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蹭课”

2014-04-29 00:44:03白芷
大学生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讲座账号武汉

白芷

这样蹭课不是更方便?

和很多刚上大学的同学一样,大一时,刘灿也经历过一段短暂的迷茫期。“课突然少了许多,我特没底,心里惶恐极了。”于是,好学生刘灿就蹭起课来。他蹭的第一门课是华科大的公选课《文化之道》。没想到从此开启了他的蹭课之旅。起初,刘灿一周蹭两门校内的课,到大二时,他已不满足只在本校蹭课,经常拉着同学一起骑车去附近的武大蹭课。这一来两往的,刘灿认识了许多同他一样热衷蹭课的同学。某天,刘灿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念头:不如为和自己一样的“蹭课族”们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把不同学校的各种课堂、讲座信息共享,这样蹭起课来岂不更方便?”刘灿说。

在得到好友王贤玮的认同和支持后,两人创立了武汉地区首个高校蹭课联盟,据刘灿介绍,这是一个主要面向武汉各大高校在校学生,提供讲座、公选课等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平台。开始,它的主要交流平台是QQ群,主要功能是讯息推送与文章共享。QQ群从2014年2月初创建后,迅速吸引了来自武汉地区50多所高校在内的上千名大学生。成员们主动在群里分享有价值的讲座信息、推荐各高校的优秀公选课,分享各类学习资源、读书感悟,有时也会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由于QQ群太过火爆,反而导致许多讲座信息发布之后,群组成员还没看到就被热烈的讨论淹没了。鉴于此种情况,有成员建议微信账号,方便大家快速接受蹭课信息。就这样,3月20日,“武汉蹭课”微信公共账号创立。

我们大学生最了解大学生

刘灿直言,在此之前,他虽然也有个人微信账号,不过鲜少关注,绝对是个菜鸟级的人物。但选择注册“武汉蹭课”的微信账号却不是草率之举。当初在人人、微博和微信三者之间,刘灿选择了微信也是做了一番研究的。他认真分析过微信用户的心理特点。“人人、微博所提供的信息十分凌乱,用户需要不停刷动态,才能从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微信提供的信息相对来说集中一点,你能看到的只有你关注的公众账号,它只提供某一类的公共信息且该账号一天只被允许发一则内容。比如我们的蹭课信息,如果有人需要,就可以点进来关注。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行为变得更有目标性。所以我们预测这事儿会很受欢迎,因此觉得有必要申请一个微信公共账号。”

既然要做,就不能糊弄。刘灿认真学习起同类其他账号的做法,希望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局限性,他注意到有些账号每天只发布讲座信息,且量大多达七八十条,这样就显得信息庞杂而凌乱。用户很难有耐心完整阅读,因此效果并不好。“有那么多的讲座资源可以分享,但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很好地推介出去,的确很可惜,也是一种浪费。”

刘灿认为爱听讲座爱蹭课的大学生必定是个爱学习爱思考之人,因此他计划在自己每天发布的微信内容中,除了讲座、课程资讯之外,还增设原创内容,不定时发布一些社会调查、访谈和美文赏析,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用户的兴趣,帮助用户思考、归纳。

虽然按照预想在进行,不过运营的第一周还是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都是生手,没人会排版,文章配图也是临时在网上找的,甚至一开始连账号头像都没有。不断收到用户的反馈意见,团队成员们都记在心头,一点点地改进,找新闻系的同学帮忙,设计账号头像,学习版式设计。好不容易适应了,没想到了又出了岔子。

原来他们发布的一则李银河教授参与的讲座被主办方临时取消了,可“武汉蹭课”并没有及时更正,因此导致很多同学白跑了一趟,后台自然是抱怨声一片,但其中也不乏有建设性的意见。有同学建议为了弥补微信无法迅速更正消息的问题,可以增加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也就是在去听讲座之前,输入“更改”二字,如果有讲座临时取消或改变地点,用户能及时获取讲座更改信息,以免跑错。

刘灿他们看到这条反馈后,马上写了一份道歉信。态度诚恳地解释了讲座出现问题的情况以及为了应对该状况,制作团队做出的努力和改变。他们增加了自动回复功能,输入“更改”可以查找讲座信息有无变动。如没有变动,用户还会收到“今日讲座信息暂时没有更改”的字样。此外,还增加了回复周一至周日某一天,可以获得当天课表信息等功能。

