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玉敏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这个原本只存在于爱尔兰小说里的经典形象,在搬上银幕之后就迅速成为了最走红的恐怖明星,因而关于他的电影也不胜枚举,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著名导演科波拉于1992年拍摄的《吸血惊情四百年》。神秘的古堡、凄美的爱情、无处不在的恐惧和招人羡慕又令人无奈的永生构成了德古拉传说的迷人吸引力。然而,电影虽是拍了一部又一部,但每部片子里的德古拉却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里也从来没有关于这个传说由来的蛛丝马迹。遗憾的是,关于德古拉到底是如何变成吸血鬼的,影片似乎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足够精彩的答案。
要说个中缘由,可能还要从影片中所涉及的诸多历史细节说起。事实上,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并非是完全杜撰的传说。德古拉的原型被认为是历史上的弗拉德三世(Vlad III),曾统治瓦拉几亚,全名叫做弗拉德·则别斯·德古拉。而在《德古拉元年》中,男主角在成为德古拉之前,也叫作弗拉德。但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怪不得IMDB的评论上,满屏都是美利坚年轻人们的声泪控诉:“人物不对!国家不对!人物死因也不对!”显然影片对历史细节的敷衍,让观众很难看到创作者的诚意。
在剧情方面,这部影片可谓是简单粗暴。影片有意突破德古拉以往怪戾残忍的负面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然而一个热爱和平又充满正义的英雄为什么会变成吸血鬼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爱来解释一切,于是才有了这个正义王子为了守卫自己的爱人与家园而被迫变成吸血鬼的故事。然而导演好像并不甘心就这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于是乎,国恨与家仇、战争与报复、对爱人的承诺、对后辈的守护、对蜕变成吸血鬼的内心挣扎以及众叛亲离的种种感受都被统统塞进了92分钟里。然而最终得到的却反倒是事事皆想提,却事事皆不深刻的结果。片中的情节也都如流水账般尽在掌握,没什么张力可言。褪去各种噱头,与其说《德古拉元年》是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吸血鬼史诗大片,不如说是一部讲述英雄如何开外挂的爆米花电影。诚实地说,定义成爆米花电影后,这部影片也就并非一无是处了,人物、颜值、超能力还是可以成为观看这部电影的理由。在《德古拉元年》之前,电影中描绘的德古拉伯爵多是恐怖的怪物,就算是在著名的《吸血惊情四百年》中我们看到的德古拉也是极残忍的“穿刺者”,但是该片的德古拉却一反常态地被赋予了人性。一个传说中的初代吸血鬼居然是一个居家的男人,他渴望的是平和且美满的生活,他是贵族王子,也是丈夫和父亲。但同时,他足智多谋却行事鲁莽,并不是一个没有缺陷的完美英雄。当吸血鬼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邪恶符号,而是灌注了思想与情感的人,其演绎的就是人人都可能会经历的悲喜人生,那这样的人物设定必然会变得有趣。事实上,在以吸血鬼为题材的电影中,所谓的恐怖只是外衣,人性才是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可惜的是,一个好的人设少不了一个精彩故事的支撑,俗套单薄的剧情最终还是大大削弱了德古拉应有的魅力。
在故事的最后,影片出现了全片唯一出人预料的情节。时空穿越,爱人重聚,游戏重新开始,看似无厘头的结局似乎又是在暗示着吸血鬼的某种生生不息。但是这样的情节设置到底是编剧狗血无能,还是为了彰显主题,亦或是在为拍摄续集埋下伏笔?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