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带中国人玩

2014-04-29 00:44:03蔡洪平
商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红利

蔡洪平

前段时间,关于阿里巴巴上市,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互联网经过15年的飞速发展,已将流通、消费、零售产业推向了高潮,但阿里的上市也正为这一高潮敲响警钟,我不相信中国还能出现第二个马云,反而认为中国互联网如果全部冲着零售消费发展,只贪图便宜、方便,我们的经济一定会完蛋。

过去,由于流通环节落后、金融行业封闭等原因,互联网作为开路先锋,不仅冲破了行业壁垒、实现了改革,且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也是中国式“非改革红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非改革红利”一词是我最先发明的,就目前来看,我们已经享受到了足够多的红利,东西不能再便宜了,假货不能再卖了,所享受的一切都够了。接下来,所有人都应该站在红利及软硬件设施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动员所有力量向生产力进军。

而在汉堡峰会期间,我动员了400多位中国企业家到德国寻找中小企业,看能不能卖给我们。德国人对我说,你们中国人钱真多,真土豪,但是我不在乎!

在一家小公司,我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远程医疗设备,它只有米粒大小,科研人员把它注入心脏病人静脉,就可以为其做心脏搭桥手术,不用开刀也不用麻醉,光靠远程操作就能实现。

后来,德国工商业大会副主席告诉我:类似的小公司不计其数,他们正不断地进军4.0工业革命领域,其中包括3D打印、智能化生产、复合材料、物联网,及众多医疗设备。

所谓4.0工业革命,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给出的统一阐释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去研究,走访了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法国、以色列等等国家,发现这些国家已然成为新一波工业革命的火车头,但遗憾的是,他们不带中国人玩!

这两个触动共同释放出一个信号。过去,我们享受浮华,享受GDP增长,享受做土豪的乐趣,却未反思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是什么,什么才叫生产力?与之同时,中国人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向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记得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我对马云说,苹果的成功靠的是工业制造而非互联网技术。而作为后工业大国,中国人口这么多,市场这么大,我们的国情本应是制造业,但现实却非常可悲: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贷款成本普遍在10%~20%之间,使得不少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后,要么跑路,要么借力影子银行;二,中国还有历史的疮疤。中国度过了漫长的大贫穷时期,终于富裕起来,西方花了100年时间才实现四化,中国只用了20多年,那么,GDP被炸上天之后,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还有一个问题是,“工业升级”提了很久,但一直无法付诸行动,为什么?我的看法是,中国的商业体系一直缺少两样东西:一是心态。创业者有没有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山里,把一个零部件做两百年的心态?很少有,都很浮躁;二是生态。比如,任正非专门从美国请来几个科学家做研发,但结果又都回去了,为什么?因为这里没有供其施展才华的生态。

由此来看,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型创业公司,创业者最核心的资产并非资金、人脉,而是一颗专注于产品的心,只要你不断进军、不断超越,总有一天,上帝和财富会找到你。

(本文摘自作者在创客星球论坛上的演讲,未经本人审核。)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红利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华人时刊(2023年13期)2023-08-23 05:42:52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工业革命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工业革命的扩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阳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