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丽 武玉柱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为重点,以经济作物稳产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以迅速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水、肥利用率为切入点,以节水、节肥为核心,坚持整合优势、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针对农业生产上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及蔬菜等作物种植需水多的特点,通过实施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技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农业综合效益,实现节本增效,有力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一、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措施
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主要利用灌溉系统设备,借助压力系统,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灌带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水分,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1.滴灌施肥系统的安装
蔬菜温室管网由干支二级组成,温室长90米,宽9米,主管道东西布置,选用φ32mmPE管材,支管选用温室滴灌带,管径为φ16mm,单孔流量1.141/h,间距20cm,进口压力最大0.7bar,最小0.3bar,根据温室结构每条带长9米,总出水量39.9L/h,每栋温室一次用水量11方,按蔬菜生长需水要求及时灌水,一次灌水2小时左右。
由于井水流量计用水时间难以控制,不能满足定时灌水要求,因此每个温室中建造1.5米宽,4米长,2米深,可蓄水12方的蓄水池1座,并配备小型潜水泵1台,建筑材料为砖混结构。
2.安装施肥设备
旱垣温室棚的首部装置均安装施肥器,选择文丘里施肥器或压差式施肥罐。
3.施肥方案的确定
实施滴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滴灌施肥的用肥量一般为常规施肥的60%左右。
4.肥料的配置
滴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有机肥和化肥。用作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铵、硫酸钾、硼肥、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均可用作追肥。根据项目区土壤养分特点和种植蔬菜的需肥规律,研制集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为一体,配比科学合理的旱垣温室滴灌专用肥,满足蔬菜生长需求,解决养分间拮抗作用形成沉淀堵塞滴头的问题。
5.灌水定额的确定
根据作物种类及其品种的需水量、降水量等确定灌水定额。灌水定额确定后可按作物的需水规律,并结合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次数、灌水时期和每次的灌水量。温室中每亩蔬菜灌水总定额约为150立方米,每次灌水11方,平均每茬灌水14次左右,灌水周期为3-4天。以番茄为例:番茄全生育期可以灌水9-11次,每次每亩灌水量约10-14方,以滴孔间浸润直径刚好重合4cm时停止灌溉,灌溉一次的时间约2小时左右。第一次灌水在定植7-10天后进行,第二次灌水在第一花序开始结果时进行。以后每隔10左右天灌一次水。具体灌水时间也可以据土壤相对含水量13%-14%时,即灰墒——黄墒时开始灌水。盛果期以后可以15-20天进行一次灌溉,并结合灌水进行施肥,实现水肥同步。
6.施肥制度的确定
滴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滴灌施肥制度,实施滴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滴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为冲施肥的70%-80%。肥料的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滴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铵、硫酸鉀、硼肥等肥料,纯度较高,杂质较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作滴灌追肥。
7.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综合管理技术,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可达30-40%,从根本上缓解本区域干旱缺水的矛盾,化肥用量降低20%以上,棚内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会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实施,一是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条件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和耕地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三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避免农民用水、用肥及生产管理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四是可拉动农资市场,带动农副产品购销业、运输业、农机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安排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对改善生态环境,更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自然资源均有明显效益;对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贾晓丽,女,(1971-),职称: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武玉柱,太谷县文物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