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研究进展

2014-04-29 00:44周璇夏党荣赵新斐王琛高波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11期

周璇 夏党荣 赵新斐 王琛 高波

摘 要:摘要: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是一类呈世界性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就包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的流行进展做了概述,并对本病的诊断和预防做了出建议。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病;人畜共患

Study Progress of Echinococcosis

Zhou Xuan, Xia Dangrong, Zhao Xinfei, Wang Chen, Gao Bo

(Centre for Animal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achuan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aeniidae; Echinococcus) is a medically important parasitic helminth due to the fatal echinococcosis caused by its larvae (metacestode) in domestic ruminants or wild ungulate as well as humans. This review will outline the relevant progress made in etiology, pathology, 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and propose prospects for future treatment using molecular methodologies such as vaccination.

Keywords: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chinococcosis; zoonosis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为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是由隶属于带科(Taeniidae)棘球属(Echinococcus)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1]。细粒棘蚴主要寄生于人、野生和家养的有蹄类动物(中间宿主)的器官组织中,以肝脏最为常见,其次是肺部,并形成包囊,从而引起细粒棘球蚴病[2]。

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牧区,不仅严重威胁牧民的生命健康,还给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流行受生物、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地方流行性,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5]。我国已经将棘球蚴病列入2012-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作为重点防范和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目前,在我国33个省/自治区当中,已有20多个地区发布了感染病例的报道[6-8]。

1 病原学特征

1.1 成虫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非常小(2~22 mm),由头节(1个)和节片(2~7个)组成。头节上有两圈小钩、4个吸盘及一个顶突。其中,吻钩的数量变化较大,顶突上还具有若干个腺体,称为顶突腺。雌、雄生殖器官均存在于成熟节片中,其中雄茎囊呈梨状,睾丸共25~50个,卵巢分为左右两瓣,约有12~15对,内含大量虫卵,节片侧缘有生殖孔。

1.2 幼虫

细粒棘球蚴(中绦期幼虫)的形态特征常常因为其寄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它主要寄生于中间宿主的肝脏和肺部,偶尔也寄生于骨骼肌、眼部或其他器官。囊体一般近似球形(图1),内含囊液,为一单室囊肿。它的囊壁分成两层:外层是角质层,内层是胚层(又叫生发层),具丰富的细胞结构,这些细胞在空泡化之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之为小囊。囊腔芽生出有囊腔的子囊和数量不等的原头蚴,这种小囊又称为生发囊或者育囊[9-11]。母囊与小囊的生发层在脱落后游离于囊液,这种包含育囊、子囊以及原头蚴的结构统称为棘球砂。在人体内部,细粒棘球蚴的包囊能够不断生长,甚至可以达到数公升的体积。

1.3 虫卵

光镜下与其他带科绦虫卵形态相似,因此难以区别。多呈圆型或椭圆形,大小约38 μm×52 μm,有较厚的呈放射状的胚膜结构,内含大量的六钩蚴。

1.4 生活史

棘球绦虫必须依赖两种哺乳动物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5-6,10]。经过虫卵,棘球蚴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小肠内,孕节片或虫卵随粪便排出;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由有蹄动物中间宿主食入虫卵,从而发育成棘球蚴,随后棘球蚴在肝、肺和其他脏器中发育生长,直到棘球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人感染棘球蚴后可在肝、肺等器官形成占位性病灶。

1.5 中间宿主

细粒棘球绦虫主要在家畜中循环,其中间宿主主要为有蹄类家畜(例如绵羊、牛、猪、山羊、马、骆驼)。

3 流行病学研究

3.1 流行环节

感染的犬、狼和狐是细粒棘球幼病的主要传染源。动物通过食入虫卵而传播,人的感染主要为饮水和饮食方式。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棘球蚴均易感。从事牧业生产、狩猎和皮毛加工的人群为高危人群。

3.2 流行因素

3.2.1流行区域地理分布

棘球蚴病呈全球性广泛分布,由于细粒棘球蚴能适应多种中间宿主,因此遍布世界各大陆,包括温带、热带、亚热带和极地地区。其中,流行最为严重的区域是温带。我国由于牧区广泛分布而成为世界上包虫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宁夏、四川、内蒙古、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广东、河南、天津、湖南、江西等23个省(自治区)的344个县市均有棘球蚴病病历的报道,其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四川、甘肃、内蒙7个地区感染最为严重[12]。

