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 张庆霖
摘要: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获得竞争优势,国内外许多企业组织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推动企业内部市场化过程,让企业内原有的科层机制融入了更多的市场机制元素。传统内部市场研究主要沿袭制度经济学观点,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从理论上解释企业内部市场存在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必然性,但缺乏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委托代理理论可以从激励因素、信息对称性来对内部市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市场;委托代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
一、引言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企业只是一个具有生产函数的黑箱,企业和市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的本质就是对市场替代的交易成本理论突破性的论述。但是企业和市场的界限依然分明。相对于主流的“市场”概念,企业内部市场就是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使它能够像外部市场一样发挥作用,这也是对于企业内部市场机制最为明确的表述(Rugman,1981)。管理学者们对企业内部市场的看法基本相同:企业内部市场就是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通过科层制和市场机制的互相嵌入、高度融合, 形成灵活统一的全新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许多跨国企业集团在推动内部市场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例如,IBM的人力资源部实现了从成本中心向利润单位的跨越,它的客户不但来自于IBM的内部单位,外部的其它公司也同样是它的目标客户。阿尔卡公司(Alcoa) 、IBM、DEC都将制造部门当成“内部商店”,以“协约生产(Contract Manufacturing)”的方式为内部或外部客户提供产品,从而有效的发挥其生产能力。从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经过近20多年的高速发展,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市场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资源协调范围扩大,从以往的成品、中间品市场发展到了资金、知识交易;交易深度也有所加强,内部市场逐渐呈现网络化趋势。
国内企业集团内部市场化进程则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革阶段,先后涌现了像“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上汽集团的“人人经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的青岛海尔集团。纵观海尔的内部管理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其著名的索赔(S)、索酬(S)、跳闸(T),即SST模式不是一蹴而就,海尔先是通过建立SBU管理模式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将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转化成为契约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市场化改造并不是单纯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深度改造的内部市场化组织中,所有外部市场的信号都会以高速近乎无损耗的传递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使得整个企业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速的发展轨道上。
由此可见,随着跨国集团公司全球化、业务多元化,传统的科层机制已经难以起到协调、配置资源的作用。为了应对挑战和解决“大企业病”的弊端,内部市场机制将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内部市场机制也日益引起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重视。
二、企业内部市场机制的理论解释
科斯(1937)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提出了企业在本质上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科斯这一观点不足之处在于他的这种分析是一种静态的观点,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交易和传统外部市场间交易的差异性。Willamson继续发展了科斯的观点,相对于科斯的突破之处,他对中间组织也比较关注,并且从有限理性的控制权角度损失视角阐述了在企业内部中运用市场机制的重要性(Willamson 1985)。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一方面接受了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沿着交易成本方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并提出了以下新的概念,企业本质就是团队生产。特别是德姆塞茨(1988)指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大缺陷就在于忽略了生产成本在决定企业边界的作用。
在管理学领域,MIT的Forrester首次提出了“内部市场”的构想。Rugman(1981)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 使它能够像固定的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Ackoff(1981)基于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内部市场理论,特别是重点阐述如何将“内部市场”理念具体实施的前提条件;Halal提出企业市场内部化的“新资本主义”的概念,着重从企业战略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角度探索组织管理的机制,指出在企业内部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建立内部市场将会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Halal,1986)。他先是认为流程再造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有效整改科层制的弊端;然后特别强调网络状的内部公司制是内部市场机制发展的方向(Halal,1996)。随着IT技术进步,大公司可以更好地使用内部市场进行产能分配。区别于以往的转移价格,内部市场能够更好的避免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价格机制(Malone,2005)。
迪屈奇(1994)从企业的基本活动角度论述了企业内部市场机制存在的必然性。青木昌彦(2003)从模块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市场进行描述,不但可以把内部市场交易主体定义为自律的子系统;也可以将权威科层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视为界面联系。今井贤一(1996)根据决策主体的联系方式和主体的决策依据把市场和企业组织区分开来,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组织。
