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周末逛街,和条裙子“一见钟情”,精明的店主看出我的喜欢,坚持高价出售。讲价未果,一气之下,转身就走,本以为其他卖场还有相同款式,谁知,所有卖场全走遍,那条裙子还是“独一份”。
回头去买吧,抹不开面儿;完全放弃吧,又不舍。纠结半天,到底是自尊心占了上风。到了家,做饭吃饭睡午觉,忽忽几个小时过去,整个人还是如坐针毡—怎么想怎么觉得那条裙子好,若要错过了,这个夏天简直就没意思了。
听了我的纠结,老公大手一挥:这有什么犹豫的,去买回来就是了。
他的鼓动让我顷刻释然,也是,和一个店主赌什么气呐。穿衣下楼,欣欣然去吃“回头草。还是那家店,还是那款裙子,可,“再”见之后,却有种“恍然”—这真是我心心念念势在必得的那条裙子么?
颜色好像没有刚开始看到的亮丽,款式也没那么新颖,甚至衣领和裙角那里,裁剪還有点歪斜。越看毛病越多,越看内心的失落也越大,到最后,即便店主自动下调了价格,还是选择了离开:不,这早已不是我当初“看到”的心爱之物了。
回家路上,琢磨着这大半天的“折腾”,想起了好友琳的故事。
琳是我的发小,大学时和一个外地男生恋上了,爱得要死要活,发誓这辈子必须比翼双飞了。却不想,大学毕业,双方父母都坚持孩子留在自己身边,琳和男友没有扛住家庭的压力,最终选择了分手。回故乡两年之后,琳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男人,很快婚了。婚后柴米油盐中磕磕绊绊其实亦属平常,琳却特别不能接受—如果和初恋在一起,绝对不会这样。
婚后第五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琳和初恋男友邂逅,得知对方尚未结婚,琳一下子就垮了。
她坚持认为,初恋的孤单是因为难忘旧情,与那人的长情和“忠贞”相比,琳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已婚”的事实。
已经断掉的情愫重新续接,已经灭了爱火死灰复燃,琳孤注一掷的抛夫弃子去投奔初恋。
童话故事中,从此应该是有情人天长地久的大好戏份了,现实却很悲催,过了没一年,琳失魂落魄地回来了。
望眼欲穿的爱人真的相守了,却还不如那个半路遇到的前夫体贴可心。爱情还是那份爱情,男人还是那个男人,她和他的感觉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五年时光,改变了一切。
他变了。这是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度,我也深以为然。可今天,经历和一条裙子的错过后,忽然悟得,也许改变的不只是那个男人,更有琳的目光。
而这样的悲剧,从来不止琳一个。多少次,我们目睹那些瑰丽的爱情传说:为了寻找旧爱,费尽千辛万苦,到头来,“回头草”吃上了,可幸福呢,依然是浮云。是“情”变了,还是人“变”了?也许,“情”和“人”都没有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记忆”。
都说失去的才珍贵。为什么珍贵?不是失去的是无价珍宝,而是因为一经失去就永远错失的遗憾激活了我们的想象—就如同给虚无画像,完全由一厢情愿的想象去浓墨重彩,至于真实到底是啥,才不去管它。
在这个角度上说,记忆又是一只带有放大镜效果的筛子,筛掉“过去”的所有“不美”,放大所有残存的美好。
所以,聪明的你,还是不必为那些“失去”而追悔伤感吧。人生如登山,每一步都会有崭新的“遇见”,真正的幸运应该是:一见钟情,“再”见擦肩,从此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