3.2.2生物因素

细粒棘球绦虫需要依赖两种哺乳动物,即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由于宿主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类型棘球绦虫的地区分布差异。细粒棘球绦虫的宿主种类十分最广泛,其终末宿主包括犬、狼、狐狸等,中间宿主包括羊、牛、马、鹿和骆驼等野生或家养有蹄类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阐述细粒棘球绦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的原因[13]。中间或终末宿主的种群密度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流行程度也会有所影响。同样,棘球蚴病在动物之间的流行程度也能影响人群中的流行。有报道显示,当羊、牛和犬等的细粒棘球蚴病的感染率高于10%~20%时,细粒棘球蚴病在人身上的年发病率可能会超过5万~10 万人,人类肝脏细粒棘球蚴病的发病率甚至可能超过 1%~2%[5]。

3.2.3环境因素

当细粒棘球绦虫虫卵被排泄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对干燥和高温尤为敏感。外界环境通过对虫卵成熟和存活时间以及感染力的影响,继而影响细粒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14]。气候变化也可以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在不同宿主中的流行程度以及传播方式产生影响,非洲地区经常遭受干旱等恶劣气候,导致大规模的牲畜死亡,肉食动物例如犬,因吞食被感染的牲畜而导致很高的感染率。

3.2.4社会因素

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传统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及与动物之间关系,都可增强棘球蚴病的传播。与犬的密切接触是棘球蚴病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一些棘球蚴病低、中、高的流行区域进行的犬与人接触定量研究分析显示,犬与人的接触次数能够明显反映出棘球蚴病患病率的差异[12]。例如青藏高原广大牧区,牧民仍采用四季游牧,牲畜可放养到自然死亡,这样的放牧方式无形中增加了牲畜感染虫卵的机会,并为包囊充分发育提供了时间;同时,在牧区,集中屠宰较少,仍以散在家庭屠宰为主,感染包囊的内脏随意丢弃或喂狗,这样使得犬和其他野生肉食动物随时可能吃到含原头蚴的牲畜内脏,最后终末宿主的感染和再感染不断重复。

3.2.5虫卵

虫卵对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紫外线、化学制剂)的抵抗力非常强,它能在自然状态下可保持感染力1~2年。因此,犬科动物排出的虫卵随犬、人类活动及土、风、水的散播,留存于人及家畜、小型哺乳动物活动场所的机会多,相应的人和动物感染机会就增多[12]。

4 细粒棘蚴病的致病作用

细粒棘球蚴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等,多发生于宿主动物的肝脏、肺脏等器官内。病症的轻重与其寄生部位、包囊的数量和大小密切相关[15]。

4.1人包虫病

4.1.1肝囊性包虫病

主要是占位性和破裂的表现。病人出现肝区隐痛、上腹饱胀感、有包块、消化不良、消瘦、贫血等表现。肝区持续钝痛及叩痛。当囊壁破裂后,多数人可产生过敏反应,表现出皮肤红斑、瘙痒、恶心、胸闷等现象,少数人会有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6]。

4.1.2肺囊型包虫病

可出现胸部隐痛、刺激性咳嗽,巨大囊型包虫病可引起压迫性肺不张,重者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4.1.3其他部位包虫病

偶发生于腹腔和盆腔、脾、肾、脑、骨、纵隔、心脏、肌肉和皮肤、膀胱、卵巢、睾丸、眼等部位。

4.2 牲畜包虫病

幼畜受到轻度侵袭时,囊泡常见于肝,成年绵羊和牛可同时见于肝和肺。单个囊泡大多位于器官的浅表,凸出于器官的浆膜上。有时器官内有无数大小不同的囊泡,常互相紧靠在一起,直径一般为5~10 cm,小的仅黄豆大,大的直径可达50 cm(图2),可完全遮盖器官的表面,囊泡之间仅残留窄条状器官实质[2-4]。