国内经济学学者对于内部市场机制的研究最早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邯钢模式,同时国内学者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基础上,结合模块化、网络化生产理论对于内部市场机制的边界、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罗珉(2004)随着权威科层制和市场机制的融合,内部市场也由价值链模式向价值星系网络模式演变。冯俭(2003)在内部市场化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科层要素和市场要素的作用,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互补。冯俭(2006)也研究了内部化市场的实践操作领域问题,强调了首先要确定内部市场结构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安排相应的内部市场交易规则:信息共享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等。陈高生(2009)根据企业内部市场交易的本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外部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和交易双方议价能力所决定;而在内部市场中,由于内部交易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交换,那么内部转移价格更应该看作是一个信息披露问题。李海舰、聂辉华(2004)指出现实中,企业和市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完全可以在经营层次上利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取代科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利用模块协调代替行政协调。从而实现价格和权威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有机融合。企业和市场只有相互吸收比较优势,通过引入模块化运作,才能提高效率,降低费用。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的表述,我们可以认为在对于企业的性质或者企业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广大学者的认识也是经过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现在主流经济学者都认识到,企业和市场之间没有严格的划分,两者的边界也是复杂的。企业内部存在着市场价格机制,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组织。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经理人激励方面的研究、供应链合作的研究都有相当多的文献。但是在对于企业内部市场机制领域应用,则比较少。与研究国内企业集团主要关注于因为“产权缺位”造成的治理结构不同,对于跨国企业集团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其业务全球化过程中管理控制的问题。周新军(2006)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趋势,其管理委托代理关系不可避免的复杂化,相应的风险和成本也会提高。周碧华、林峰(2008),在研究跨国公司总部和海外子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指出要从该子公司在该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功能角色进行考虑。
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代理链条的复杂化并不会必然的导致低效率,关键在于该代理链条能否保证有效的传导机制。为了化解委托代理风险,必须对内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既然跨国企业集团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化、网络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传统的科层机制也难以及时响应管理趋势的变化,一种更好的激励制度——内部市场机制将是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企业内部市场机制的建立条件: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随着传统M型公司架构日趋解体,各种事业部制进一步发展,委托代理链条也从过去的单纯上下级关系逐渐扩展到横向平行的部门关系中,公司的内部分权、监管缺位、部门的利益驱动以及资产专用性等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会更趋严重。特别是网络化组织的出现,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单位、子公司都有独立的利益指标,使得传统的监督、激励关系更加复杂。尽管如此,内部市场有着更好的战略协调性和能更好的揭示私有信息。这也暗示了,如果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性,内部市场会比外部市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委托代理的本质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按照自身的利益行事,并和代理人签署一个具有“保险和激励”性质的合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其分析框架应用范围从外部市场的供应链交易到企业内部市场各个交易主体都是适用的。具体在内部市场应用中,也可以理解为“加强监控”和“放松管制”问题。
但是作为一种契约,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内部市场具有和外部市场不同的性质。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必然存在着“漏洞”。与外部市场不同,企业内部市场的权威机制就具备了修改合同的功能,具有填补合同“漏洞”的作用。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企业的管理功能就是要能够随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已经存在,或者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调动资源予以解决。所以,在内部市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权威机制的修订“合同”功能。
在实际操作中,内部市场主体的确认是内部市场机制建设的切入点,企业内部市场网络就是以由一个个内部市场主体,通过各种交易规则及协调机制有机联结在一起。在传统的制度经济学视角中,是以边际观点为基础的交易费用概念,主要是从降低管理费用的角度,而忽略了从激励创新刺激交易的内部市场机制措施。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研究如何让交易双方参与者缔结一个最优合约,从而有效激励交易参与者的问题。
张维迎(2004)对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Holmstrom and Milgrom,1987,1991)的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本文在张维迎的基础上予以线性简化,扩展为单委托多代理模型。
(一)模型假设
假设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市场中,有1个工厂和2个销售公司。该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公司和各个工厂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的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并且同时实现整体最优。销售公司相互之间存在竞争。