这次危机公关,不仅化解了和用户之间出现的小风波,同时也顺势做了一次小的技术开发,提升了用户体验,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赞赏。

在同质化严重的网络时代,刘灿深知“武汉蹭课”要想在微信大军中异军突起,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很重要。他立志要做武汉地区蹭课资源分享最权威、最专业的公共账号。如何做到最权威呢?必须汇集最全的讲座、课程信息。之前刘灿完全依靠自己的团队成员来搜集信息,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时间一长大家都吃不消,并且工作效率并不高。刘灿琢磨还是要促进用户和微信账户之间的互动,要让用户主动提供讲座信息,他们做好信息汇总再发布。于是,刘灿成立项目组,先主动和武汉市各大高校的讲座组织进行联系,后来慢慢的,也有一些讲座组织自发找上门来。

对于讲座组织提供的讲座信息,“武汉蹭课”显示出他们的专业服务水准。他们并不是全数登载,而是挑选出其中最精彩的讲座进行重点推荐,还会写几句话推荐。同时选择一两篇和讲座相关的辅助性文章供读者阅读,甚至还提供出行地图指引。目的就是让用户提前对这场讲座尽可能多了解。

刘灿认为蹭课代表的是一种自主学习,不该是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习本来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兴趣而不是为了应付任务。有了“武汉蹭课”这个微信账号,加上蹭课联盟QQ群这个线上交流的平台,其后,刘灿又创办了“知行读书沙龙”作为线下交流平台,“我们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交流,让自主学习体系构建得更稳健。这相当于已经打开了整个产业链,我相信很多别的账号难以做到这点,这正是我们与众不同的独特所在。”

要保持独特性,对目标客户群也要牢牢把握住。虽然“武汉蹭课”很受欢迎,但期间也不乏果取关(果断取消关注)的用户。原来,不仅大学生喜欢,甚至有些爱学习的上班族也关注了这个账号,有些上班族在后台留言想听诸如食品安全、美容问题这一类的课程。这些不是大学生团队关注的重点,所以常常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久而久之,有些上班族就取消了关注。对于这一点,刘灿并不感到遗憾。“我们本身就是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最为了解,最能把握的也是大学生用户的需求,如果给自己定位太宽反而做不好,那样得不偿失,与其失去更大的用户群,不如自足自身,守住现有的。目前,我们的目标用户就是身处武汉的大学生。”刘灿说。

团队需孵化

随着“武汉蹭课”的日益火爆,初始团队也从华科土木系刘灿、华科新闻系李洁霖、华科计算机系林达的三人小组,发展成目前的12人团队。其中负责发布内容的有两三人,每天回复处理各种反馈的客服人员两三人,剩下的人都在项目组,主要联系各个讲座组织。这是一支极为年轻的团队,除了刘灿和四五个大二大三的同学之外,其余成员都是大一学生。

大一新生对刘灿很是信任,因此团队成立至今,并未发生过剧烈的碰撞,但有时也不免会提出一些稍显稚嫩的想法。比如最开始,有个成员极力建议刘灿不要开设微信账号,做网站。刘灿深知要建设一个网站,起码需要花半年时间,此外还要建服务器,各方面资源都受限制,最重要的是做网站不像微信能马上获得关注,而且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都很高,可刘灿并未劝诫,而是让队员自己去尝试。果不其然,几个月后他就向现实屈服,再次回到了团队中。“我现在正培育、孵化我的团队,虽然大家都很年轻,幼稚、理想化,不过我相信现实的磨练会让大家变成熟,会让我们的‘武汉蹭课更好地运转下去。”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武汉蹭课”账号已有超过5500名用户的关注,而刘灿也开始认真准备和考虑成立公司的计划。“我希望能一直将蹭课的文化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讲座账号武汉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派出所工作(2021年4期)2021-05-17 15:19:10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们在一起
歌剧(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环球人物(2020年3期)2020-03-02 02:15:22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CHIP新电脑(2016年3期)2016-03-10 14:52:50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6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