。例如《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中,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组装电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课的每项实验,我都采取这样的步骤:(1)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让学生各自独立研究,在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一些具体帮助(例如提供工具和材料),不做过多的指导和干预;(3)让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在实验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动作快,不一会儿就把电路组装好了;有的学生实验不成功,边找原因边向成功者请教。还发现学生组装电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同学用串联方法组装;有的用并联的方法,有的组装的电路中有串联也有并联。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后,我就让那些有创见的学生在全班面前演示自己组装的电路。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在实验中就得到了培养、发展和体现。学生的自学求知的内动力也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开展自制教具、学具活动

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自制教具、学具活动,是引导学生通往生活和科学的方便之门,能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1. 各尽所能,因材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由于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制作教具、学具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我采取了各尽所能、因材制作的方法。对于有独立设计、制作能力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大胆设计、独立创造,培养他们独立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学生具有一定设计能力,但制作能力差,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是亲自指导,教给他们制作方法,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制作的勇气;二是让制作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制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对于设计、制作都存在困难的学生,我给他们提供样品,让他们在弄清道理的基础上再创造,完成制作。这样人人能够搞出设计,人人能够进行制作,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撒下创造的种子,学生更乐于上科学课了。

2. 抓住关键,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无论制作什么样的教具、学具,首先必须设计出制作方案,然后才能动手制作。因此我采取了“拓展思路,多向辐射”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后,通过制作孔明灯来演示热空气上升的规律。有的学生制作完成后,演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就启发学生想其他的办法,从其他角度去搞制作。有个学生突破了孔明灯的限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成功演示了热空气上升现象。他取两个信封,用手将其鼓起来,用细线将信封口朝下,挂在杠杆的两边,调整杠杆至平衡,取一支蜡烛点燃,将火焰移至一只信封口下,使这只信封内充满热空气。这时杠杆平衡被破坏,充满热空气的信封这边明显上升,从而揭示了热空气上升规律。从这一实验中学生受到了启发,解决问题要从多角度去考虑,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复杂多变的问题。

三、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探求知识

在科学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入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在大自然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及其科学联系,发展观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

在小学生的眼中,大自然是新奇的、丰富多采的、富有魅力的。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因接受的事物更直观,出于好奇,他们会用心地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一切。而且学生在户外观察没有压力,处于一种轻松的、积极思维状态,能够集中精力敏锐地观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例如教《蚂蚁》一课,我就把学生带到校园、田野中,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探索,看一看蚂蚁的活动,尤其是对蚂蚁生活习性的几个问题,学生如果不去挖几个蚂蚁洞,并细心观察研究,是无法了解的。

2. 让学生在观察自然中主动地发现与探求

传统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在社会与自然中去直接体验的机会。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生活者、学习者、探究者,就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主动地发现与探求,去亲自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多样的动物》一课,我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池塘边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鱼、青蛙的外形特征,去观察它们的活动,去发现它们怎样呼吸,去探求它们的奥秘。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获取了鱼、青蛙的外形特征和活动的方式的知识,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我没有当堂解决学生的疑难,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第二天,学生们都找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由此可见,户外观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在观察中积极地参与、敏锐地发现问题和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只要采用“用心去教,灵活多样,愉快教学”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逐渐喜欢上科学课的。

责编/魏晓文

猜你喜欢
热空气科学课科学
制作走马灯
小学科学(2023年9期)2023-04-13 12:53:14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草酸复合热空气处理对生鲜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14
热空气处理对西葫芦采后低温贮藏生理的影响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34
科学
科学课教学反思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6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