在集团内部市场中,由于信息对称,销售公司 (代理人)努力程度会被工厂 (委托人) 观察到。尽管如此,信息对称性并不保证信息是完全的或完美的。
(二)参数说明
1.销售公司的产出Xi (i∈(1,2),下同)受销售公司本身的努力程度、其他销售公司的努力程度和市场随机因素的影响。销售公司的产出可表示为:
其中a为努力程度的产出系数; s为努力程度; k为产出转移系数。
2.销售公司i工作努力的成本ci和努力程度si有关,c是s的严格递增函数。成本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b>0为成本系数, b越大,带来的负效用越大。
3.工厂根据销售公司的产出(即产品的销量)提供线性支付: 为销售公司i的总收入,其中为固定收入(为企业集团支付与产出无关)。为销售公司分享的产出份额,即激励系数,也就是产出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公司的报酬增加单位。当 代表销售公司不承担任何风险, 则销售公司承担全部风险。
4.工厂为风险中性者,而销售公司是风险厌恶者,而且都为不变的风险程度,也就是风险和产出无关。另销售公司的效用函数为负指数效用函数:
其中ρ值衡量销售公司的风险厌恶程度。
(三)模型建立、求解与分析
根据效用理论,工厂的期望效用EU满足:
销售公司的实际收益U为工厂提供的支付减去成本,有
综合(1)、(2)式,可以得到销售公司的期望效用为:
其中为销售公司的负指数效用函数,求解(2)等价于求其确定性等值CE。
由于期望效用服从正态分布,根据CE定义以及(3)得(4)
令为销售公司的保留收入,也就是销售公司不愿意接受工厂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效用。因此,只有在销售公司的CE大于或不接受合同的最大效用 时,接受合同,可以获得销售公司个人理性约束IR,也就是参与约束为(5):
在同一集团中,能较好揭示成员间私有成本信息但仍然不能实现信息完全对称,工厂无法获得销售公司的努力水平,销售公司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可以获得激励兼容约束IC:(6)
通过对上式求导可得
在IR和IC约束下,工厂的任务是如何选择() ,问题转化为解下列最优化目标函数:
将IR和IC代入目标函数,则上述最优化问题化为:
对上式求导,得到:
得到命题如下:
命题1:委托人所需的工作努力水平随着代理人的工作产出系数、以及代理人支付的激励系数上升而增加;随着代理人的工作负效用系数增加而减少。
该结论表明最优契约的形成过程就是在代理人的激励支付和努力水平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也就是说,如何让委托人能够以尽可能低的激励支付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代理人努力投入。进一步分析可得,由于代理人的努力投入和业绩只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受环境等影响),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业绩,委托人有必要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去改善别的相关因素,例如改善代理人的产出效率系数学习曲线,从而提高代理人产出水平;降低代理人的工作负效用成本系数,也能刺激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命题 2:代理人所需激励系数随自身产出系数上升而上升,随工作效用系数、风险回避、不确定性增加而减少。
该结论反映了在企业内部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过程:工厂(委托人)首先选定自身希望获得的销售公司(代理人)努力投入水平,然后再求得销售公司所需的激励参数。在此,激励参数 βi是b、ρ、σ2的递减函数,这也反映了销售公司必须得承担一定的风险。
任何一个企业采取某种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在外部环境和内在能力条件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内部市场运作模式也不例外。内部化市场的传统研究主要在于延续科斯的交易费用思路,认为市场和企业并非截然不同,市场机制能够和企业的科层权威机制有机融合,这些经济学理论虽然解释了内部市场存在的合理性,但交易费用最低这个概念较为模糊,无法对于企业实践做出有力的解释和指导。本章以一个单委托-双代理模型构建了企业内部市场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状况,但是该委托代理模型依然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前提上采用的生产函数为线性函数,这就隐含了短期内技术变化不大,产出较为稳定;另外对于激励方式的考虑更多是从激励系数,也就是对于剩余价值索取权的角度来考虑,这一方面过于强调货币激励,没有考虑到其他隐性激励因素。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把“蛋糕”做大的角度进行激励。
四、企业内部市场机制的形成路径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关于内部化市场的研究主要是延续科斯的交易费用思路并予以发展,这些研究虽然解决了内部市场的定义以及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但是对于“怎么办”问题的讨论不多,没有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而且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理论论证,一方面,这些论证更多的是基于静态的观点,强调企业、市场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但对于如何形成两者的融合界面的动态过程缺乏研究。另一方面,也缺乏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推理内部市场机制的形成过程。
企业内部市场机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构造管理机制的过程,其变迁路径是缓慢发展和突变并存。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就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建立起一种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效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变权威协调关系为内部契约关系。概括来讲,当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分散于内部市场中的各个决策主体时,如何设计手段或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内部市场是就有效结合了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两种管理方式,同时兼顾了科层制的权威和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作用。分权、竞争和用价格衡量价值就是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核心要素。在建立内部市场机制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竞争要素从而促使内部市场各个企业主体通过互相博弈自发形成一部分;另外一方面,企业管理高层进一步在该主体相互博弈的基础上加以设计。