棘球蚴的囊泡呈球形、卵圆形,灰白或浅黄色,有弹性,迅速切开或穿刺时,可流出透明的囊液。棘球蚴的外面常由肉芽组织所形成的光滑、发亮的包囊所围绕。肉芽组织包囊和棘球蚴囊膜之间仅由少量浆液分开,两者虽极为靠近,但并未融合,切开后,棘球蚴易于脱出。棘球蚴常常变性,液体被吸收,剩余浓稠的内容物,囊萎陷、皱缩,胚层变性,仅保留角质层。变性死亡和萎陷的棘球蚴可继发感染,或发生钙化。

5 诊断和防治

5.1 诊断

动物的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诊断较困难,一般在剖检尸体时才发现。目前,免疫学方法是诊断人及动物包虫病的主要方法,主要有细胞免疫(Casni皮内试验)、体液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美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联免疫过滤试验(ELIFA)、沉淀反应试验、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抗体定量法等[17]。

虽然诊断方法很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种方法比较结果见表1。

5.2 防治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从国外引进包虫病的综合防治经验以来,在我国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和内蒙古等高发区施行了以犬驱虫和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在防治区内对所有牧犬进行药物(吡喹酮)驱虫,并捕杀无主流窜犬;按照“犬犬投药,月月投药”的防治模式;对居民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居民知道犬是包虫病的传染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虫卵经口而入、杜绝使用未煮熟的羊牛脏器喂狗等知识;同时对人群进行普查普治[18-19]。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特异地大量合成某种蛋白质成为了一种可能。目前,基因工程疫苗已成为抗寄生虫病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抗包虫病的疫苗正朝着鉴定其保护性抗原分子或者保护性抗原分子编码基因,制备亚单位疫苗或者核酸疫苗的方向努力。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包虫病的疫苗研制的成功必将成为可能。(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R. The taxonomy, phylogeny and transmission of Echinococcus[J]. Experimental parasitology,2008,119(4):439-446.

[2] 刘春燕, 马秀敏, 丁剑冰,等. 我国棘球绦虫感染的不同宿主状况[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6):586-588.

[3] Arambulo III P.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Latin America[J]. Acta tropica,1997,67(1):113-124.

[4] Torgerson P, Heath D. Transmission dynamics and control options for Echinococcus granulosus[J]. Parasitology,2003,127(S1):S143-S158.

[5] Craig PS, Larrieu E. Control of cystic echinococcosis/hydatidosis: 1863-2002[J]. Advances in parasitology,2006,61:443-508.

[6] Chai J. Echinococcosis control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needs[J].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 parasitic diseases,2009,27(5):379-383.

[7] Zhenghuan W, Xiaoming W, Xiaoqing L. Echinococcosis in China,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Echinococcus spp[J]. Ecohealth,2008,5(2):115-126.

[8] Chai J-J. Echinococcosis Control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Needs [J].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Control and Parasite Diseases,2009,27:379-383.

[9] Moro P, Schantz PM. Echinococcosis: a revie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9,13(2):125-133.

[10] Thompson R. Bi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Echinococcus[J]. Echinococcus and hydatid disease,1995:1-50.

[11] McManus DP, Zhang W, Li J, et al. Echinococcosis[J]. The Lancet,2003,362(9392):1295-1304.

[12] 史大中. 中国囊性包虫病的地理分布[J]. 地方病通报,2000,15(1):74-75.

[13] 胡欢欢, 伍卫平. 影响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的因素[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1):58-61.

[14] Evans CT, Owens DD, Sumegi B, et al. Isolation,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expression of a cDNA encoding pig citrate synthase[J]. Biochemistry,1988,27(13):4680-4686.

[15] Yang YR, Sun T, Li Z, et al. Community surveys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human alveolar and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China[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6,84(9):714-721.

[16] Eckert J. WHO/OIE manual on echinococcosi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global concern[J]. 2001.

[17] 朱勇, 柳建发. 棘球蚴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J]. 地方病通报, 2007, 22(5): 116-118.

[18] 王虎,马淑梅,曹得萍,等.青海包虫病研究进展[J].青海医学院学报, 1999,20(3):46-50.

[19] 薛永祥,徐淑梅.新疆伊吾县包虫病调查报告[J].地方病通报,1995,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