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捷
诞生于一个自我需求
2006年,还在浙江大学念大三的陈伟星与同学合伙,东拼西凑了17万元人民币,创立了杭州泛城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个公司开发出了后来的《快的打车》。
创业之初,陈伟星通过游说其老家上虞的一位做房地产朋友的父亲,得到了一笔120万元的天使投资。接下来,他在带领团队折腾数个不赚钱的项目后,公司陷于困境。还好,他们在2008年开发出了一款名叫《魔力学堂》的大型网页游戏,公司起死回生,并成功融资4?000万元人民币,之后的发展开始顺风顺水。
2012年,陈伟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又发现了新的商机。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想法:“当时我住在丰潭路和萍水路交界的橡树园,每次要打车,必须等上半个小时才有机会等到一辆空车。正好我的公司有一个移动团队需要转型,我就考虑可以尝试做打车的软件。”陈伟星说,当时他们计算了一下市场,杭州总共12?000台出租车,平均每天出租车每天接25单,每单20块钱,每天交易额在600万元左右,而全国大概30个杭州规模的城市,每天1.8亿元的交易额,按1%的抽成比例看,每天有180万元的市场空间。“就这么简单,我开始决定让团队动手做这个产品。”
产品要紧贴用户
产品研发开始之后,陈伟星和团队遇到了问题,他们发现,要做好一款打车APP并不简单。
在团队的第一版设计思路中,他们认为这款产品应该让乘客发起打车需求,也可以查找现有司机并直接联系。当然,司机也可以发起接单的需求,也可以抢乘客发起的订单,而乘客可以看到多个司机的抢单,选择一个进行联系。但是,这样的想法太过于复杂,不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简单的特性,于是团队开始进行修改。
碰巧,那个时候团队遇到了杭州微信车队的一些热心会员。在交谈中,团队了解到,对于司机而言,任何有选择的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产品的设计必须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于是,根据这条意见,团队重新进行讨论。在经过多次调整之后,产品的设计主线变成了:对于乘客,可以一键联系到司机;对于司机,产品将模仿一个抢单器,可接到订单,抢单并联系乘客。确定了设计主线之后,在如何保证乘客能切实打到车的问题上,团队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们确定用添加小费、引入信用体系、让司机和乘客通过语音沟通这三个办法来解决。
由于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在所有的设计思路完成后,产品的研发进度就快了起来。2012年8月,《快的打车》在杭州正式上线。
在战斗中成长
上线之后,《快的打车》顺利地发展起来,并引起了国内互联网大佬的关注。2013年4月,《快的打车》拿到了来自阿里巴巴的投资,与此同时,它还获得了一笔来自阿米巴资本的天使投资。有了钱就有了底气,《快的打车》开始加快抢占市场份额的脚步。至2013年底,《快的打车》的城市覆盖数量超过40个,稳居行业第一。不过,这时候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滴滴打车》也在快速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其实,早在《快的打车》还处于开发阶段时,陈伟星就意识到,短期内这将是一场“烧钱”抢夺市场的运动。果不其然,战斗很快就开始了。2014年2月,一场“请全国人民打车”的大战在《快的打车》和腾讯旗下的《滴滴打车》之间打响。在这场大战中,《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都采取了自己掏钱补贴乘客和司机的方式来吸引订单,提升市场占有率。激烈地火拼一时赚足了眼球,同时也以疯狂烧钱为代价,将《快的打车》融到的资金消耗殆尽。
2014年4月,持续了2个月之久的打车大战开始降温,《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开始以减少补贴的方式偃旗息鼓。可就在外界都以为双方资金紧张,打车大战已经结束的时候,6月初,战火重燃,《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开始以“打车返代金券”的方式开始新一轮的争斗,新一轮的烧钱又开始了。