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优雅的谎言》:世界凭什么要温柔待你?

2014-04-29 05:14D同学周二
女性天地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冷暴力假装谎言

D同学周二

一切都从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早晨开始,温柔的妈妈从冰箱里拿出泡菜,大剌剌的姐姐对着镜子擦着滴水的头发,乖巧的妹妹仔细地熨好自己的校服。一个母女三人组成的家庭,也有因为早餐口味的小拌嘴,因为先买MP3还是先付房租的小艰辛,它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家常琐碎而温暖可亲。让一切变得不寻常的是,几小时之后,15岁的妹妹自杀了,她用自己亲手织的红色围巾杀死了自己。

这个考试总是第一名,很爱笑,会织毛衣的女孩,死于被同班女生的排挤。校园暴力的话题不是第一次被影视作品采用,而专门针对初中女生之间冷暴力的电影仍旧能引发新的关注点。曾有一个调查,问女生们,觉得上学期间受伤害最大的事情是什么?90%以上的答案都是:被最好的朋友背叛。就像成年女性中,被闺蜜抢了男朋友这种事绝对是拉仇恨的第一名。对学生时期的女生来说,没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或者你以为是好朋友的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跟其他人一起嘲笑你,都是会耿耿于怀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当然这件事有严重到要为此而自杀吗?有些人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就是觉得太矫情,不过就是没有朋友而已。选择自杀,对得起父母以及那些残疾绝症贫困潦倒都还毅然活着的人吗?

这说法我很认同,无论情况有多糟,自杀都不值得被原谅。不过我同样也认同,怎么打人最痛,挨打的人才最清楚;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如果你没有挨过打,就永远不要说:我知道被揍的时候很痛。不,你不知道。如同该片中,借曾经也被同学欺负过的青年的口说出:有朋友的人,永远不会理解,没有朋友,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不想讨论校园暴力或冷暴力,我们可以谴责它,批判它,但永远无法彻底消除它,因为有人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磨合,有喜欢你的人,就必然有讨厌你的人。这件事就像你无法预测自己的死亡一样,只要活着,就无法规避受伤的可能。比抱怨社会不公,人性丑惡更急需处理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如何面对暴力,如何与这个貌似不喜欢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的世界共生。

费迪南的小说《罪咎》里描写过一个罪犯,他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当他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惊慌失措时,似乎唯一能寻求安抚的老师,仅仅在他身上稍作停留,就接着继续安抚其他惊慌失措的小朋友去了。这对他的最大打击是,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世界是围绕他创造的,他以为所有事物都会自动配合他的意愿而设置,有时他甚至会迅速转身,为了观察它们是如何为了他而重新设定自己的。于是他的人生在那一天失去了平衡,更悲剧的是,他从此再也没有找回这个平衡点。

人生中总有一个时刻让你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事物并非都会如你所愿地发展,而你根本就不是世界的中心。之所以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要被小心呵护,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得到足够的自信,为的就是当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你不至于自我否定,全盘崩溃,束手无策。体验到社会规则的残酷,人的残酷,这是一个成长的必然节点,如果没有平顺地过度,或许有时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电影中女孩的死亡,既有外界的催化,也有出于抑郁症的病理因素,更归咎于她始终无法找到一个自救的出口,假装没事也好,假装报复也好,假装原谅也好,她只能用一个谎言来解决另一个谎言,甚至连她的死亡都是一个谎言,假装把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也没有,因为她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接受真相。

有本小说的名字叫做《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以待》,这愿望固然很美好,但永远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世界必然将温柔待你。Why?因为连上帝都有人讨厌,被钉在十字架上,你凭什么搞特殊?

(转载自“那些电影电视教我们的事”新浪博客)

猜你喜欢
冷暴力假装谎言
创意谎言
『假装』的力量你想不到
家庭冷暴力引发离婚诉讼
假装校长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以四川省某市A学校为例
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假装辞职
真实的谎言
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