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凯
摘要 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通常一年发生4代,其中以三代最重,二代次之,少数年份在双晚上也发生较重。主要阐述了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发生情况,根据青阳县2004~2009年稻纵卷叶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2004~2009年连续6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原因是大量迁入的虫源、优质而丰富的食料、化学农药施用不当、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且指出了青阳县在稻纵卷叶螟防治对策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青阳;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原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3-03898-01
稻纵卷叶螟是青阳县水稻生产上为害较重的迁飞性害虫之一,近年来连续重发。根据2004~2009年连续6年的调查资料统计表明,2006、2007、2008年3年连续大发生,损失惨重。全县近年水稻种植面积2.0万~2.2万hm2,2004~2009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平均可达1.24万hm2,通过防治,一般将卷叶率控制在0.2%~0.6%,年挽回稻谷损失在3 000~5 000 t。笔者分析了青阳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1 发生及为害情况
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一年发生4代,其中以三代最重,二代次之,少数年份四代在双晚上也发生较重。青阳县一代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迁入,6月上中旬幼虫开始为害早稻,一般发生较轻,不需用药防治。二代一般成虫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幼虫高峰期在7月上中旬为害单季稻和双晚秧田。三代成虫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幼虫期在8月上中旬,主要为害双晚大田和单晚。四代成虫开始南迁,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回迁峰次较多,幼虫期一般在9月上中旬,为害迟双晚稻田。
2 发生特点
2.1 2009年发生早
据田间赶蛾调查,田间四(2)代蛾主峰量比2008年早12 d左右,蛾量90头/hm2。总体看,2009年青阳县稻纵卷叶螟属早发年份,但田间蛾量、卵量均比前5年的蛾量低70%以上,以致该年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为害不大。
2.2 2004年虫量大,为害期长 田间系统赶蛾表明,四(2)代蛾主峰出现在6月28~30日,蛾量3 570头/hm2,五(3)代蛾主峰出现在7月24~26日,蛾量35 400头/hm2。六(4)代蛾峰出现在8月30日~9月2日,蛾量达79 020头/hm2。因气候影响,该代迁出量少,继续在本地大量繁殖为害。各代幼虫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四(2)代6月28~30日百丛虫量平均为23.4头,总体偏轻发生,五(3)代7月24~26日百丛虫量为154.2头,总体达偏重发生,卷叶率平均15%。六(4)代8月30日~9月2日百丛虫量为32.5头,总体偏轻发生。2004年六(4)代发生程度是最重的一年,该代也是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为害期最长的一年。
2.3 发生面积广,为害重 2007年青阳县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广,为害严重。四(2)代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1万hm2。五(3)代总体偏重,发生面积为0.67万hm2,六(4)代偏轻发生。全年累积发生面积1.5万hm2。不论是在平畈地区、中低山区还是高山区,稻纵卷叶螟在全县11个乡镇均普遍发生。
3.3 药剂因素 一是农药品种“多、杂、乱”,农民缺乏正确的选择识别能力,用药不对路,影响防治效果。二是部分不法经销商以赢利为目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三是掌握不好农药正确的施药时期,多数在幼虫大量为害后才施药防治,错过低龄幼虫防治适期。四是市场上缺乏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长效药剂。锐劲特防治成本过高,有机磷杀虫剂药效期短,一般只有5~7 d,且对天敌杀伤力强。市场上缺乏长效、低毒、高效、低价位的专用药剂,也是近年来稻纵卷叶螟重发的又一重要原因。
3.4 栽培制度 目前青阳县的水稻品种主要有传统的老品种系列、优质杂交稻系列、优质常规稻系列。栽培品种多元化,特别是优质稻的大面积推广给稻纵卷叶螟提供了丰富嗜食的寄主。
另外,近几年来,早、中、晚、双晚稻等类型并存,加上农民播种时间的随意性,使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在栽培方式上,传统的大苗栽插仍继续保留,塑料软盘抛栽已推广多年,撒播直播已逐步推广等。在大田生产上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下旬,几乎各个时段都有处于分蘖、孕穗、抽穗期的生长嫩绿、适宜稻纵卷叶螟取食的水稻,从而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4 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①清除杂草;②选用抗虫品种;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4.2 生物防治 青阳县稻纵卷叶螟天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稻螟赤眼蜂、螟蛉绒茧蜂、螟蛉瘤姬蜂等,及捕食性天敌如稻田蜘蛛、青蛙等,另外,白僵菌的自然寄生率也较高。据试验苏云金杆菌(B·T)对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较好,采用8 000 IU/μl的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为81.31%~91.68%[2]。大发生时可采用与毒死蜱、甲维盐配合的方式。
4.3 物理防治 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目前全县共安装诱虫灯750多盏。据2008年调查,县灯诱区和非灯诱区,稻纵卷叶螟为害率灯诱区比非灯诱区低30%~40%。对天敌影响较小,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4.4 化学防治
①防治指标:40~60个虫苞/百丛。②防治时期:2~3龄幼虫高峰期。③药剂防治:一是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如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等药剂。实践证明,采用机动喷雾器弥雾施药,不仅工效高,而且效果好。防治该虫在3龄以前用药防效好,3龄期后对药剂的抗性增加,防治时需要加大用药量。
5 结语
要减轻和避免稻纵卷叶螟的猖獗为害,除了加强测报,密切注视迁入虫源,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搞好病虫手机信息平台和电视预报,及时组织防治,科学使用药剂外,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农民保护、利用天敌,促进农田生态平衡稳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59-160.
[2] 韦桥现,廖世纯,黎柳锋,等.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南方农业学报,2011(8):9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