为了使“看不见的手”和 “看得见的手”紧紧相握,并让科层权威机制和内部市场这两种机制的完美结合,这都需要通过构建内部市场要素体系来实现。有效的内部市场机制设计需要从:效用偏好分析、回报分析、业绩分析和回报与业绩的关联等方面综合考虑。效用偏好分析应该是整个市场机制设计的基础所在。该处的偏好分析需要考虑到企业集团内部市场的交易主体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人。所以不能完全从比如事业成就感和物质利益等偏好处进行考虑。事实上随着跨国企业集团的日益发展,导致了部门效用偏好的进一步分化,此时就必须得考虑到内在私有成本问题。内部市场机制相对于原有科层制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揭示内在的私有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上依然还有许多难度。相比分享外部客户信息,揭示自身私有信息往往难度更大。因为前者通常都是从增量的角度,促进合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对自身私有信息的揭示,往往会涉及到自身以往工作的一些不足之处,甚至利益冲突,比如可能造成内部资源在集团内部流动,比如工厂的生产岗位。某种意义上说,自身成本的揭示也会是自我不足之处的暴露。可见内部市场机制可以不断促进集团内部的环节正向效应溢出性,从而使集团整体福利最大化。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内部市场机制可以提供一个持续的压力不断搜寻公司内部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问题的暴露,以便得到解决。回报分析、业绩分析是指根据效用偏好分析的结果,对实现目标的各种标志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管理者能够提供的或可以控制的激励方式。回报与业绩的关联就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要求管理对象追求正回报而避免负回报,使自身的状态接近管理目标,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讲,就是要明确企业角色,特别是总部角色转换;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市场交易主、客体;内部市场价格机制以及内部市场交易协调机制。
内部市场机制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只有其改善到了一定临界值,就会产生“场效应”,让每一个市场交易主体,每一个团队、员工形成与之适应的价值观,并自动行事。但是对于一些偏好从事外延战略扩张的企业,例如频繁并购的企业集团,其内部市场机制建设进程必然会受到干扰。内部市场机制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制度变迁两种模式将会交替交错影响内部市场化过程。实践表明在内部市场机制空白的状态下,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够把内部市场机制趋近到一个均衡点,只有到了该均衡点,内部市场机制才能逐渐发挥作用,让内部市场交易主体从中获益,并把该机制引进良性的轨道。强制性制度变迁本身就是一种变革,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对于推动内部市场机制而言,最大的阻力就是对原有工作方式的变更。特别是内部市场机制的“客户导向”、“竞争效应”都会使员工产生不适,从而形成阻力。
综上所述,从路径变迁的动态视角入手,可以更好的的分析内部市场机制各种交易规则和协调机制,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运用企业内部市场机制,能够协助企业集团有效的利用资源,会在内部市场产生协同效应。在此过程中,确立内部市场交易主体是运用企业内部市场机制的关键。内部市场主体的确认是内部市场机制建设的切入点,企业内部市场网络就是以由一个个内部市场主体,通过各种交易规则及协调机制有机联结在一起。传统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强调来自于成本降低的收益,而企业集团内部市场机制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业务结构的优化重组和隐性知识、资源的利用。该协同效应更加强调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产生全新的价值。
五、结论
内部市场化管理创新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改善和加强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深为企业内部市场市场化管理模式所吸引,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是一旦面对内部市场化改造实践的挑战的时候。管理人员就必须面对未见其利,先见其害的煎熬;就要做“不上就等死,一上就找死”的痛苦抉择。个中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经济与管理现象,国内外学者也对其有了相当充分的学术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企业和市场融合的意义、企业内部市场边界确定以及企业内部市场的内涵、结构等要素分析。但对于企业内部市场竞争合作机制的特征以及形成涉及不多,没有认识到内部市场机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构造管理机制的过程,其变迁过程必然具有路径依赖性。从而导致学术理论对于实践操作意义不强。
此外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不但可以有效抓住内部市场主体建设这一切入点。另外,可以建立包含了内部市场主体努力效用、内部市场推动因素、外部竞争因素的效用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于内部市场理论研究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
在实践上,对于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中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市场化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各个子公司带来的系统风险。与国外跨国企业集团相比,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集团还是有着较大差距,这对于内部市场机制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深度也有所差差别,这也不能苛求。
但对于希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中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市场机制的竞争机能、协同效应还能够有效的引导其产业退出或转移。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家族背景的民营企业,相关多元化本身就是家族内部矛盾这种处理的产物,内部市场机制的应用可以成为一个安全阀,有效控制这些新业务的风险,避免该风险危及整个企业。
参考文献:
[1] 李海舰,郭树民.企业市场化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2] 冯俭,蒋明新,任迎伟.企业内部市场-起源-演进及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4(9).
[3] 罗珉.企业内部市场:理论、要素与变革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4] 陈高生,企业内部市场化——大型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5] 朱富强.委托—代理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问题[J].产经评论,2010(11).
[6] 刘有贵,蒋年云.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 (1).
[7] 姜忠辉.大型企业内部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8]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
[9]路明.中国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19).
[10]Holmstrom, Bengt, Milgrom, Paul.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 Incentive Contracts,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91(7).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