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利君 吴桂淑
[摘 要] 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研究以欠发达地区菏泽市为例,结合实际分析了菏泽市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菏泽市 新型农民培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93-02
一、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总人口90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58%,其中农业人口7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4%,菏泽市现有6074个行政村,13137个自然村,193.3万户,409万人劳动力。2013年,山东省经济总量达到54684.3亿,全省人均GDP为56463.6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包括菏泽、临沂、聊城三市,菏泽人均GDP最低。全市现有普通高校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技工学校12个,中等职业学校32个,民办职业培训机构74个,其他培训机构22个。近年来在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提高了农民的知识水平,学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促进了农业增效,加快了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就业转移速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状况有了明显地改善。但是,这远远和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菏泽市新型农民培训面临的问题
1.培训的对象年龄普遍老化
通过对成武县、定陶县、巨野县、曹县等周围几个县的农村进行走访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普遍老化,这部分人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这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基本为小学,也就是所说的“三化”(老龄化、妇女化、没文化)。受训人员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偏低,使得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难以开展,难见成效。
2.思想观念陈旧,道德素质下滑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的农民,他们还在固守传统的耕作方法与经营理念,农忙时地里忙、农闲时搓麻将,知识缺乏,技术较差,严重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且在成武县等几个村庄发现很多农民加入了全能神教,到处大肆宣传,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许多农民没有学习的概念,即使参加培训活动也是有利可图。例如今年3月底,伯乐集镇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的中式面点培训班在西邵庄村群众文化大院正式开班。参加培训的人员均为村里的男女劳动力,共120余名,但在免费烹饪面点学习培训班时发生了哄抢事件。有利可图成了当地农民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公德教育和培训毫无兴趣。
3.市场经济意识薄弱,跟风现象严重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再加上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我国农民的整体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经营能力。对菏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菏泽市当地的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大蒜为主,再加上新型经济作物油用牡丹,构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今年的大蒜为例,当地农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收购大蒜的商贩,为了压低价格,宣称今年大蒜行情走低的趋势,当地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不能分析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便以1.5元每公斤的价格出售。其他农民担心价格下降便纷纷出售,而在临近市济宁金乡却达到了3.0元每公斤的价格。
4.农村基层党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基层党员在新农村建设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的基层领导班子。通过调查发现菏泽市农村的村干部多为年龄五十岁以上,文化水平多为初中水平,农村的基层党员多为村干部及其领导班子,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不强,甚至把国家的低保、地保等据为己有,在当地农民心中没有威信。例如在今年组织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县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各村干部进行学习,并让各村干部带领组织本村党员进行学习,在成武县伯乐镇下的多个农村干部只有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临时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因此应完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建设,让当地致富能手及文化水平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加入农村党员队伍。
5.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滞后
培训内容多注重理论层面,可实际操作的技能少,当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难以接受所讲解的内容,并且目前县域农民的培训多局限在种植业,养殖业,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大蒜、小麦、棉花等的种植时,大多数群众不感兴趣,不愿意听,但是在讲到市场行情时,群众有极大的兴趣,说明培训的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脱节了。在培训方式上多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很少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等进行示范指导,并且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白天,农忙时节时大多数群众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的不合理使得培训所起到的作用很小,甚至是流于形式。
6.农民培训的资金缺乏
近几年来,我国对农民培训投入的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从整体需求来看还是远远不够,尤其对于菏泽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菏泽市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据统计有90%的村队集体经济属于空壳,全市村级负债总额6.37亿元,村均10.6万元。定陶、东明、曹县等县长期处于财政困难状态,甚至教师的工资拖欠,本身财政不能自保,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截留挤占用于农民培训项目资金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许多地方的农广校、职业学校、农家书屋等得不到改善,甚至荒废停办。而农民要掌握一技之长,培训的时间一般要2个月以上,其所需培训经费一般在800到2000元。
三、菏泽市新型农民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菏泽市农民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改变“空巢”现象,留住主力
要改变目前农村留守农民的“三化”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青壮年劳动力本身要改变传统觀念,认识到新型农民培训创造的机遇,积极加入培训中去。其次,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创业,让青年愿意扎根农村。例如菏泽的著名的“淘宝村”曹县丁楼、大集乡、安蔡楼,吸引了众多的返乡农民工甚至返乡的大学生进行创业,一年营业额6.7亿元,为传统农民注入了新的内涵。再次,政府要通过合理引导、典型带动、效益吸引等政策扶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农业新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逐步改变农业生产劳动脏累苦的状况,加大对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民切实地感到在农村务农或创业一样能致富,力求留住农村主要劳动力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认识,开阔视野
