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城县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

2014-04-29 15:20徐正宏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期
关键词:技术生猪标准化

徐正宏

[摘 要] 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人通过近几年在江城县实施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浅谈养殖技术的应用,为发展生猪产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猪 标准化 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22-02

一、生猪标准化技术

1.品种优良化

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2.养殖设施化

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3.生产规范化

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生产管理规程和制度主要包括:后备种猪、种公猪、怀孕母猪、分娩母猪、断奶仔猪、保育猪、生长肥育猪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疫病检测和诊疗制度、免疫程序、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病猪无害化处理制度、粪污处理管理制度等。

各项制度要求挂在相应猪舍或办公室醒目的位置。同时完善各项表单的登记、记录,并及时存档,做到可追溯。日常生产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操作,可以完善、但不要随意频繁变更规程和制度的内容,特别是免疫程序。避免因人员等变动造成生产的不稳定。

4.防疫制度化

主要指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严格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建立生物安全屏障。要求人员进入猪场生产区严格执更衣、换鞋、冲洗、消毒、严禁在场内饲养鸡、鸭、狗其他动物。定期开展有效的消毒,及时消灭老鼠、预防飞禽等。严禁从场外带入猪、牛、羊及其加工的制品。严禁买猪人直接带进入场内挑猪、装猪台是全场防疫的重点。装猪台应设量在离场较远的地方(至少离生产区50米),每次装猪后应及时清扫、消毒。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定期开展猪群的健康状况监测,重点监控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等疫病,真正做到“以防为主”。

5.粪污无害化

指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包括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和猪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猪场应配备焚尸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所有的病死猪要详细登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完整的记录。

猪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原则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主要措施为少冲水或不冲水,人工检粪,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量。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无害化处理模式有:“猪-沼-果(草、林等)”模式和?“尿泡粪+猪--沼—果(草、林等)”模式和“微生物垫料养猪”模式,前两种模式都是采用节水或免冲洗,干清粪和“固液分离——隔渣沉淀——厌氧消化——好氧生化——灌溉林、果(少量养鱼)”的处理工艺,区别在于“尿泡粪”模式与传统的养猪工艺相比,基本可以做到不冲水,有效减少了排污量。“微生物垫料养猪”模式是指用木屑、谷壳等作为垫料,加上微生物发酵后,作为猪的垫床,猪粪尿直接排到垫料上,是一种节水、环保的养猪模式,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养殖。

猪场都应设有固定的猪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

二、环境要求

1.饲养环境

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的要求。

2.场(区)选址

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和村庄的下风向,应距其它畜禽养殖场500米以上,距城镇、居民区等公共场所1000米以上,距屠宰、加工场所、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的要求。

3.规划布局

场(区)建设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整体建筑布局科学合理,分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大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在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管理区包括值班室、消毒室、更衣室、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室,场(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生产区包括猪舍、饲料仓库和饲养员住所;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猪隔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场(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猪舍建筑形式要有利光照、通风和换气,舍内地面、墙壁应耐消毒药液的清洗和消毒。整个场(区)应以围墙或防疫沟与外界隔离,周围设绿化隔离带。

三、饲养管理

1.品种引进

提倡自繁自养。需引种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种,有系谱、合格证等。引种前应调查产地是非疫区,经检疫健康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引种后要隔离饲养观察1个月以上,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2.日常管理

猪舍内温湿度、气流、光照应满足不同饲养阶段的要求,饲养密度适宜。采取全进全出方式饲养,前后两批间隔2周的空圈消毒净化时间。饲养员要相对固定,熟悉饲养管理技能和各项工作程序。猪舍要有防鼠、防蝇设施,禁止猫、犬及畜禽混养,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保暖,每天打扫猪舍及环境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3.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

饲料来源及使用符合规定标准,饲料添加剂产品应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要防止饲料污染腐败,换料时要有适当的过渡适应期。严禁违法添加非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禁止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四、疫病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结合当地流行病学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卫生消毒、病病防治、控制及扑灭等制度和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生猪强制免疫病种的预防注射工作,同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状况,选择性开展伪狂犬、链球菌、细小病毒病、乙脑等疫病的预防工作。主动配合防疫部门做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选择高效、安全的消毒剂,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各类型消毒剂交替使用。使用兽药需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GMP企业。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禁人药兽用,严格执行有关休药期的规定。

五、档案记录

要配备专人负责档案记录管理,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经营记录,所有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每批饲养生猪都要有相应的日记录资料,内容包括:品种、饲料来源、饲料消耗情况、生产性能、淘汰情况、发病情况、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出售记录等情况。

六、病死畜无害化处理

要采取相应措施隔离病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七、污染治污达标

场(区)应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提倡采取干法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宜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污染物排放执行GB18596-2003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八、出栏检疫

出售前要进行产地检疫,按GB16549标准执行。不合格者按GB16548处理。

猜你喜欢
技术生猪标准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标准化简述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