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首先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村村通广播等广泛宣传新农民典型,倡导争做文明型农民,同时以评选五好家庭、文明户等为机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其次,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许多农村学校大多数代课教师,有的除了校长只有一名正式的在编教师,其他则是本村或邻村的妇女老担任教师。因此要重点支持以基本普及九年義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目的的战略,解决农民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再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进行服务,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新的思想观念,能把培育新型农民机制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授给广大农民,解放农民的狭隘思想,为农民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培训打好基础。
3.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应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契机,引导农民统一供种,科学种植,统一销售,组织农民集中学习农技知识,并带领各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去农业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开拓视野,学习经验,切实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据统计,目前菏泽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700多家,成员及带动农户20余万户,涉及种植业、养殖业、蔬菜瓜果类、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多个产业。因此政府要认真落实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民到专业合作社里来。此外要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县区、乡镇要配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辅导员,多层次、多形式地培训经营管理人才,这些经营管理人才可以更好的把实用的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农民,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就业或服务,为合作社注入新的力量,充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
4.培养新型党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为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政府要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 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活动。要有层次的进行培训,市政府要安排授课人对乡镇宣传委员和妇联主任统一进行培训;乡镇宣传委员或妇联主任要对所在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培训;村干部对所在村村民进行培训。其次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对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把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及大学生村官选进班子;加强科技培训,要在各行政村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科技致富能力的党员干部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开展结对帮扶联动,让文化高的党员与文化低的党员结对子、富裕党员与贫困党员结对子、年轻党员与老党员结对子,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5.根据需求,改革培训方式
农民的需求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实用型、层次性和阶段性,因此,无论是农民培训的结构体系,还是农民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等整个教学方式都要与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相一致,并随着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培训,要以企业、畜牧业、林业,水利农机等部门为主体,根据季节农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要选择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成员作为培训重点,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民。此外要以各县域突出的产业为契机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例如曹县的“淘宝村”、巨野的农民绘画基地、成武达驰变压器厂等,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切实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动菏泽市农民经济发展。
6.多方参与,加大资金投入
新型农民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资金投入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新型农民的培训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撑,但是对于菏泽市这样一个农民众多,仅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不断改革创新培训的资金投入机制,号召企业、社会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投入到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例如菏泽市各县域龙头企业亿达家纺、圣奥化工、睿鹰制药、东明玉皇、四君子集团等应拿出一部分收益帮扶农民培训项目,同时政府允许企业用于农民培训的经费可以冲抵企业的税收,激发用人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的积极性。此外,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就要对各县域的资源进行整合。菏泽市目前有农机局、农林局、妇联、畜牧局、教育局、职业院校等多个部门组织并实施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政府应该要引导和鼓励各部门及各类培训机构加强联合,扩大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确保接受培训的人员留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菏泽市统计局.菏泽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1
[2]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徐灵红.东营市新型农民培训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区域经济,2013年第9期
[4]程亚平.菏泽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第1期
[5]樊春辉、高翠丽.关于《新农村年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调查问卷》的调查报告[R].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4期
[6]孔冬青,周梅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及新型农民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7期
作者简介:邵利君(1989-),女,山东菏泽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吴桂淑(196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